首頁 > 史學文史 > 歷史上玉器是什麼地位?又是如何發展演變的?

歷史上玉器是什麼地位?又是如何發展演變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玉器在我國有着長達七八千年的發展歷程,是一種物質文化。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說文解字》稱:“石之美者謂之玉”,中國古代玉器應用於祭祀、禮儀、喪葬以及佩飾等等場景。玉器憑藉着它質體潤澤、美觀大方,在歷史中久享盛名,同時玉器被賦予“瑕不掩瑜”“氣如長虹”等多種品格,成爲道德的象徵。自古以來,就具有深邃的文化內涵。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玉器一開始是裝飾品。而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後,小型的玉製飾品逐漸被大型的玉器所取代,並且大型玉器具有一定的政治意義。當時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等級觀念以及原始的宗教觀念,慢慢地滲入到玉製品中,中國玉文化禮制時代正式到來。

總體來說,在中國歷史上,玉器的發展演變主要有三個巔峯階段。

第一巔峯階段:商朝時期

歷史上玉器是什麼地位?又是如何發展演變的?

由於受到等級觀念束縛,西周時期的玉器數量雖然多,但是種類卻非常少,在發展上依然存在着一些侷限。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社會正處於禮崩樂壞的現象,社會的政治經濟以及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轉折,玉器的功能發生了轉變,《禮記》曾借孔子之口將玉比作君子之德,玉的社會地位得到了更一步的提高。

《論語·陽貨》曾言:“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爲禮,禮必壞;三年不爲樂,樂必崩。”

而到了商朝時期,玉器到達了歷史發展演變的第一個巔峯階段,商代的玉器集前朝的雕琢、技藝於一體,陰陽線刻,淺浮雕、圓雕等手法,都運用的自然嫺熟,配合巧妙,紋飾纖細而清晰,形體規整而勻稱。

尤其是商代後期,玉器數量衆多,紋飾繁複,線條流暢,藝術水平在中國歷史上非常之高。婦好墓(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出土的玉器,便是商代玉器的傑出代表。

婦好墓共出土了1900多件玉器,從雕刻分類看,主要有偏平體玉雕和立體圓雕兩大類。偏平體玉雕一般爲兩面對刻相同或相似的紋飾,對稱均衡,和諧完美,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的表現。

立體圓雕作品多呈圓柱體或立方體,有琮、簋和人物、動物造型。琮、簋(gui,三聲)顯得端莊穩重,鳥獸形狀奇特,富有想象力和浪漫情趣。

第二巔峯階段:漢朝時期

漢朝時期,尤其是漢武帝執政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在百家爭鳴中佔據了主導地位,而玉器也成爲了涵蓋社會道德的重要物質載體。

隨着制玉工具和製作技術的進步,漢代高浮雕和圓雕製品明顯增多,鏤空器物亦屢見不鮮。紋飾豐富多彩,有谷紋、蒲紋、渦紋、雲紋等幾何紋圖案,也有龍紋、風紋、饕餮紋、螭虎紋等動物紋。

最具漢玉風格的便是玉仙人奔馬和玉辟邪等圓雕作品,它們造型新穎,雕琢技術出神入化,神韻畢現、惟妙惟肖,在我國古代雕塑藝術中極具特色。它們不但繼承了商周以來的圓雕作品傳統,而且吸收了楚文化浪漫主義的風格,將漢玉雄渾豪放的風格,體現的淋漓盡致。

除此之外,正如古話所說:“玉不琢,不成器,”玉被雕琢成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器具,它被灌注了人的思想感情,成爲了生活中的一種象徵,反映了社會發展的進程。正如玉從禮器,逐漸演變爲了裝飾品以及生活常用器具,就足以證明了這一點。

歷史上玉器是什麼地位?又是如何發展演變的? 第2張

第三巔峯階段:清朝乾隆時期

明清時期,是中國玉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清朝乾隆年間。隨着清政府平定了準噶爾叛亂,政府打通了和田玉通往內地的通道,從根本上解決了玉雕材料源泉的問題。並且清朝的乾隆皇帝,十分喜歡玉器。在乾隆執政時期,玉器達到了其演變史上的第三個發展巔峯。

當時不僅乾隆皇帝喜歡玉器,就連乾隆年間的達官貴人,也都十分愛好收藏玉器,以至於全國都掀起了收藏玉器狂熱浪潮。在此期間,普通的玉器成爲了每家每戶隨處可見的物品,玉器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無處不在。從宣揚玉文化的角度來說,乾隆皇帝可謂是功不可沒。

清朝玉器集歷代玉器之大成,它將傳統的陰刻、陰線、浮雕、鏤雕等技藝發揮得盡善盡美,線如直尺,圓如滿月,委角圓滑光潤,鏤雕玲瓏剔透,細部加工一絲不苟,給人一種和諧圓滿的享受。

玉器上的山水人物、花鳥蟲魚、神話故事以及表現吉祥如意、長壽富貴的圖案和文字,都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特別是那些追求繪畫效果的山水、花卉、人物故事圖案,以其巧妙的構思,達到了一種詩畫結合的藝術境界。

清代仿古玉器登峯造極,同時,俏色玉技藝也達到頂峯,光彩奪目的清朝玉器爲中國玉器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玉溫和柔潤而有光澤,像仁者的德性;細緻精密而堅實,像智者的德性;有棱角但不傷害人,像義者的德性;佩玉懸垂下墜,像君子謙恭好禮。敲打玉,發出清澈激揚的聲音,韻調悠長,最後戛然而止,始終如一,就像君子對待音樂的態度。

歷史上玉器是什麼地位?又是如何發展演變的? 第3張

玉的瑕疵和美好互不掩飾,就像君子忠實的品行。玉晶瑩通明,光彩四溢,就像君子發自內心的純潔。

《禮記》中有記載道:“崇鼎,貫鼎,大璜,封父龜,天子之器也。”表明了只有天子用了這種大型的玉禮器纔是真正的天子。

玉在古代還代表階層等級制度,《禮記·禮器疏》就有詳細的記載:“子得天之物謂之瑞”。意思是說,只有天子纔可以得到,雖然其他人也可以得到,但必須服從天子。“天子與之玉,亦謂爲瑞也”。從這一句也可以看出,在古代,瑞玉能彰顯一個人的身份地位。

玉器歷經七千多年的曲折發展,從簡單的裝飾品發展爲古代宗教祭祀和禮儀用品,又發展爲標誌高尚道德品質的佩飾,最後上升爲內容豐富的藝術欣賞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發展與演變。

特別是在一定的歷史階段上,人們把玉的自然特性加以道德化,使它在政治、宗教、思想文化等各個領域中,扮演了特殊且不可替代的角色,發揮了其他藝術品不能取代的作用。這是在全世界文化史上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都未曾有過的文化現象,玉器的演變發展史體現了鮮明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