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都說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那麼秦朝都有哪些民間起義?

都說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那麼秦朝都有哪些民間起義?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壓迫愈重,反抗愈烈。秦王朝建立後實行了十餘年的暴政,百姓的苦難到了極限,忍耐也就到了極限,反抗也就是必然之勢了。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始皇晚年,修阿房、建秦陵,苛刑暴政,激化了階級矛盾,因此在他死之前,就有人起來造反了,他們中最著名的就是彭越、英布和劉邦。

彭越本是在鉅野澤打漁的人,後來爲生計所迫,就拉起了一支由流民組成的隊伍,做了強盜。大澤鄉起義後,項梁也揭竿而起,於是隊伍中就有人勸彭越說:“現在,許多豪傑都打起了反秦的旗號,秦朝馬上就要滅亡了,你也可以站出來起兵,咱們舉起反秦大旗,在這裏裂土稱王。”彭越說:“現在形勢還不明朗,我們還是暫時不要輕舉妄動。”

一段時間之後,彭越的隊伍發展到了幾百人,都是被迫落草的流民。這時又有幾人去勸彭越說:“我們準備起兵,你做我們的首領吧!”彭越一開始堅決拒絕,但這些年輕人一再請求,他就答應了。

彭越對他們說,明天太陽出來的時候集合,遲到的人殺頭。第二天太陽出來的時候,還有十幾個人沒到,最後隊伍集合起來後,有一個人中午纔來。彭越知道行軍打仗沒有鐵的紀律是不行的,於是他就對這些人說:“你們執意要推舉我做首領。現在,我立下的規矩是有十多個人不遵守,不能都殺,但必須殺掉最後來的一個以申明軍紀。”

都說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那麼秦朝都有哪些民間起義?

衆人都勸他說:“這次就算了吧,以後誰也不遲到就是了。”彭越不聽,就將最後到的那個一把抓過去殺掉了,把衆人嚇壞了。然後彭越又設置了祭壇,就拿這顆人頭祭天。祭祀完畢後,他就帶着這幫人打起了反秦的大旗,隊伍很快就發展壯大。秦滅亡後,彭越就成了割據一方的勢力,後來在楚漢戰爭期間,彭越加入劉邦的漢軍,成爲漢朝與韓信、英布並稱的三大開國將領。

英布,又稱黥布,原本是個平民百姓。據說他小的時候有個算命的對他說,如果你受了黥刑,你就能稱王稱霸,英布不信,也沒把這當回事。到了壯年時,英布果然受刑,於是他又想起了那位算命先生的話,認爲這刑罰對自己來說不是壞事反而是好事。後來,他被抓到了驪山服勞役,驪山刑徒有幾十萬人之多,英布在那裏結交了不少有志之士,準備伺機而動,舉起反秦的大旗。

不久之後,英布就帶着一隊人逃到了長江流域,在那裏做了水賊,開始了最初的反秦活動。

公元前210年,當時的劉邦還是秦國的泗水亭長,他奉命押送一批刑徒去驪山服徭役,但路途遙遠,刑徒三三兩兩地不斷逃走。劉邦想,這樣下去到了目的地人也就跑沒了,自己去了也是送死,還不如干脆把他們放了,還能賣個人情。反正秦王朝看着也快不行了,還是給自己留條後路吧!

到了豐邑地區之後,劉邦就下令將這些人都放了。這些人中的一部分人感激劉邦的大恩德,就決定誓死追隨劉邦。於是,劉邦就帶着這些人暫時躲藏在山澤地帶等待時機,到大澤鄉起義爆發的時候,劉邦的手裏已經有一百多人了。

都說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那麼秦朝都有哪些民間起義? 第2張

這三個人都是後來史書中極爲著名的人物,因此他們的前期事蹟被記載的較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始皇晚年時起來反秦的隊伍不只這三支。

從三人當時的活動狀況看,在始皇未死之時,天下人畏於始皇之威勢,並不敢公然舉起反秦大旗。他們的活動多是分散的、零星的,採取的也是落草爲寇、逃避徭役這些簡單的行動,並未有明確的反秦口號和目標,也沒有對秦王朝的統治造成任何實質性威脅。但是,這些星星之火的存在意味着只要時機成熟,只要領袖人物振臂一呼,這些星星之火瞬間就可形成燎原之勢。

公元前209年,時機成熟了,振臂一呼的人物出現了。

這一年,在泗水郡的大澤鄉爆發了大規模的反秦起義,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領導這次起義的是陳勝和吳廣。

據司馬遷的記載,陳勝少年時代曾在地主家做工,有一次在地頭休息時,他惆悵地說了一句:“苟富貴,勿相忘。”其他人都笑他是白日做夢,都是爲地主做工的人,哪裏會有什麼富貴!陳勝卻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可見,陳勝雖然出身貧賤,但並不安於現狀,期望有一天能變得富貴。

