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劉邦本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底層小人物,爲什麼能打敗項羽

劉邦本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底層小人物,爲什麼能打敗項羽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劉邦,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時逢亂世,多少英雄名爲出,也多少英雄沒無名。在這個成王敗寇的時代,沒有對錯,也沒有立場,每個有志之士都可能去爭取爭取自己的一番天地,成立自己的王朝。在兩漢時期,那就是劉邦和項羽的重頭戲年代,但最終的結果大家都知道,項羽自刎於烏江邊,一生精彩從此銷聲匿跡,而劉邦成爲了王者,建立了漢朝。爲什麼劉邦能打敗項羽呢?

說起劉邦,劉邦一開始也不是一個大人物,而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底層小人物。他之所以能成爲一國之主,全靠這個時代,也靠他能抓住這個時代。

劉邦本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底層小人物,爲什麼能打敗項羽

劉邦出身貧窮人家,卻沒有貧窮人家那麼低落,反而有極高的志向。但他年輕時期,年輕氣盛,是一個典型的不懂事的孩子,天天不務正業,遊手好閒,還非常油滑頭。也正是這點油滑頭的小聰明,讓他找了機會做了一個官。正是這個官職,讓他踏上了人生巔峯征程的第一步。

當時是秦末亂世,民不聊生。時間順應歷史的發展,亂世之下自然會有有志之士揭竿起義,劉邦順着陳勝吳廣起義,覺得這也許就是一個機會,便加入的起義的行列中,走上了起義之路。

當一個人做了一個決定性的決定,那麼歷史便會註定一個人的成就。劉邦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的培養了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儘管在這亂世下有了自己獨立的山頭,但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劉邦就投靠了當時力量比較強大的楚國。所謂是金子,在哪兒都會發光的。劉邦就因自己的才能被項梁看重,並委以重任。而劉邦也在這個重視之下,招攬了更多的厲害的英雄到自己的麾下,壯大了劉氏軍事力量。

在楚王項梁去世之後,劉邦繼續跟着項羽,爲項羽打天下。但是劉邦怎麼可能一輩子爲別人做嫁衣呢,就算他肯,他麾下的將士也不肯。而且項羽爲人比較自負,經常和劉邦搞意見,在工作上兩人經常不歡而散,如此各種情況下,劉邦自然是另立爲主。

劉邦本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底層小人物,爲什麼能打敗項羽 第2張

劉邦在麾下將士的各種幫助下,打入關中,取得先機。當時項羽看到劉邦越來越強大的趨勢,想斷了他的性命,便擺了鴻門宴。結果被劉邦一行人知道,找了機會溜了。這也正式打響了兩人之間的關係,成爲了正式的敵對關係。

從此之後,兩人經常對戰。就以武力值來說,劉邦和項羽不相上下,再以謀略方面來說,項羽的軍事某能力不輸於劉邦,可以說項羽更上一籌,畢竟項羽的出身和從小的鍛鍊不是常人能比得上的。

但是劉邦有許多的謀臣良將。從底層開始打拼上位的劉邦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因此他非常愛惜人才,尊重人才,也善於運用人才。這個用人的能力讓他在他的霸主之路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項羽因出身和成長的環境,一開始就是上位者,習慣了底下人的阿諛奉承,加上本身能力也不差,因此性格成爲了一個非常自負驕傲的領導。這樣的領導基本不樂意聽底下人才的想法和意見,很是獨裁,這就導致身邊的能人越來越少,到最後只有范增一人。所以就人才數量和質量的對比之下,綜合實力的最終結果自然是項羽爲低。在如此明顯的對比中,結果也就很明顯了。

一山不能容二虎,在霸主之爭中,項羽兵敗,最後不肯回江東從頭再來,便自刎於烏江邊,驕星隕落。如果項羽在鴻門宴中聽信范增的諫言,能成功殺了劉邦,那麼也行他纔是最後的勝利者,也不至於兵敗自刎,含恨而終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