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早在上古時期就有了鑄劍的傳說,劍文化的起源是什麼?

早在上古時期就有了鑄劍的傳說,劍文化的起源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劍是中國古代的兵器,早在上古時期,就有了鑄劍的傳說。中國古代的劍文化就像玉文化一樣久遠厚重,從貴族佩劍到平民佩劍,從身份和權力的象徵到品質和道德的象徵,劍逐漸跳脫出冰冷武器的範疇,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意義。那麼劍文化的起源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早在上古時期就有了鑄劍的傳說,劍文化的起源是什麼?

一、中國早期的劍

劍的起源,古人認爲是“聖人作劍”。《管子》記載:“蚩尤受而制之,以爲劍、鎧、矛、戟……”所以古人認爲是蚩尤發明了劍。當然根據考古發掘,最早的劍是石器。早期人類將石頭磨製成尖鋒雙刃器。大概到了西周時,用青銅鑄劍的技術成熟,出現了金屬劍。

先民使用劍來打獵或同其他部落作戰,而使用者一般是成年男子,所以佩劍是孔武有力的象徵。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佩劍變成了一種身份、地位以及權力的象徵,出現了“各國王侯以佩名劍爲榮”的現象。中國最出名的鑄劍地區當是吳越地區,上世紀以來,這裏曾出土了吳王夫差劍,上面刻有“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的字樣,君主也用劍象徵其權力。

先秦時期,中國另一個劍文化流行區是楚地。與吳越地區相比,楚地用劍更加平民化。按照周代的禮法,劍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一般人是不允許隨便佩劍的。

《太平御覽》引《賈子》說:“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帶劍。諸侯三十而冠,帶劍。大夫四十而冠,帶劍。隸人不得冠,庶人不帶劍。” 然而在楚地,這個規矩卻很早就被打破了。

楚地一直被中原各國視作蠻夷,春秋時期楚王就索性無視周天子,自立爲王,對其禮法更是不屑一顧。所以春秋時期,楚地平民佩劍的習俗就很普遍了。《老子》就記載楚人“服文采,帶利劍”。

二、用劍範圍的擴大

早在上古時期就有了鑄劍的傳說,劍文化的起源是什麼? 第2張

到了戰國時期,隨着社會階層的打破,各國平民用劍都已經十分普遍。戰國時期還出現了一個新的社會羣體,那就是遊俠。

遊俠一般是各國權貴的門客,幫助主人完成一些暴力或公關任務。遊俠的一個重要技能就是技擊,即高超的劍術。當時俠士向主人展示自己能力的一個方式就是舞劍。

這時的劍,含義變得十分豐富。莊子用“天子劍、諸侯劍、庶人劍”比喻君王、諸侯、百姓。天子劍象徵的是武力征服四方,即權力。諸侯劍是諸侯要選賢舉能,同時爲百姓做出表率。百姓劍則是不懂規矩,只知道殺人。這何嘗不是當時劍文化的一個縮影。

在楚地,人們一般會以劍喻德,太史公稱“良劍如淑女,君子好逑之”。在當時把贈劍當做是一種美德。春秋時,吳王餘祭派弟弟季札出使各國。當季札途經徐國時,徐君十分喜歡他的佩劍,但是不好意思說。

而季札內心知道這件事,但因佩劍有象徵身份的特殊意義,所以不便贈人。當他完成使命在歸途中再次路過徐國時,徐君已經去世了,於是季札解下佩劍,掛在了徐君墓邊的樹上。

隨從問他,徐君已經去世了,你這樣做是爲了什麼?他回答說:“當初我心中已經將此劍默許徐君,怎會因爲他去世而改變呢?”季札掛劍於是成爲歷史美談。

傳說伍子胥遭到楚王的迫害,想要逃往吳國。跑到長江邊上時,有個老漁翁幫他渡江。渡江之後,伍子胥解下佩戴的七星劍,表示此劍價值百金,以報答漁翁。漁翁看到七星劍,便知道他是伍子胥,因爲仰慕他而堅決不受。

伍子胥便告誡漁翁,讓他千萬不要告訴別人他渡江的事。漁翁爲了表明自己的道義,直接投水而死。此事可見劍在楚文化中的特殊文化意義,漁夫不接受伍子胥贈劍,並且以死來證明自己的赤子之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