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辛棄疾的兩首鷓鴣天,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辛棄疾的兩首鷓鴣天,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生在世,無論是學以致用,還是爲人處世,都需要執着的精神。學問自苦中得來,彷彿大浪淘沙;功夫從難處做去,好像逆風鼓棹。凡事不怕艱難,卻貴在堅持。而令人痛苦的事情卻是,自己願意持續付出,卻不再具有機會。

南宋有一位詞人,文武雙全,又高瞻遠矚,不僅不懼生死的考驗,而且意志堅定。可是他卻覺得,自己越是努力,反而遭受越殘酷的打擊。萬般無奈,才子經常賦詞抒發愁悶。下面介紹辛棄疾的兩首鷓鴣天,情感蒼涼,讀完令人肅然起敬。

鷓鴣天·博山寺作南宋:辛棄疾不向長安路上行,卻 教山寺厭逢迎。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寧作我,豈其卿,人間走遍卻歸耕。一鬆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

辛棄疾是南宋偉大的詞人,他一心報國,卻在朝堂受到排擠,只好暫時忍氣吞聲。宋孝宗淳熙年間,辛棄疾閒居帶湖,由於心情煩躁,便經常去周圍的寺院散心。詞人正值不惑之年,卻不得已賦閒在家,心中的愁情可想而知,於是賦詞抒發惆悵和悲苦。

稼軒年輕時曾披荊斬棘、獨闖龍潭,渾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氣。可是如今再也不能在通向京城的大道上馳騁,反而在山寺間流連。上闋開篇抒發議論,“卻 教山寺厭逢迎”,採用擬人手法,一個“厭”字,彰顯出詞人已經厭煩了閒居太久的無聊生活。

後兩句化用典故,老子曾說,“爲無爲,事無事,味無味。”詞人也認爲,自己虛度光陰,在有味與無 味之間,追求生活樂趣;在材與不材之間,度過一生。其實稼軒內心非常渴望繼續爲國效力,哪怕奉獻出自己的一切,也毫不吝惜。

下闋表達自己的心情,他寧可保持獨立人格,也不願爲了功名而趨炎附勢。詞人將松竹視爲朋友,表達出其高潔的品質;他又把花鳥當作兄弟,看似充滿恬淡情懷,其實都是怨辭反說。

當別人談笑風生時,詞人卻神情莊重。他並非故意收斂自己的情感,而是心憂社稷和蒼生,所以便逐漸地從開朗豪邁,變得沉寂憂鬱。“厭逢迎、卻歸耕”,以及“真朋友、好弟兄”,都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心境的變化、以及很多難以表達的悲慼之情。

辛棄疾的兩首鷓鴣天,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壯歲旌旗擁萬夫,錦檐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簶,漢箭朝飛金僕姑。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這首詞創作於詞人晚年,他閒居故里,遇到客人來訪,談起自己年輕時沙場征戰之事,於是有感而發。人生短短几十個春秋,回憶過往,悲喜交加,但是那些悲傷的事情卻更難以忘記。

上闋充滿了激情,詞人年輕時曾親率精銳的騎兵,在夜幕降臨之後,勇敢地渡過長江。天明時,當金兵還在檢查裝備,大軍早已開始向敵人射箭。“銀胡簶、金僕姑”,分別表示箭袋和箭。

詞人難忘這段崢嶸歲月,將士們不懼艱辛、不畏死亡,因爲心中有奔頭,更希望爲國爲民,盡一份微薄之力。所以即使披肝瀝膽,也在所不辭。

下闋抒寫無盡的感慨,“春風不染白髭鬚”,含蓄地交代了詞人已經鬢髮斑白、力不從心;而“萬字平戎策、東家種樹書”的生動對比,揭示了詞人的多少熱情、多少心血,最後全部化作烏有,如何不讓人覺得心酸?

辛棄疾的這兩首詞語氣委婉,胸襟開闊,讀完令人萬分同情。第一首詞藉助典故抒懷,內心看似淡泊閒逸,卻滿溢着憤慨和怨恨。第二首詞先揚後抑,先充滿豪情,最後卻情感蒼涼,可謂既悲又壯。悲的是稼軒的坎坷經歷,壯的是詞人的廣闊襟懷。

往事不堪回首,直令人倍感蹉跎。稼軒不是那種拿得起、放不下之輩,他擔心和憂慮,並不爲自己的錦繡前途,也不因個人的得失榮辱。愚者笑他,智者疑之,可是他卻一直胸襟坦蕩,從不掩飾自己的內心,令人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