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朵顏三衛曾給朱棣很大幫助,爲何朱棣會對其痛下狠手?

朵顏三衛曾給朱棣很大幫助,爲何朱棣會對其痛下狠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1422年7月,明成祖朱棣北征蒙古阿魯臺部,是其人生中第三次北伐。可是,一行人浩浩蕩蕩抵達阿魯臺部後,卻發現阿魯臺早已帶着族人提前逃跑了。之後,怒不可遏的朱棣,不僅一把火燒掉了阿魯臺部還沒來得及帶走的帳篷,還趕走了其留下來的牛羊。

朵顏三衛曾給朱棣很大幫助,爲何朱棣會對其痛下狠手?

然而,在班師回朝的路上,朱棣卻想到鄰近的朵顏三衛總是暗通阿魯臺部,便改道進攻朵顏三衛。彼時,朵顏三衛並未防備,經過明軍的洗劫,整個部落幾近滅絕。說起來,朵顏三衛還曾給過朱棣很大幫助,爲何朱棣會對其痛下狠手呢?並且,這個“朵顏三衛”又是什麼組織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根據史書記載,朵顏三衛是指蒙古分佈在東北的三個部落,包括:朵顏衛、福餘衛和泰寧衛,史稱“兀良哈三衛”。朵顏三衛原本歸附北元,可是,因朱元璋多次追擊北元,並在捕魚兒海一帶給予其重擊,使得北元統治者西遷了都城。這樣一來,朵顏三衛只能歸附於明廷。

之後,朱元璋將寧王朱權封藩至大寧城,使得朵顏三衛歸入其麾下。然而,朵顏三衛與明成祖朱棣可謂是頗有淵源。相傳,朱棣在發動靖難之役前,兵力捉襟見肘。爲了以藩王之師抵抗全國兵力,朱棣便打起了寧王朱權的主意。

根據《明史》記載,寧王朱權當時“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爲了得到三衛精良的騎兵部隊,朱棣以寒暄爲由進入大寧城,軟禁了朱權,並佔據了其管理的朵顏三衛。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朱棣軍隊的總兵力完全不能與中央軍抗衡。可是,因爲有了朵顏三衛這些強悍的騎兵軍隊,他還是奪取了朱允炆的江山,並最終坐上了皇位。這樣看來,朵顏三衛對朱棣成就帝業有過很大的助力。

再者,當時整個蒙古在明軍的打擊下,分裂爲瓦剌、朵顏和韃靼三衛。而在這三衛中,韃靼與明廷敵對,瓦剌稍次之,只有朵顏三衛與明廷最親善。

相傳,這蒙古三衛並不團結,甚至,還常常交戰。而這樣混亂的局面,顯然對明廷是有利的。打擊這三衛最好的辦法,就是搞春秋戰國時期“合縱聯盟”那一套,即:聯合一部分,打擊另外一部分。

當時,明廷統治者的策略,就是聯合瓦剌和朵顏三衛打擊韃靼。

朵顏三衛曾給朱棣很大幫助,爲何朱棣會對其痛下狠手? 第2張

從這一角度分析,朵顏三衛不僅爲朱棣兵變提供了幫助,還幫助明廷掣肘了其它蒙古部落,所以,明廷理應嘉賞。但是,爲何朱棣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打擊自己昔日的盟友呢?

其實,這其中有兩個直接原因:

首先,朵顏三衛雖然表面依附了明朝,且常年與明廷親善,但是,其背地裏卻暗通阿魯臺部,幫助其打擊明朝,此爲罪狀一。

其次,雖然朵顏三衛曾爲朱棣提供過兵力支援,且和明廷要好,可是,其後來卻頻繁南下抄掠明朝,騷擾明朝邊關百姓,此爲罪狀二。

那麼,問題來了,爲何從前一向與明朝親善的朵顏三衛,要出乎尋常地做這些自亂陣腳的事情呢?

其實,追根究底,還是因爲利益。

當年,蒙古人回到漠北時,百姓人口基數龐大,加之,在元朝統治期間,大量蒙古人南下生活,使得漠北土地荒廢,糧食產量低下。

爲了溫飽,他們只好幹起了燒殺劫掠的勾當。

此外,從歷史角度分析,朵顏三衛此舉還有效仿前人之嫌。

衆所周知,蒙古帝國之所以能夠異軍突起,主要是依靠其不斷的南征北戰。在征服別國的過程中,蒙古軍隊不僅得到了大片土地,還掠奪了很多糧食和財富。之後,回到漠北的蒙古人,爲了獲得更多的生存資源,只能相互攻擊,並不停地南下抄掠明朝。

根據史籍記載,朵顏三衛是蒙古三部中實力最弱的,雖然,他們已經依附了強大的明王朝,可是,當韃靼打過來的時候,他們還是沒有力量與之對抗。畢竟,明朝鞭長莫及,真要等到明軍趕來救援,恐怕朵顏三衛早被韃靼滅掉了。正因實力的絕對弱小,朵顏三衛才表現出了兩面三刀。

除此之外,雖然明廷也會偶爾賜給朵顏三衛一些物品,可是,因其人口衆多,所以,分攤下來的食物和財富根本不夠。最後,走投無路的朵顏三衛,只能南下抄掠。

其實,從朱棣的角度分析,明軍突襲朵顏三衛之舉倒也合常理。

因爲,在利益面前,沒有真正的朋友,亦沒有永遠的朋友。暫且不提明朝本就不豐富的資源,即使很富有,明廷也無法滿足朵顏三衛所有蒙古人的物資需求。

此外,從古至今,國家利益永遠高於一切。縱使明廷滿足了朵顏三衛提出的所有要求,一旦明軍撤退,阿魯臺進攻的時候,朵顏三衛依舊會爲了保全部族利益投降於韃靼。所以,與其養一個永遠喂不飽的“白眼狼”,倒不如直接將其消滅以絕後患。

總之,撇開利益不說,明廷亦擁有絕對的軍事力量打擊朵顏三衛。

縱觀歷代封建王朝,唯有明朝沒有采用溫和的外交手段,不妥協不退步,直接強打邊疆少數民族政權。從某種角度來看,這也是朱元璋和朱棣爲後世朱氏子孫定下的治國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