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爲何劉秀手下的開國功勳不怎麼出名?

爲何劉秀手下的開國功勳不怎麼出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漢開國的功勳將領以“雲臺二十八將”最爲出名,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漢宣帝的“麒麟閣十一功臣”,光武帝的“雲臺二十八將”,唐太宗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功臣圖譜。

再者,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西涼馬騰、馬超父子,他們出場的時候,會講到馬騰是東漢開國名將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馬援雖然不在“雲臺二十八將”之列,但卻是東漢開國比較出名的一位。

主角光環太耀眼,掩蓋了一衆配角

與很多開國之君不一樣,劉秀絕對是西漢末年,東漢開國最亮眼的那個主角,“位面之子”的光環,讓他總能出其不意的擊垮敵人。

劉秀與其兄劉縯在南陽郡舂陵起兵後,聯合綠林軍反抗新莽政權,起義軍能夠擊敗王莽,主要還是劉秀在昆陽之戰中的出色發揮。

王莽派遣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尋率領各州郡徵調的精兵四十二萬,進攻在南陽的起義軍,劉秀迫於莽軍的壓力,從陽關撤回到昆陽,說服昆陽的九千義軍堅守昆陽。

劉秀率領十三騎突圍到定陵縣、郾縣調集援兵,徵集一萬七千馬步軍救援昆陽,趁莽軍久攻昆陽不下的時機,劉秀率領援軍對莽軍展開反覆衝殺,進一步打擊莽軍士氣。

劉秀趁莽軍大亂之時,率軍渡過昆水,進攻王邑大本營,王邑輕敵,下令其他各營不得擅自出戰,自己與王尋率領一萬兵馬與劉秀交戰,卻遭遇慘敗,王尋戰死。

昆陽軍趁勢與劉秀夾擊莽軍,莽軍一時間大亂,紛紛潰散逃命,互相踐踏,積屍遍野,正在此時,又遇上狂風大起,天降暴雨,滍水暴漲,莽軍數萬人被淹死。

爲何劉秀手下的開國功勳不怎麼出名?

昆陽之戰後,新莽政權迅速土崩瓦解,劉秀一戰成名,成爲了起義軍的領袖,在此後與更始帝劉玄、赤眉軍的爭奪中,佔據優勢,最終成爲天下的主宰,建立東漢王朝。

而劉秀部下的東漢開國將領,大都是劉秀出鎮河北之後,投奔到劉秀麾下的,一方面在義軍中的威望比劉秀差很多,另一方面有一個運氣和勢力並存的主角老大,自然要遜色不少。

東漢的開國功臣缺乏流量,圈外人士知道的就不多了

現在我們講出名靠流量,歷史上人物,出名也需要流量和話題,我國古代有幾個大流量話題,第一個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第二個是楚漢之爭,劉邦的草根逆襲;第三個是漢武帝北擊匈奴;第四個是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三足鼎立;第五個是隋末亂世,李唐王朝創造輝煌的巔峯;第六個是元末明初,朱元璋開局一個碗,建立大明三百年江山。

有了話題和流量,就會有無數的文人墨客,去創作豐滿人物的故事,很多故事就千古流傳了下來,成爲小說、戲曲的經典故事,最終廣爲人們熟知。

就拿《西遊記》的主人公玄奘來說吧,這是一個正史可能都不太願意寫的人物,最終卻擁有了很多挑動歷史風雲的人物都沒有的知名度,無外乎話本小說、戲曲等藝術形式的包裝炒作。

而東漢初年的這批開國功臣,他們身上的話題性實在是太少了,喜歡添油加醋,杜撰故事的騷客們,都找不到太多的文字去描述他們,我們以東漢開國功勞最大的岑彭和馮異來說。

在劉秀的部將中,岑彭算得上經歷比較豐富的,最初效力於新朝,任棘陽縣長,堅守宛城抵抗綠林軍,在劉縯圍城數月,岑彭獻城投降,劉縯愛惜岑彭的才能,勸說劉玄赦免岑彭,岑彭成爲劉縯的部下。

