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什麼是滾釘板?清朝的民告官又是什麼樣子的?

什麼是滾釘板?清朝的民告官又是什麼樣子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雍正朝民告官用不用滾釘板?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清朝十二帝,有兩個對老百姓還算不錯,其中一個當然是清仁宗顒琰,至於另外一個是誰,可能會有些爭議,但肯定不是清聖祖仁皇帝玄燁,也不是清高宗純皇帝弘曆。

清仁宗睿皇帝顒琰寫的那首詩,讀者諸君想必都還記得,中間的四句是這樣的:“玉杯飲盡千家血,銀燭燒殘百姓膏。天淚落時人淚落,歌聲高處哭聲高。”

顒琰一向以寬厚仁和著稱,但他這首詩,確實實實在在地在打他老爹弘曆的臉:所謂的乾隆盛世,實際是達官貴人的盛世,老百姓的日子過得還是相當艱難。

雖然深知民生疾苦,但是顒琰的仁弱性格,註定了他不可能雷厲風行大刀闊斧整頓吏治。顒琰明知道“辜負君恩是爾曹”,卻也幹搓手沒辦法,他總不能像他爺爺胤禛一樣,揪出貪官污吏,有一個殺一個,有兩個殺一雙。

所以實際算起來,清朝對老百姓最好的皇帝,還是清世宗憲皇帝胤禛,他登基頭一年,就下旨鼓勵民告官:王公刁難苛索,旗人暴橫,頗苦小民,盤他!

提起清朝的民告官,讀者諸君肯定會想起“楊乃武與小白菜”:老百姓向越級上告官員,那是要先“滾釘板”的。

什麼是滾釘板?清朝的民告官又是什麼樣子的?

這種“滾釘板”的事情,在雍正朝是不會發生的,因爲雍正皇帝胤禛不允許。同樣,在整個清朝,小民告旗人,也是不允許的。旗人犯罪,有宗人府處理,旗人殺了小民,頂多也就是由宗人府“罰酒三杯”。但是這種情況在雍正朝也發生了改變,按照雍正的旨意,別說旗人不可以欺負小民,就是天潢貴胄王公旗主,也不能隨便欺負人,否則有司衙門就會按照雍正的旨意盤他。

胤禛這道聖旨,其實已經表明了自己對“滾釘板”的態度:民告官,屬於被逼無奈,應該大開方便之門而不是設置障礙讓人望而卻步。

讀者諸君都知道,在清朝,漢官是沒有資格自稱“奴才”的,而有資格自稱奴才的,欺負起對皇帝自稱“微臣”對百姓自稱“本官”“本府”“本縣”的漢官,就像老子欺負兒子。那些翎頂輝煌被百姓稱爲“父母”“公祖”的漢官,見了旗人都是秒慫。

清人筆記中經常有這樣的記載:某二品紅頂子大員正坐着八擡大轎在街上耀武揚威,忽然之間“肅靜”“迴避”牌子被柴禾擔子撥拉到一邊去了。那二品大員馬上下轎,對着那樵夫先打千後磕頭:“奴才叩見主子爺!”

這樵夫二話不說,就把柴擔壓在官員肩膀上:不用多禮,把柴禾替我挑回家去吧。

於是前面走着一個揹着手的旗人,後面跟着一個挑擔子的補褂朝珠紅頂子大員,那大員臉上一點羞愧之色都沒有,反而有點洋洋得意:我祖上當過旗主包衣,也是有靠山的!

這就是當時的亂象,而這種亂象持續了整個清朝,清朝都滅亡了,這種怪現象也沒有完全消失:大奴才欺負小奴才,小奴才欺負沒資格自稱奴才的。

這種在清朝習以爲常的事情,看在雍正皇帝胤禛眼裏,卻覺得十分不正常,因爲他知道,再這樣下去,他的大清朝就玩兒完了。於是雍正元年六月,他下了一道聖旨,把在京城裏遊手好閒的旗人統統趕到東北去種地:“八旗無恆產者移居熱河墾田!”

