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隋朝北上反擊突厥之戰是怎麼回事?隋朝是如何取得勝利的?

隋朝北上反擊突厥之戰是怎麼回事?隋朝是如何取得勝利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隋朝與突厥之間的長期戰爭被稱爲隋與突厥之戰,這場戰爭從突厥侵隋到東突厥臣服爲止,共經歷26年。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楊堅立國之後,在對突厥的關係上,一反以往北周送禮和親的作法,而釆取了防禦和抗擊的方針,這就大大激怒了貪婪好戰的突厥貴族統治者。開皇元年十二月,突厥攝圖可汗以爲其姻親周室復仇作藉口,勾結盤踞於和龍地區的前北齊營州刺史高寶寧舉兵犯邊,並攻陷了臨渝關。

爲了阻止突厥的南下襲擾,楊堅根據突厥內部的實際情況,釆取了以政治分化爲先導,以軍事打擊爲後繼的軍政結合的正確作戰指導方針。政治分化隋開皇元年十二月,曾經出使突厥,因而深知突厥內幕的奉車都尉長孫晟上書爲楊堅制定戰略實施計劃提供突厥內部情況時指出。

攝圖雖身居突厥大可汗之位,但其統治並不穩固,其叔玷厥兵強而位下,與攝圖之間矛盾尖銳,只要鼓動其情,必將自戰。其弟處羅侯雖得民心,卻爲攝圖所忌,正心懷疑懼不安。其從兄弟大邏便力量較弱,因畏懼攝圖,而採取唯強是與,未有定心的左右逢源的態度。

長孫晟還認爲,攝圖叔侄兄弟之間雖分居四面,內懷猜忌,但因各統其兵,實力尚強,難以力征,易可離間。據此,他建議首先採取遠交而近攻,離強而合弱的鬥爭策略,從政治上對突厥進行分化瓦解;然後乘其首尾猜嫌,腹心離阻之隙,再出兵反擊,必可一舉而空其國。

隋朝北上反擊突厥之戰是怎麼回事?隋朝是如何取得勝利的?

楊堅看了長孫晟的這一上書內容後,十分高興,立即親自召見,進一步面商大計。楊堅聽後深爲歎服,完全予以採納,並立即派遣太僕元暉西出伊吾,結好玷厥,令其從西面牽制攝圖;又授任長孫晟爲車騎將軍,攜帶厚禮東岀黃龍,聯絡處羅侯,爭取奚、瞽、契丹等被突厥征服的部族站到隋王朝一邊,使其從東面牽制攝圖。

楊堅既行反間之計,突厥內部互相猜忌,致使攝圖可汗陷入更加孤立狀態。這就爲隋王朝其後取得北擊突厥作戰的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在楊堅對突厥實施離間戰略的過程中,突厥於開皇二年五月,在高寶寧的勾引下進攻平州。攝圖派遣40萬人馬,突入長城後分道南進。六月,隋軍分別於馬邑、可洛戚突厥軍,但其勢仍盛。

楊堅爲阻遏突厥軍南進,先後抽調部隊進駐咸陽、弘化、乙弗泊、臨沸、幽州等地加強防守。十二月,攝圖親率主力10萬人進至周槃,擊敗隋守軍後,繼續南下,直逼隋都長安。接着,突厥軍在擊敗乙弗泊、臨沸等地的隋軍後,又分兵自木硬、石門兩道南下、西進,攻掠武威、天水、金城、上郡、弘化、延安等地。

此時,攝圖本欲繼續南進,但因對攝圖懷有二心的玷厥不從,引兵而去。長孫晟又乘機散佈鐵勒等反,欲襲其牙的假情報傳給攝圖,攝圖信以爲真,因怕鐵勒襲擊其後方,乃被迫中止南進,而回兵出塞。長安之危暫得緩解。這正是隋朝成功地運用分化瓦解謀略的結果。

隋朝北上反擊突厥之戰是怎麼回事?隋朝是如何取得勝利的? 第2張

武力反擊攝圖雖然引軍北撤,但並沒有因此而改變其再次南下襲擾的企圖,因此,以武力反擊突厥乃是隋王朝勢在必行的軍事行動。開皇三年二月,突厥又大舉南下。攝圖以大邏便率兵部沿弱水南進,奪取隴右:攝圖自率主力出白道,進攻河套,企圖從東、西兩個方向對隋形成夾擊之勢。

儘管突厥軍來勢洶洶,但是,此時整個形勢已經發生了有利於隋而不利於突厥的根本性變化。突厥因隋實施政治分化,其內部矛盾日趨尖銳,五可汗之間更加離心離德;其境內自然災害異常嚴重,加之連年戰爭,橫徵暴斂,已引起國內人民和被征服民族的強烈反抗。

