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蜀漢建立後的經濟發展如何?這是滅亡的原因之一嗎?

蜀漢建立後的經濟發展如何?這是滅亡的原因之一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蜀漢建立後的經濟發展如何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到了三國後期的蜀漢,國庫空虛生靈塗炭。鄧艾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蜀國,蜀國看似消失在劉禪手裏,但又不全是劉禪的鍋,用發展的眼光看,它有着歷史的必然性,今天就從經濟方面,討論下爲什麼蜀漢最先滅亡。

蜀漢建立後的經濟發展如何?這是滅亡的原因之一嗎?

蜀中時,有一個習俗,就是兒子不能離開父親生活,但是三家百姓才能養一個兵,七家百姓的供給才能養一個官員,平均一家才三口人,在後漢時期如此少的人口基數,怎麼能實現發展呢?

我們可能以爲身爲皇族的劉禪肯定富得流油,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可事實是當他收拾好蜀漢國庫將其上繳鄧艾時,整個國庫裏的公款之和甚至不如諸葛亮、張飛的未償積蓄多,看來劉禪自己的日子過得也不舒坦。這就讓人感嘆蜀國的積貧積弱。

毫無疑問諸葛亮是君子,但是君子不一定就非得是窮人。我們熟知的大唐開國名將們,在當時都是一等百萬富翁

還有宋代鐵面無私的包青天,都是當時的富豪,他們的財富完全是來自朝廷的賞賜和俸祿補貼,沒有絲毫的貪污。這就能看出唐宋強盛時期的繁榮。

在史書中也記載過諸葛亮沒有特別多的財富,只是能滿足平時的家用和其他支出,但別忘了,諸葛亮身爲蜀國的丞相,整個日常的花銷和養家餬口的糧食可都是由朝廷支出的,這樣算來,朝廷在諸葛亮身上確實花了不少。

蜀漢建立後的經濟發展如何?這是滅亡的原因之一嗎? 第2張

除此之外還有諸葛亮的官爵收入,諸葛亮被位列爲三公之一,是漢朝丞相兼武鄉侯,還是整個益州的管理者。單單是計算整個益州生產業和製造業的產出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這些幾乎全都被諸葛亮收入囊中,即使在做善事散財,也只是用了冰山一角。

還有劉禪在投降的時候留下的賬目表,我們可以根據記載的數字來推算當時蜀國的國力,結果驚人!蜀漢總人口只有94萬,但是有超過十六萬人不從事生產,也就是吃官糧的士兵和高官。

除去這十六萬人,再除去國家的老弱病殘,就不剩下多少人能從事生產勞動了。而且要知道,那個時候的田地產田可比現在要低多了,還有蝗災澇災等自然災害影響,蜀國的每年收益就更少了。

漢朝三國時期,父子不能分離,但是很奇怪,平均一個家庭只有三個人,如果兒子和父親母親都在世,兒子結婚之後,家庭裏面最少也得是四個人吧!除非是父母過早去世,或者兒子夭折,再就是不娶親。但是這樣又會導致勞動人口的下降以及人口基數越來越少。

在計算平均每戶人口的時候,還要考慮像諸葛亮、張飛這樣的大戶人家,連奴隸都算家庭成員的話,那樣普通百姓的生存空間就進一步被壓縮。比如單單是糜芳家這一家子的的人口都要超過兩千了。這麼一縱向對比,是不是就像杜甫描繪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蜀漢建立後的經濟發展如何?這是滅亡的原因之一嗎? 第3張

在普通人家裏,可能只有一個老弱病殘的人了吧!或者每個家庭可能只剩下一兩個半死不活的人。沒有了年輕人,國家怎麼還能有勞動力?家族還怎麼能延續香火?這樣長此以往,人只會越來越少,不會越來越多,最後國家也伴隨着人民的消亡而瓦解了。

那麼到底是爲什麼蜀國沒有了年輕人?只剩下了年邁的老人?其他的年輕壯漢到哪裏去了呢?其實他們都爲了替劉氏家族爭霸,要麼死在了戰場上,要麼死在了運送軍需品的路上,再就是死在了皇宮的腳下,成爲了皇族爭奪天下的墊腳石。

結語:從“盟友”口中,我們知道蜀漢爛到了極點,窮到了極點,所以鄧艾在成都層面上的偷襲可以說是勢如破竹。即使鄧艾不來殲滅蜀國,就這樣一直髮展下去,蜀漢也堅持多久,很快便會土崩瓦解掉。

蜀國的滅亡給我們了警示,想要謀求出路,發展纔是硬道理。即使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再強大,沒有經濟基礎,終究是一堆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