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北宋王朝選擇聯金滅遼,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北宋王朝選擇聯金滅遼,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北宋聯金滅遼“靖康之變“是宋朝歷史上一次重大事件,對整個宋朝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最爲直接的就是讓北宋王朝在屈辱之中滅亡。

北宋王朝爲什麼會有聯金滅遼這個看起來讓人十分不理解的抉擇呢?

第一、宋遼矛盾的積怨已久

燕雲地區作爲中原王朝防禦北方防線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因爲後晉高祖石敬瑭的割讓,讓隨之建立起來的北宋王朝丟了重要防禦屏障,導致北宋終日處於提心吊膽的局面,只能依靠大量軍事設施來防禦,無形之中加大了北宋的軍事開支,北宋“三冗”之一的“冗費”大部分都是因爲軍費開支。

北宋爲了收復燕雲地區,先後進行過幾次北伐,都是以失利結束,更是由於戰事的原因,北宋被迫簽訂了“澶淵之盟”,雖然宋遼在盟約之後成爲了兄弟之國,但面對失去的燕雲地區,北宋所以君臣都只能忍着,形勢沒人強,毫無辦法,雖然歷經百餘年的太平,但積怨也隨着不斷加深。

第二、西夏的崛起主要原因就是有遼國的支持

西夏問題也是宋遼之間的重要矛盾,在宋太宗時期,党項族首領李繼遷就在西北鬧事,幾次三番被宋軍打敗,但是戰敗的李繼遷總是逃往遼國境內,搞得宋軍無法追擊,很明顯李繼遷和遼國達成了某種協議。

西夏到了李德明時期,李德明更是成爲遼國冊封的西平王,宋朝爲了拉攏党項,也不得不繼續給李德明加官進爵,李元昊公然稱帝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宋朝和西夏進行了長期的戰爭,宋朝逐步佔據了上風,而每當西夏撐不住的時候,總是把北方的遼國請出來干涉,遼國爲了宋遼之間的力量平衡,也多次對宋朝進行軍事威脅,所以說西夏的崛起主要是因爲背後有遼國在支持。在這種情況之下,宋遼之間雖然是兄弟之國,但是不管是宋還是遼,都希望對方不要過於強大,最好是可以滅亡。

北宋王朝選擇聯金滅遼,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第三、女真一族的崛起顯露出了遼國的衰弱

女真這個族羣原本是在在松花江流域和長白山地區繁衍生息的民族,在唐朝的時候是叫靺鞨,到了五代十國的時候才叫女真。後面有一段時期改爲叫女直,是因爲隨着遼國的發展壯大,爲了避諱契才改的,而且女真一族其實也分生女真和熟女真。“居混同江之南者謂之熟女真,以其服屬契丹也。江北者爲生女真,亦臣屬於契丹”。

建立金國的完顏阿骨打是屬於生女真這一支的完顏部落,當時遼國強大的時候經常對女真各部落進行壓迫和掠奪,挑起女真各部落之間的戰爭,使各部落不滿的情緒越來越大。在公元1103年,完顏這個女真部落逐漸的統一生女真各個部落,在完顏這個部落的帶領下,整個女真一族就開始了對遼國壓迫的抵抗,公元1113年完顏阿骨打當選了生女真的首領,在阿骨打的帶領下,對遼國的反抗就更加強烈,而開始衰弱的遼國卻節節敗退,已經無力阻止女真人的崛起了,最終在遼天慶四年(公元1114年),女真在阿骨打的帶領下,發起了對遼國寧江州的攻擊,正式開始了起兵造反的道路,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在會寧府(哈爾濱)建都立國,國號“大金”。

有一顆愛國之心的無名之輩,成爲了不是罪人的罪人——馬植(李良嗣)

公元1111年,遼國的天祚帝耶律延禧生日,宋徽宗讓鄭允中、童貫爲正副生辰使出使遼國賀壽,返回的是還好經過盧溝河畔遇見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聯金滅遼的導火索馬植(李良嗣),“燕人(馬)植夜見(童貫)侍史,自言有滅遼之策,因得謁。”“馬植,世爲遼國大族,仕至光祿卿。”“大奇之,載與歸,易姓名曰李良嗣。”

公元1115年的三月二日,此時的馬植(李良嗣)已經是遼國光祿卿了,李良嗣用蠟丸製作密信傳給宋朝雄州的安撫司,向當時宋朝當紅人物童貫透露說女真已經建國的消息,並且向童貫表明心跡,願意投降到宋朝的想法:“女真建國舉兵,攻州陷縣,勢不可擋,遼兵潰敗,莫有鬥志。天祚帝下詔親征,反而引起軍民更大的恐慌。度其時勢,遼國傾亡指日可待。吾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古訓,欲南歸聖域。”於是李良嗣正式投靠了北宋王朝,童貫特意向北宋朝廷推薦此人,李良嗣向宋徽宗獻策:“女真恨遼人切骨,而天祚荒淫失道。本朝若遣使自登、萊涉海,結好女真,與之相約攻遼,其國可圖也。”

