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戚家軍曾爲明朝立下大功,爲什麼最後會被殘忍剿殺呢?

戚家軍曾爲明朝立下大功,爲什麼最後會被殘忍剿殺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戚家軍,即浙軍,是明朝歷史上由戚繼光擔任主帥的享有盛名的常勝軍隊。萬曆二十三年,戚家軍卻被殘酷剿殺,這是爲什麼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明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在明朝北方軍事重鎮薊州城內爆發了一場似乎並不起眼的兵變。

說它不起眼,是因爲如今的我們很難了解到其中的真相,因爲當年朝廷的刻意隱瞞,衆多史家都對那場譁變保持緘默。但是當年參與兵變的士兵,並不是普通的士兵,而是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戚家軍,就導致了很多人又對那場兵變抱有極大的興趣。

戚家軍曾爲明朝立下大功,爲什麼最後會被殘忍剿殺呢?

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完成東南抗倭任務的戚家軍被調往北方,鎮守薊遼。在那裏,戚繼光針對蒙古人的作戰特點,對戚家軍進行改造訓練,並先後多次打敗南侵的蒙古人。

然而令戚繼光沒有想到的是,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精銳部隊,會在二十多年後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關於那場薊州兵變,《明史》沒有任何記載,而《明神宗實錄》也只有寥寥幾字:

“己未,防海兵以要挾雙糧鼓譟,薊鎮督撫道臣擒其倡亂者正法,餘黨盡驅南還,奏聞兵部覆請,報可。”

根據這段記載,我們不難看出,那次兵變的表面原因是,戚家軍以兵變爲要挾向朝廷索要軍餉。而薊州總兵王保,則以此爲藉口,誅殺了參與兵變的士兵。至於那些沒有參與兵變的士兵,則盡數被驅逐回南方,之後王保將此事奏報朝廷,朝廷予以默認。於是,威風一時的戚家軍就這樣被自己人剿殺在了自己駐防的薊州城內,對此,筆者感到非常的痛心。

那麼,當年爲朝廷立下大功的戚家軍,爲何會因爲軍餉而發動兵變呢?

戚家軍曾爲明朝立下大功,爲什麼最後會被殘忍剿殺呢? 第2張

其實,筆者個人認爲,當年戚家軍發動兵變一事是假,但索要軍餉一事是真。而索要軍餉所反應出來的,則是當時戚家軍所受到的種種不公平待遇,這纔是戚家軍最終被剿殺的根本原因。

當年隆慶皇帝調戚繼光北上,主要是戚繼光率領的南兵戰鬥力極強,讓他們面對蒙古以及日益強大的女真人,可以加強北方的防禦,此舉也得到了張居正等朝中大臣的全力支持。

但是令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隨着張居正的去世,戚繼光很快遭到打壓,最終遭到罷免抑鬱而終,一代名將就此隕落。戚繼光離開後,戚家軍在老將吳惟忠的帶領下,繼續征戰沙場,他們迎來的最後一戰便是萬曆三大徵之朝鮮戰役。

關於朝鮮戰役中戚家軍的表現,朝鮮人的評價最爲中肯:

“南兵不顧生死,一向直前,吳惟忠之功最高。”

事實上,平壤戰役中,吳惟忠打得最爲勇猛,也是第一個攻入平壤的,而且吳惟忠治軍嚴格,深受朝鮮地方官員百姓的尊重:

“(吳惟忠)性簡約,馭衆嚴整,秋毫無所犯,民甚悅服。”

由此可見,雖然失去了戚繼光,但是吳惟忠所率領的戚家軍,依舊是明朝最閃耀的光芒。可是也正因爲如此,他們纔會遭到北兵的嫉妒,繼而遭到打壓。

戚家軍曾爲明朝立下大功,爲什麼最後會被殘忍剿殺呢? 第3張

此種情況,從戰後吳惟忠以及戚家軍遭到的種種不公平待遇,就可以看出來。

前面說過,吳惟忠當時參與朝鮮戰役取得的功績最高,而且主將宋應昌也曾許諾過先進入平壤者當居“首敘”之功。按此條件,“首敘”之功非吳惟忠莫屬,可令人沒想到的是,“首敘”之功最終被北兵將領楊元所得,而此事引起南兵及南方將領的不滿。對此,接替宋應昌的顧養謙也曾說過:

“平壤之捷,先等者各有其人,而歸之楊元,則衆論不平。”

那麼,吳惟忠遭到不公平待遇僅是個例嗎?答案並非如此,事實上當時以戚家軍爲主的南兵所展現出來的戰鬥力以及軍紀,還有將領的素養,都是北方本土軍官士兵所不具備的。朝廷對他們予以重用,甚至不遠千里調派他們到北方駐守邊關重鎮,這觸及到了北方本土軍官士兵的利益。所以在朝鮮戰役中,南兵處處受到北兵的打壓,對此,朝鮮人有非常詳細的記載:

“當初南兵先登有功,而李提督(李如鬆)不爲錄功,是以南兵多怨對者。”

除了功勞被搶之外,南兵還受到了剋扣餉銀的不公平待遇:

“以月銀不給事,人多怨詈。”

戚家軍曾爲明朝立下大功,爲什麼最後會被殘忍剿殺呢? 第4張

當初戚繼光北上,朝廷答應給戚家軍的餉銀要遠高於普通士兵的餉銀,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朝廷需要用更多的餉銀來保持戚家軍的高昂的戰鬥力,二是戚家軍都是義烏人,他們跋山涉水,不遠千里來到北方,本就應該給他們增加餉銀。

可是,隨着張居正,戚繼光的相繼去世,戚家軍的餉銀便時常遭到拖欠。再加上朝鮮戰役中功勞被搶奪,導致戚家軍將士們心生怨憤,於是發生聚衆索要餉銀一事也並不爲過。

但是自古以來,不管因何原因,士兵聚衆鬧事影響非同小可,戚家軍單純聚衆索要餉銀恰好被當時的薊州總兵王保所利用。

王保是北方將領,早就對這些南兵不滿,於是他心生毒計,將那些聚衆的戚家軍全部剿殺殆盡,而後奏報朝廷這些人意圖謀反,自己則是先斬後奏。

因爲王保的行爲得到了以兵部尚書石星,御史馬文卿的支持,所以萬曆皇帝也沒有派人去調查這件事,於是三千多戚家軍就這樣成了北兵們的刀下冤魂。而隨着他們離去的,還有薊遼地區曾經固若金湯的防守體系,二十多年後,明朝面對後金的崛起一敗塗地,最終在內憂外患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