隋朝則自建國以來,通過一系列改革,不僅鞏固了內部統治,而且增強了國防實力,完全具備了以武力挫敗突厥進攻的條件。有鑑於此,楊堅決心乘突厥內部危機四伏的有利時機,調兵遣將對突厥實施武力反擊,以期達到使其不敢南望,永服威刑的戰略目的。

同年四月,楊堅命以衛王楊爽等爲行軍元帥,分兵八道岀塞擊之,其具體部署是:上柱國李崇率步騎兵岀幽州;幽州總管陰壽率步騎兵數萬出盧龍塞;衛王楊爽率步騎兵7萬岀朔州,河間王楊弘率衆數萬出靈州;上柱國豆盧勣率兵出夏州;秦州總管竇榮定率步騎兵3萬岀涼州;尚書左僕射高潁率部出寧州;內史監虞慶則率部岀原州。

上述各路隋軍“俱受爽節度”。從隋軍以上的反攻部署,可以看岀其作戰企圖是:以楊爽、楊弘、豆盧勣所部爲主力,集中優勢兵力打擊企圖進攻河套地區的攝圖軍;以竇榮定部在河西牽制大邏便軍,以陰壽、李崇所部分別東向進攻高寶寧和反擊進攻幽州的部分突厥軍,積極配合隋軍主力行動;以高潁、虞慶則二部爲戰略機動部隊,隨時策應主要進攻方向行動。

隋朝北上反擊突厥之戰是怎麼回事?隋朝是如何取得勝利的? 第3張

十分明顯,隋軍釆取的是集中兵力於中央,東、西兩翼相配合,以攝圖軍爲主要打擊目標的戰略部署。開皇三年夏,隋軍開始反擊。衛王楊爽督率李充等四將自馬邑北進迎擊突厥軍,於四月十二日,與南犯的攝圖部相遇於白道。楊爽採納李充乘攝圖“輕我而無備,以精兵襲之”的建議,遂與充率精騎5000出其不意,實施突然襲擊,大敗突厥軍,俘獲千餘人和大批馬牛羊。

攝圖本人身受重傷,其部衆因嚴重缺糧和疾疫流行,而“死者極衆”。與楊爽率軍反擊攝圖的同時,夏州總管豆盧勣率軍出夏州,積極配合楊爽行動;河間王楊弘率衆數萬北出靈州,與突厥軍交戰,有力地配合了楊爽的作戰行動。

在隋軍主攻方向的作戰行動展開以後,東西兩翼的隋軍也先後向突厥軍發起了進攻。幽州總管陰壽率步騎兵數萬東出盧龍塞,進擊勾結突厥且盤踞和龍地區的高寶寧。高見隋軍來勢迅猛,急忙向突厥求救,時值“突厥方御隋師,不能救”。

隋朝北上反擊突厥之戰是怎麼回事?隋朝是如何取得勝利的? 第4張

高寶寧無奈,遂於四月十三日棄城逃往漠北,隋軍乘勢收復和龍地區。爲了徹底消除隱患,陰壽乃設重賞以購寶寧,又遣人離其腹心,高寶寧在衆叛親離的情況下,逃往契丹後被部下趙修羅所殺。

五月下旬,秦州總管竇榮定率九總管步騎兵3萬人出涼州北進,至高越原與突厥大邏便所部相遇。竇榮定在極端困境中,仍然揮軍奮勇進擊,屢挫突厥鋒銳,迫使大邏便不敢復戰,遂請盟,引軍而去。六月中旬,上柱國、幽州總管李崇率步騎兵3000,迎戰企圖襲掠幽州的突厥軍,轉戰十餘日,因傷亡過衆,遂退保砂城。

後在突厥軍的重圍之下,雖傷亡殆盡,李崇本人也爲敵所殺,但卻以其頑強抗擊而給突厥軍以很大殺傷和消耗,使突厥欲佔幽州的企圖最終未能得逞。七月,楊堅命豫州刺史周搖爲幽州總管而岀鎮幽州。八月十六日,楊堅又遣尚書左僕射高潁出寧州、內史監虞慶則出原州以擊突厥。

結語

至此,隋軍對突厥的反擊作戰即告勝利。隋軍此次大規模出擊,給南下侵擾的突厥諸軍以沉重打擊,使突厥統治集團內部因戰敗而互相責難,矛盾更趨尖銳,終於演成了自相攻殺的局面。這就爲隋王朝進一步降服突厥,提供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