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朱元璋殺戮功臣的背後反映了什麼道理?

朱元璋殺戮功臣的背後反映了什麼道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和明朝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而唐朝則是以開明、發達著稱,而明朝則是以腐朽、愚昧、黑暗著稱(任憑邪書《明朝那些缺德事》吹捧,也改變不了明朝的罪惡反動屬性),而兩個王朝的截然不同,一定程度上和開國君主有關。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唐朝的開國皇帝,名義上是高祖李淵,但實際上,唐朝的天下,十成有七成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當時還是大唐秦王)打下來的,因此某種意義上,李世民纔是唐朝的開國皇帝。

而明朝的開國皇帝則是朱元璋。

朱元璋殺戮功臣的背後反映了什麼道理?

李世民出身於關隴貴族家庭,貴族家庭的成長氛圍和耳濡目染,讓李世民早早就懂得權力的運作,以及帝國的制度建設,以及對手下人的使用以及制約——從某種角度來說,太宗皇帝打下就有過較爲成體系的政治管理學意識。

而朱元璋打下就是個大字不識幾個的農民,封建農民的狹隘在朱元璋稱帝后體現的淋漓盡致:他不知道該用什麼辦法來防止功臣做大進而奪權,因此朱元璋能做的,就是不斷的殺人,殺功臣,殺有嫌疑的人——一時間,整個明帝國在朱元璋的統治下,成爲了人間地獄——當官的怕被殺,有錢的商人也怕被殺,而最底層的農民,則遭到了朱明帝國無底線的盤剝和壓迫。

而這一切,都是朱元璋在成長中,所塑造的畸形世界觀所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