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代遊牧民族四處遷徙的原因是什麼?與什麼有關?

古代遊牧民族四處遷徙的原因是什麼?與什麼有關?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 古代遊牧民族爲何要四處遷移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古代遊牧民族的遷徙是一種常態,但是原因則是多方面的

與農耕文明比較,遊牧民族的具有超強的機動性,這些生活在馬背上的民族,來去如風、彪悍如虎,與中原王朝歷經數千年的較量而生息不絕。

遊牧民族有一個奇特的現象是部落的整體遷徙,這種遷徙簡單來講大體有以下三種原因:

由於放牧的原因,逐水草而遷徙

古代遊牧民族四處遷徙的原因是什麼?與什麼有關?

遊牧,顧名思義就是四處放牧。遊牧民族主要的放牧對象是牛、羊、馬等,它們爲遊牧民族提供肉、奶、皮革、燃料,以及戰爭和生活所需的各類物資

可以說,牲畜就是遊牧民族的命根,這也造成了一種非常奇特的現象,那就是秋高馬肥的季節,是遊牧民族實力最強大的時候,他們往往會進入長城“邊界線”,對中原王朝攻擊搶掠,以獲得人口和財富。

而到了冬春季節,草原上風雪交加,大批牛羊缺乏食物、禦寒,凍餓而死時,遊牧民族則收縮到草原深處,休養生息,熬過漫漫長冬,等待來年春暖花開。

所以,遊牧民族遷徙的第一個原因就是:爲了放牧牛羊,沿着河流逐水草而居,哪裏草肥就去哪裏放牧。

氣候、異常天象造成的遷徙

古代遊牧民族四處遷徙的原因是什麼?與什麼有關? 第2張

與農耕文明相比,遊牧民族的經濟模式異常脆弱,連年遭遇異常氣候,或是大氣候環境發生變化時,很容易對遊牧民族的經濟造成毀滅性打擊。

公元前1世紀初到公元前600年,北方的氣溫不斷下降,遊牧部落不斷向南遷徙,漸漸越過了長城,到溫暖的地方定居,在與中原民族融合的同時,也保持了相對的獨立性。

其次是因爲地震和洪水。例如東漢時期,羌人、氐人活動的隴右一帶,地震災害頻繁發生,“牲畜驚恐,四處奔走,數日不食”,草場也遭到嚴重的破壞,羌人氐人主動向中原王朝內附。

中原王朝之所以能夠形成大一統的中央集權,與農耕文明的穩定性、高產出是分不開的。

戰爭造成的遊牧民族遷徙

古代遊牧民族四處遷徙的原因是什麼?與什麼有關? 第3張

遊牧民族對資源的依賴極大,草原的承載能力有限,部落之間的戰爭常年不斷。失敗者則會主動向中原王朝投誠,遷徙到中原王朝控制區,最後逐漸融入中原。

例如漢宣帝時,呼韓邪在與其它單于的戰爭中被打得奄奄一息,遂主動漢朝,漢宣帝允許他們在長城一角放牧,還把美貌嬌豔的王昭君嫁給他,傳爲一段佳話。

遊牧民族擁有着極強的戰鬥力和無與倫比的機動性,中原王朝的“野心家”爲了獲得少數民族的助力,會用優厚的條件吸引遊牧民族,例如董卓等。

更多的情況,是中原王朝的實力不斷擴大,向西北一帶侵吞蠶食,例如齊沒東夷、秦吞西戎、晉擊戎鍬狄等,這些遊牧民族也會遷徙入內地,成爲中原的一分子。

當然,像衛青、霍去病那樣,把匈奴趕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逃之夭夭,對於遊牧民族來講,也是非常無奈的事情!

遊牧民族與中原文明同宗同源,在數千年中不斷地融合、碰撞,發展出了悠久燦爛的文化,最終又迴流中原,融合到了中華民族的大一統之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