什麼是滾釘板?清朝的民告官又是什麼樣子的? 第2張

雍正所說的熱河,跟後來的熱河省是一個地方,只不過在雍正朝叫熱河廳,雍正十一年改名承德直隸州,現在赤峯當年也屬於熱河。

除了下令把閒散旗人趕到熱河種地,雍正還專門給直隸巡撫李維鈞(當年十月升任直隸總督)下了一道聖旨:“畿甸之內,旗民雜處,旗人暴橫,頗苦小民。爾當整飭,不必避忌旗、漢形跡,畏懼王公勳戚,皆密奏以聞。敕八旗人員有爲本旗都統、本管王公刁難苛索者,許其控訴。”

這下王公貴族和八旗子弟囂張不起來了——他們也不知道雍正在自己身邊安插了多少眼線,稍不留神自己欺壓百姓的事情被密摺上奏,可能就連到熱河種地的資格都沒有了,那不好要被流放到寧古塔“與披甲人爲奴”了。

我們之所以說雍正比顒琰仁慈,那還是因爲顒琰的仁慈絕大多是時間都流於形式,不真正斬殺貪官,老百姓是過不上好日子的。

雍正對有二心異動的兄弟狠,對貪官污吏更狠,“腰斬俞宏(鴻)圖”雖然被《清史稿》記載爲斬首(河南學政俞宏圖以婪贓處斬),但是很多史料都說是用鍘刀攔腰截斷的——俞宏圖之所以被處斬,就是因爲他的小妾和僕人在科舉考試的時候出賣考題。

以雷霆手段,顯菩薩心腸。雍正這種對八旗貴胄和王公大臣的心狠手辣,纔是對老百姓的心慈手軟。有些“仁君”只是對官員士大夫的仁慈,那其實是率獸食人。

什麼是滾釘板?清朝的民告官又是什麼樣子的? 第3張

雍正除了鼓勵普通百姓“盤”旗人和王公,還對保甲擾民深感憂慮。

雍正十三年(當年駕崩)三月,胤禛親自以古法耕田(耕耤),可能是看到了什麼讓他不高興的事情,回到朝堂馬上下令整改保甲制度:“地方編立保甲,必須俯順輿情,徐爲勸導。若過於嚴急,則善良受累矣。爲政以得人爲要,不得其人,雖良法美意,徒美觀聽,於民無濟也。”

遍觀《清史稿》,清世宗憲皇帝胤禛的本紀記載最爲簡單,簡直就是一篇官員任免流水賬,但就是從這簡練得不能再簡練的記載中,我們發現胤禛對百姓的關愛,要遠遠超過玄燁和弘曆——雍正利民,是從最底層開始的。

有人說“明朝無明君,清朝無昏君”,這當然是從身體中後偏下部位出來的氣體。清朝十二帝,有一半能算得上暴君昏君庸君,“雖遠必賠”也是清朝一大特色。但是一竹篙打翻清朝所有的皇帝,也是不客觀的:清聖祖仁皇帝玄燁很有雄才大略,清仁宗睿皇帝顒琰也頗有悲天憫人之心,而清世宗憲皇帝胤禛,放在古代四百九十四個皇帝中間,也絕對能排進前五十名甚至更靠前。

不同階層的人,對仁慈有不同的理解,清朝的王公大臣並不認爲胤禛是一位仁君,但是用筆者這個平民百姓的眼睛來看,雍正皇帝的仁慈,比嘉慶皇帝還真實有益。

什麼是滾釘板?清朝的民告官又是什麼樣子的? 第4張

筆者不粉任何皇帝和王朝,而且也不認爲自己對胤禛的評價完全準確,這就需要讀者諸君來進行最後的品評:如果評選清朝仁君,胤禛有沒有入選,跟歷代帝王相比,胤禛算是一個學霸還是一個差生?他在歷代帝王譜上能排第幾名?

筆者認爲,胤禛比秦皇漢武唐宗明祖,是遠遠不及的,但是比起乾隆皇帝弘曆,那可是要強上不止三點五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