劉縯被劉玄殺死之後,大司馬朱鮪的麾下,歷任淮陽都尉、潁川太守,因劉茂提前攻佔潁川,岑彭不得不率領部屬投奔河內太守韓歆,劉秀進入河內之後,岑彭勸說韓歆投降劉秀,韓歆原本打算據城抵抗,不久看到形勢危急,不得不投降劉秀。

從此岑彭終於迴歸到了劉秀的組織之中,開始了建功立業的步伐,劉秀任命岑彭爲刺奸大將軍,將平時所持的符節授予岑彭,讓他跟隨大軍平定河北。

此後岑彭在洛陽之戰中,勸降朱鮪,南下荊州,跟隨劉秀平定鄧奉,率軍在黎丘擊敗秦豐、在夷陵擊敗田戎,又派偏將軍屈充移師江南,招降江夏、武陵、長沙、桂陽、零陵、蒼梧、交趾等地。

平定荊州後,岑彭又跟隨劉秀出徵隴右隗囂,岑彭率部攻破天水郡,將隗囂圍困在西城,不久隗囂部將前來救援,岑彭率領諸將退兵駐紮在津鄉。

次年,岑彭率軍南下從荊州西征巴蜀公孫述,岑彭一路繞過田戎佔領的江州,沿岷江溯流而上,一舉攻克武陽,漢軍距離成都僅有幾十裏,不料岑彭在夜間被公孫述派出的刺客刺殺。

東漢的開國名將岑彭的人生,就這樣在意外之中草草收場,歷史上遇刺身亡的文臣武將很多,又有哪一個能夠名傳千古呢,岑彭不僅吃了時代的虧,還吃了沒有善終的虧啊。

相比於岑彭的東征西討,雖然馮異也是戰功赫赫,尤其是在出任孟津將軍的時候,分化瓦解劉玄部下的李軼、朱鮪,在溫縣擊敗蘇茂,在平陰擊敗朱鮪,肅清了洛陽周圍的劉玄勢力,劉秀稱帝后,馮異接替鄧禹,率軍進入關中,擊敗赤眉軍,逐步控制關中。

但是馮異不同於其他將領,他頗有儒將之風,對劉秀也一直自稱是一介儒生,而且在劉秀集團發展的早期,馮異也扮演着謀士的角色,劉縯被殺後,馮異勸說劉秀招攬人心,發展自己的勢力。

劉秀在河北積蓄勢力,平定叛亂時,多次飢寒交加,都是馮異爲他提供飯食供應,幫助劉秀一步步發展壯大,而衆將勸說劉秀稱帝時,劉秀一時間拿不定主意,將馮異從河南召回,詢問馮異的意見,可見馮異在劉秀部下,就是一個可內可外的全能型選手。

東漢建立後,馮異也是最先開始請求辭職的一位,擔心被皇帝忌憚,一直謹小慎微,內心不安寧,而且鎮守關中期間,朝廷中也有不少人眼紅馮異,稱他爲“咸陽王”,馮異這樣的性格和地位,註定了他不會是文人的最愛,成不了流量明星,自然知名度就降低了。

爲何劉秀手下的開國功勳不怎麼出名? 第2張

光武帝的爲政舉措,註定了開國功臣難以站上歷史的熱點

東漢建武二十七年,開國功臣朗陵侯臧宮、揚虛侯馬武上書劉秀,建議趁匈奴分裂,北匈奴虛弱的機會,發兵攻滅匈奴,建立“萬世刻石”,劉秀認爲天下好不容易安定下來,應該善待百姓,與民休息,使國內經濟儘快恢復,所以拒絕了臧宮、馬武等人的請求。

光武帝劉秀在位期間實行“柔道”治國,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國內的經濟和政治建設上,加強中央集權,削弱三公權力,加強皇帝權力,在軍事制度上,加強了京師的軍事力量,對地方州郡的軍隊進行裁撤,自古兵制的破壞從劉秀開始。

一般都在說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但其實最先開始退功臣,讓開國功臣遠離朝廷,返回封地過富家翁的生活的皇帝是劉秀,劉秀從建武六年,就逐漸開始將功臣排除朝堂,重用文吏,從某種情況來說,北宋不過是在東漢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