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戰國七雄中韓國都誕生過哪些英雄?有何影響?

戰國七雄中韓國都誕生過哪些英雄?有何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韓國是戰國七雄之一,與魏國、趙國合稱三晉,國君爲姬姓韓氏,是晉國大夫韓武子的後代。對此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說起戰國七雄,我們基本上都知道,他們是戰國時期最強的七個國家,他們之間的爭鬥持續了整個戰國時代。當然雖爲七雄,但也有強弱之分,諸侯霸主的地位在戰國時期多次易主,從戰國首霸的魏國,到胡服騎射的趙國,亦或是作爲老牌強國的齊國和楚國,當然還有商鞅變法後,奮六世之餘烈完成統一的秦國,這些國家都是那個時代決定着歷史走向的強國。哪怕是極北之地的燕國,也曾有過連下齊國七十二城的高光表現。

但是,只有一個國家,從來沒有站上過霸主的舞臺,只能在強勢的

各國之間艱難求生,最強大時也只是得到了別的國家不敢侵略它的處境。它就是地處“四戰之地”的韓國,因爲西臨秦國,東接齊國,北面魏國,南連楚國,韓國根本沒有能夠發展的戰略空間。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實力在諸侯墊底的國家,卻爲中國的統一貢獻了兩位極其重要的人才。他們就是鄭國和李斯。

戰國七雄中韓國都誕生過哪些英雄?有何影響?

首先是鄭國,他是一位戰國末年的水利專家,曾經擔任韓國的水工。按理來說,這麼一位和弱國的水利專家,不論怎麼想也不會和中國的統一扯上關係。但是歷史卻和鄭國開了一個影響深遠的玩笑。作爲韓國水工的鄭國,卻被韓國派去秦國完成類似間諜的任務。

韓國爲了削弱秦國東征的攻勢,派出鄭國前往秦國,去遊說當時還是秦王的嬴政,也就是後來的秦始皇,建議他開鑿一條新的渠道,從涇水引水注入洛水來灌溉田地,試圖以此使秦國人因爲修建水利工程而疲憊,無力東征。不過韓國的如意算盤很快就被秦國看穿了,秦國試圖殺掉這個從韓國來的“間諜”。

但是,鄭國的一番話卻使得秦國心悅誠服。鄭國十分坦率地承認了自己被韓國派過來的目的,他表示,自己確實一開始是作爲間諜被派過來的,但是修建渠道所帶來的好處並不是騙人的,只要渠道修建完成,秦國必將獲利。修建這條渠道所消耗的國力,只不過爲韓國延長几年的壽命,但是對於秦國確實利在千秋的事情。

鄭國作爲一個水利工程專家的專業素養,以及立足當下着眼未來的眼光,再一次說服了秦王,秦王嬴政相信了他,並讓他完成渠道的修建。渠道的修建在十餘年後終於得以完成,涇河帶有泥沙的河水得以用來灌溉田地,增加了土地的肥力,使得原本的沼澤鹽鹼之地搖身一變成了肥沃的良田,關中地區甚至因此一舉超過了原本地利遠好於秦國的東方六國,成爲了當時最爲富庶的地區。

秦國國力不僅沒有因此而變得衰弱,反而大大增強,爲統一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爲了紀念鄭國的功勞和他爲秦國作出的貢獻,這一工程被命名爲:鄭國渠。哪怕這個名字的主人曾經是韓國派來削弱秦國的臥底。

如果說鄭國修建的鄭國渠增強了秦國的國力,加速了中國的統一的話。那麼另一位人才,就是從思想上爲中國的統一做好了準備,他就是戰國末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或許秦國得以強大是源於商鞅變法,但如果說真正爲建立一個大一統帝國做好了思想準備的人,那隻能非韓非莫屬。

戰國七雄中韓國都誕生過哪些英雄?有何影響? 第2張

根據歷史來看,韓非其實並沒有親自將他的思想獻給秦王嬴政,但韓非的思想卻早在他見到秦王之前,就已通過李斯而被秦王熟知,並推崇備至。作爲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受教於當時著名的大家,荀子。他融合了法家前人思想的精華,將商鞅的“法”的思想與申不害“術”的思想和慎到的“勢”的思想融爲一體。

他將前人的觀點提煉總結,構建了封建王朝一直通用了兩千年的思想體系,像是君主專制、中央集權、以法爲本、依法治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等這些思想,韓非都在他的思想著作中大力強調。而關於他這些思想的影響,我相信稍微對中國古代史有所瞭解的讀者朋友,都能明白這些思想對於後來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與持續有着多麼重要的意義。

這裏我們僅僅說一說他的思想對秦始皇的影響,秦始皇在剛剛接觸到韓非的思想時就對韓非佩服得五體投地,甚至說出了“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這樣的話,意思就是,如果自己能夠和這個人交往,那就死而無憾了。後來韓非被韓王以謀求使秦國衰弱的目的派往秦國出使,由於遭其同窗李斯的嫉恨,被投入了監獄,並逼其服毒自殺,後來秦王后悔了試圖赦免韓非時,韓非早已身死。

鄭國與韓非,兩人皆出身於弱小的韓國,但卻能不被自己國家之弱小所限制,分別在各自的領域突破了時代和國家的侷限,爲中國歷史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中國能夠在經歷春秋戰國幾百年的戰亂後,最終走向統一,在秦國強大實力以及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之外,這兩位韓國的人才的貢獻,也是絕對不能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