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粉鑽是指粉色的鑽石,現代關於粉鑽的成因有哪些說法?

粉鑽是指粉色的鑽石,現代關於粉鑽的成因有哪些說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粉鑽是指粉色的鑽石,成因是鑽石呈粉色是因爲它的結構發生了變化,所以顯粉色。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粉鑽是指粉色的鑽石,現代關於粉鑽的成因有哪些說法?

顏色成因

粉色鑽石包括:淺紫色調的粉色——粉色——桔黃色調的粉色。彩色鑽石致色的原因尚待研究,有研究認爲是由於鑽石晶體缺陷造成的與茶色 (brown)鑽石的致色原因一致。

研究還指出:粉色鑽石包括 Ⅰ型和 Ⅱ型。在研究測定的1490顆粉色鑽石中,Ⅰ型粉色鑽石1166顆,Ⅱ 型粉色鑽石僅有324顆,也就是說Ⅰ型鑽石中粉色鑽石的比例大,而 Ⅱ 型鑽石中粉色鑽石比例小。但是研究還發現,Ⅱ型粉色鑽石中重量大的居多,而Ⅰ型粉色鑽石中則重量小的居多,也就是說鑽石的粉色不僅與鑽石的類型有關,還與其重量的大小有關。不同類型粉色鑽石粉色的變化比率也不同。

近年來的關於粉鑽的成因有兩種說法:

一、一種原子級晶格缺陷

可以選擇性地吸收光譜中以550nm爲中心的寬吸收帶。可能與塑性變形相關,但其物理模型尚未解決,許多天然粉紅鑽石由此缺陷致色,這種概率是非常低的,這也是粉鑽稀有的原因之一。

光譜A和B描繪了I型和II型粉紅色鑽石的典型紅外光譜。吸收在1000cm之間.1 和1400釐米- 1 近似於金剛石中氮的濃度,進而決定金剛石的類型。光譜C和D代表I型和II型粉紅色鑽石的典型可見光譜。這兩種光譜在550nm處表現出寬的吸收;然而,I型金剛石在415nm處表現出較強的吸收,而在II型金剛石中,415nm的吸收是缺失的或非常弱的。

二、NV色心 中性或負電性

la型鑽石若具有較高濃度的NV色心,也可以產生粉紅色,如印度的 Golconda鑽石。許多處理和合成鑽石,因主要以NV色心爲主。

主要產地

印度

18世紀以前,大部分人都認爲印度是鑽石的產地。印度高品質的鑽石大多來自於印度南部靠近哥爾肯達(Golconda)的克魯礦山(Kollur Mines)。

粉鑽是指粉色的鑽石,現代關於粉鑽的成因有哪些說法? 第2張

例如現存的最大粉色鑽石——Darya-i-Noor (186 克拉)

還有60 克拉的Nur-el-Ain、56.71克拉的Shah Jahaan粉色鑽石

南非

第二個要介紹的產地是南非。最早在南非北開普省發現鑽石的人是青少年、農民和一位牧羊人。15 歲的少年 Erasmus Jacobs(伊拉斯謨·雅各布斯)發現了一顆鑽石—— Eureka(尤里卡)。

這顆鑽石的發現,在當地引發了一陣淘鑽熱,讓這片炙熱又貧瘠的土地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南非鑽石的發現,標誌着現代鑽石行業的開端。

南非也曾開採出了世界著名的粉鑽,例如斯坦梅茨粉鑽(Steinmetz Pink Diamond)。

這顆粉鑽在1999年由戴比爾斯開採出,原石重132.5克拉,切割後59.6克拉,毫無瑕疵,更是罕見的IIA類型鑽石。

斯坦梅茨粉鑽(Steinmetz Pink Diamond)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粉色鑽石,美國寶石協會(GIA)對此鑽石顏色評級是鮮彩級(Fancy Vivid Pink),是粉鑽級別中最高的等級。

澳大利亞

在1980年代中期,由於位於澳大利亞西部偏遠地區的Argyle礦的出現,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

阿蓋爾礦成爲世界上最大的鑽石來源之一。

現今90%以上的粉鑽來自於阿蓋爾礦區,阿蓋爾礦多年來出產的粉鑽在數量和質量上是無與倫比的。但是粉鑽的產量依然是非常稀少的,在阿蓋爾鑽石礦每年出產的鑽石中僅有少於0.1%的鑽石是粉鑽,而在自然界中發現的粉鑽僅有10%的重量超過0.20克拉,而在這些粉鑽中超過0.5克拉(50分)更是少之又少,每年僅能擺滿一個手掌而已。大部分粉鑽呈現的是淡粉色,濃彩粉或者豔彩粉的出現率可以說是微乎其微,足見粉鑽的稀有性。

其他零星產出粉鑽的礦區包括加拿大的 Diavik礦,巴西、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