其實北宋朝廷在當時的時候對北邊發生的事情並不瞭解,只有這個李良嗣正式投宋的時候,從他的口中才對女真人起兵造反有所瞭解,更加知道其實是可以從海上聯繫女真,共同對遼國進行進攻,達到瓜分遼國的目的,也正是因爲有李良嗣的投宋,才讓北宋王朝這艘鉅艦慢慢走向了無盡的深淵。

北宋王朝選擇聯金滅遼,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第2張

“輕佻不可君天下”的宋徽宗,面對誘惑最終做出了在現在看來是讓“北宋覆滅”的決定

北宋君臣面對這天賜良機展開了討論,當時的情況更多大臣的是反對此計劃的“雖有此道,以其地接諸藩,禁商賈舟船不得行,百有餘年矣。一旦啓之,懼非中國之利”。宋徽宗一時之間也拿不定主意,只好再次召見李良嗣,並且仔細詢問背叛遼國的原因,李良嗣對宋徽宗說:“遼國必亡,陛下念舊民遭塗炭之苦,復中國往昔之疆,代天譴責,以治伐亂,王師一出,必壺漿來迎。萬一女真得志,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事不侔矣。”宋徽宗一聽到李良嗣的吹捧,心中高興啊,所以北宋再次對燕雲地區打起了算盤。

在宋徽宗看來,這是一個收復燕雲地區的絕佳機會,對於收復燕雲地區則是北宋各個皇帝都夢寐以求的,宋徽宗若能收回燕雲地區,不僅可以在戰略上恢復北方的屏障,轉移國內矛盾視線,進而消除自己在位期間許多的統治危機,更爲重要的是可以讓宋徽宗獲得很高的歷史地位,強爺勝祖是每個人都想要做到的事情。所以宋徽宗是非常願意按照李良嗣的計劃進行聯金滅遼的。

但是對於聯合金國滅遼這一計策能否成功,把握具體有多大,當時的北宋文武大臣有不同的看法,並且反對的聲音很大,以种師道爲首的軍人集團和一些見識深遠的文臣就認爲聯合金國滅遼國不是一件可取的方法,很大一部分人則是認爲剛剛建立起來的金國能消滅遼國,認爲遼國對金國的戰爭不順,只不過是遼國鎮壓的是少數民族的叛亂,遼國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之下才會導致戰爭不順,如果遼國重視起來,開始集中兵力的話金國是不可能勝利的。

當然了,除了上述文武大臣的看法,有的大臣認爲應該要繼續維持和遼的友好關係,並且支持遼國對金國的叛亂進行鎮壓,同時也有大臣清醒地認識到“減一弱虜而與強虜爲鄰,恐非中國之福,徒爲女真之利”,提出這種看法的人看出了金國的本質,認爲金國將是一個比遼國還要強大且更加野蠻的可怕對手,因此極力上書“遼不可攻,金不可鄰。異時金必敗盟,爲中國患”。

北宋王朝選擇聯金滅遼,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第3張

但是以宰輔蔡京,王黼,童貫爲首的這些支持者則認爲,宋與遼雖然名爲兄弟之邦,但百餘年來,遼國曾經多次破壞合約,不時南下攻掠,而且還時不時支持一下西夏,讓北宋苦不堪言,最爲重要的是認爲現在不佔領燕雲地區,增加北宋的邊境防禦屏障,到時就怕金國繼續發展壯大,搞不好中原地區都會失去。“兼弱攻昧,武之善經也。今而不取燕雲,女真必強,中原故地將不復爲我有”。更加讓宋徽宗堅定聯和金國滅遼國的信心,讓童貫負責與金國商量聯盟的一切事宜,其他人一概不得干涉。至此,聯合金國滅遼國奪回燕雲地區的計策終於由宋徽宗的拍板,“海上之盟”而從提上了日程。

自從後晉高祖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遼國)之後,北宋王朝爲了收復燕雲地區,和遼國進行了多次的戰爭,最終還是以北宋王朝的失敗而告終。在此後北宋和遼國雖然保持着和平,但北宋君臣依然想着如何奪回十六州之地,就在北宋和遼國都在衰落了的時候,在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國。北宋君臣認爲這是一個奪回燕雲地區的機會,經過溝通交涉,宋金雙方簽訂了“海上之盟”共同攻伐遼國,最終是滅掉遼國。

關於聯金滅遼之策,因爲北宋君過於信任了自己的盟友,更爲嚴重的是當時君臣也嚴重高估了自己本身的實力,北宋是從海上之盟開始進行和金國交往,如果結盟之後,北宋在遼國被打敗後能夠制定一個完備的戰略計劃,並作出充分的戰爭準備,那麼從一開始就不會處於一個被動的局面,利用外交結盟的手段來爲國家獲取利益一直都是一個很有效的方式,但這個方式有一個前提,自己本身也要有與盟友相等的能力。的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