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李世民將張亮和侯君集處死,原因真的是所謂的“飛鳥盡良弓藏”?

李世民將張亮和侯君集處死,原因真的是所謂的“飛鳥盡良弓藏”?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建凌煙閣,命閻立本做二十四功臣像,以紀念隨李世民南征北戰,平定天下又開創貞觀之治的文臣武將。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李世民文治武功,雄才大略,對這些開國功臣向來是善待有加的,但位居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十六的張亮和第十七的侯君集卻被李世民處死了,原因並不是所謂的“飛鳥盡良弓藏”。

李世民將張亮和侯君集處死,原因真的是所謂的“飛鳥盡良弓藏”?

大家都知道,侯君集是真的參與了謀反,無需過多解釋。然而張亮就有點冤了。張亮原本是個農民,隋末投了瓦崗軍,後又跟隨徐世勣投了唐。

但張亮這個人有個兩個特長很有意思,一就是喜歡告密,他曾經向李密告發謀反者從而受到了重用,上文說過他還告發侯君集造反過;二就是他喜歡逃跑,去不了的地方就逃跑,打不過的仗就逃跑。

李世民登基稱帝后,張亮因爲有從龍之功,迅速地踏上仕途升遷的“快車道”,在此後的20年間,先後被提拔爲御史大夫、光祿卿、豳夏鄜三州都督、相州大都督長史、工部尚書、洛州都督、刑部尚書等職,封鄖國公。

張亮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16位,位次比侯君集、程知節(程咬金)、李勣(徐茂公)、秦瓊(秦叔寶)都要高,由此可見其在唐太宗心目中的地位。

李世民將張亮和侯君集處死,原因真的是所謂的“飛鳥盡良弓藏”? 第2張

在張亮的軍事生涯中,能稱得上戰果輝煌的,唯有對高句麗的建安之戰(645年)。此戰中,張亮在局勢不利的情況下,竟然反敗爲勝、大破敵軍,創造了一個小小的軍事奇蹟。

然而就在建安之戰後次年,這位備受太宗信賴的大功臣,便遭人誣陷,稀裏糊塗地便成了刀下冤魂。

原來,在貞觀二十年(646年)三月,陝州人常玄德向朝廷上書告變,聲稱張亮豢養勇武善戰的義兒500名,有謀反的嫌疑。唐太宗此時正是臥病在牀、疑神疑鬼之際,見到密信後怒不可遏,張亮當然不肯承認,連稱自己是被人誣陷。

但不知道李世民是對張亮早有猜忌,還是被燒壞了腦子,竟然不經審訊,便要處死張亮。

李世民將張亮和侯君集處死,原因真的是所謂的“飛鳥盡良弓藏”? 第3張

朝臣懾於皇帝的威嚴,要麼緘口不言,要麼隨聲附和,唯有將作少監李道裕認爲張亮謀反證據不足,不應該草草地判處死刑。

可盛怒中的李世民怎麼肯聽從一個小官的意見,所以張亮還是很快被殺,家產隨即也被抄沒。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