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力破滿清鐵騎成爲南明中興的希望:李定國有多強?

力破滿清鐵騎成爲南明中興的希望:李定國有多強?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644年崇禎皇帝上吊自殺,明朝已實質覆滅首都被攻陷,但大部分地方仍是掌握在明朝的勢力中,爲了儘早實現入主中原的計劃,清軍入關之後對各地的漢族人民進行大規模的屠殺,滿清鐵騎所到之處多是生靈塗炭。

正值民族危亡時刻,一位戰爭英雄挺身而出,力破滿清鐵騎,甚至將同樣身經百戰的滿清親王斬於刀下,一度成爲南明中興的希望,他就是李定國。

力破滿清鐵騎成爲南明中興的希望:李定國有多強?

貧苦出身、初見風采

李定國出生於陝北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沒飯吃沒衣服穿是常態,遙遠的京都、邊關發生着怎樣的風雲變化他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要找吃的,家人要找吃的,因此,在公元1630年時,張獻忠在陝北發動饑民起義,李定國選擇跟隨張獻忠,因爲這樣家人和自己都會有糧食。

也許李定國在這次起義中表現出色,又或者張獻忠看到了李定國的打仗天賦,本次起義後,張獻忠決定收李定國爲養子,共同征戰南北,李定國的命運也自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力破滿清鐵騎成爲南明中興的希望:李定國有多強? 第2張

繼承大西軍、聯明抗清

公元1646年8月,此時的張獻忠決意擁護南明,誓與滿清作鬥爭,帶領着五十萬的大西軍北上迎擊滿清鐵騎。

李定國在這一戰中表現出了高超的戰鬥力,交戰中接連斬殺了清軍的將領古朗阿和巴揚阿,但是張獻忠不幸於戰死。同爲張獻忠養子的四將軍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爲了不讓大西軍因主將戰死而全軍潰敗,決定緊急南下,總算是保住了大西軍的相當部分戰力。

南下的道路也不是順遂的,期間既有南明其他勢力的阻擊,也有軍隊中的內亂,但終於是在十二月,大西軍得以恢復穩定,並在艱難的環境中逐步掙扎發展,李定國也在這段時間中在大西軍積累了聲望,繼承了大西軍聯明抗清的事業。

兩戰成名、清廷顫慄

公元1652年,李定國率領八萬大西軍和五十頭戰象收復了湖南多個區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出師順遂已是最好的機會,自然不能放過,李定國同樣明白這個道理,便帶領軍隊趁勝追擊,打算攻取桂林。

與此同時,滿清的算盤也在噼啪作響,派出定南王孔有德進攻貴州,又命令吳三桂進攻四川南部,希望藉此包圍大西軍。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何況是遇上驍勇戰將李定國。六月三十日,孔有德已然佔據了桂林城,並率領部隊要將戰線推到桂林城外,以此拖延大西軍攻城的步伐,但是大西軍在桂林城外拼死反擊,"推戰線"計劃宣告破產。

七月初一,李定國善用戰象,巧妙化解敵軍攻勢,孔有德打敗,孤身一日倉皇逃回桂林城。由此,大西軍得以順利圍城。七月初四,孔有德自知無路可逃,殺家眷後自殺,大西軍也順勢奪城,此爲桂林大捷。

同年十一月,滿清又派出善戰的親王尼堪在湖南衡州迎戰。十一月十九日,李定國先是用伏擊戰術,但雙方未能以此一戰分出勝負。十一月二十四日,李定國則假裝敗走,致使尼堪追擊至大西軍主力埋伏地點,待至尼堪意識到戰況時則爲時已晚。

不僅如此,李定國在戰場中更是親手斬殺尼堪,清軍也因主將慘死大敗。此兩戰後,滿清顫慄,朝廷內甚至有了要與李定國議和平分天下的聲音,南明中興也一度因李定國的存在而充滿希望。

希望破滅,含恨而終

此前說過,與李定國並肩作戰的還有張獻忠的其他三位養子,而此時發揮豬隊友作用的就是其中的孫可望。孫可望認爲其餘幾位"兄弟"的偉大戰國嚴重影響了自己在軍中的威望,於是決定將已是陣前主將的文秀和李定國召回並削弱他們的兵權。

李定國在軍中威望甚高,孫可望與李定國對戰時,將士們都全數維護李定國,也算是經此一役內亂不再。但是因爲孫可望這一系列召主將、打內戰的騷操作後,大西軍的戰力已經被內耗了大半,加上滿清的圍攻,南明覆興的希望可謂徹底破滅了。

南明覆興的希望算是破滅了,但永曆帝還在,滿清的追擊也不會停止。

公元1659年,李定國保護永曆帝一路來到磨盤山,爲了徹底阻斷滿清追擊,在磨盤山設下了三道埋伏圈。原本該是萬無一失的,但李定國又一次被豬隊友坑害了,南明的一位光祿寺少卿在關鍵的第三道埋伏圈發揮作用時,跑到敵軍報告戰況,這一戰,李定國和大西軍最終是敗了。永曆帝在磨盤山也不再安全,被護送出去卻被緬甸扣押。

公元1662年,李定國經過幾次攻擊緬甸無果的戰役和大規模的瘟疫後,已無力再救出永曆帝,只能短暫撤離,在附近紮營等待。不料,永曆帝被吳三桂親自絞殺的消息傳來,李定國痛哭,甚至已流出血淚,之後不出半月便去世了。此時,距離李自成攻陷京城,已經過去了18年。

而後,由於清朝統治的刻意醜化,李定國最終沒有在流傳下來的史書中保有中肯合理的記錄。一代忠誠英勇的英雄,因此青史無名,令人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