吳廣也是普通的農民出身,他作爲屯長和陳勝一起帶領一支戍卒隊伍前往漁陽戍守,路上遇到大雨,延誤了行期。按照嚴苛的秦朝法律,“失期當斬”,於是陳勝就和吳廣一起商議,與其等死,不如造反,至少還有生的希望。吳廣同意陳勝的看法,就這樣,二人決意造反,開始謀劃如何發動和說服他們手下的九百多戍卒。

陳勝和吳廣都是荊楚之地的人,楚國一直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口號流傳,於是陳勝就對吳廣說:“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爲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爲死,或以爲亡。今誠以吾衆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爲天下唱,宜多應者。”

都說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那麼秦朝都有哪些民間起義? 第3張

吳廣認爲陳勝分析得很有道理,就派人占卜,占卜的結果是:“事皆成,有功。”這就更加堅定了二人的信心,但爲了更廣泛地發動戍卒,增強起義的號召力,他們又藉助鬼神做了兩件事情。

陳勝暗中在帛書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然後命人把它藏在魚肚子裏。戍卒們煮魚時發現了這行字,都感到很驚異,開始議論紛紛。到了晚上,他又讓吳廣在紮營地旁點燃篝火,學者狐狸的叫聲大喊;“大楚興,陳勝王。”戍卒們聽到這樣的聲音,又想起白天吃魚的事情,都感覺有大事要發生在陳勝身上了。這樣,他們的潛意識裏也就有了跟從陳勝的想法。這就是魚腹丹書、篝火狐鳴的故事。

起義的準備工作就這樣完成了。第二天,陳勝故意激怒了押送他們的兩個秦尉,讓他們鞭打自己以激怒士卒。吳廣趁其不備,將一名都尉的劍奪下並將其殺死,陳勝也趁機殺死了另一名都尉。

殺死都尉後,陳勝立即召集士卒,慷慨陳詞:“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陳勝第一次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激昂口號,士卒們羣情激奮,表示誓死追隨二人,赴湯蹈火,在所不惜。於是,這九百多個有血性的男子漢斬木爲兵,揭竿爲旗,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點燃了摧毀秦王朝的導火索。

初期的農民起義軍只有不足千人,也沒有什麼軍事裝備,但各個抱着視死如歸之心,因此作戰能力很強,順利攻下了大澤鄉和蘄縣。在蘄縣,陳勝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由葛嬰率領,另一路由陳勝親自率領,兩軍同時挺進,兵鋒所及,無不披靡,起義軍接連攻下銍、酇、譙、苦、柘等縣城。

隨着地盤的擴大,農民軍的規模也迅速膨脹。一路上,各地的農民、奴隸和手工業者紛紛前來投奔。到起義軍攻下陳城時,他們已經成爲一支擁有兵車六七百乘、騎兵幾千、步兵上萬的龐大隊伍了。

在陳城,陳勝召集了當地的豪傑及一批有威望的地方人士,商討成立新政權的問題。會上,張耳、陳餘等人反對陳勝稱王,希望陳勝號召恢復六國,然後再稱帝。這種落後的思想很明顯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了,因此遭到了其他在場人士的一致反對。參加會議的三老、豪傑都支持陳勝稱王,他們說:“將軍身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爲王。”陳勝聽取了三老們的建議,定國號爲張楚,打起了“伐無道、誅暴秦”的大旗。

大澤鄉起義勝利的消息迅速傳遍了全國各地,鼓舞了潛藏在各地的反秦勢力。他們紛紛舉起反秦的義旗,項梁在會稽起兵,劉邦在沛縣、秦嘉在東海、呂臣在新陽都拉起了規模不小的起義隊伍,其他零星的反秦勢力更是數不勝數。趙義軍很快匯合成一股巨大的洪流,形成了以陳城爲中心的全國性的農民戰爭。

各地起義軍的成分極爲複雜,有農民、商人和手工業者,也有六國的舊貴族殘餘勢力,如上文提到的魏國名士張耳、陳餘等。甚至一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也出於義憤加入了起義軍,希望能爲推翻暴秦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孔子的九世孫就是抱着禮器加入了陳勝的起義軍,在起義後建立的政權裏擔任博士官。

儘管起義軍的成分複雜,動機不一,但在秦朝滅亡之前,他們的鬥爭目標是暫時一致的,都把矛頭指向了秦王朝。

陳勝建立政權後,隊伍規模迅速壯大。於是,農民軍決定從陳城出發,兵分三路向秦王朝發起攻擊,希望一舉推翻秦王朝。一路由吳廣率領,目標是滎陽;另一路由宋留率領,目標是進攻武關,分散秦軍的兵力,策應吳廣主力軍的行動;還有一路是由周文率領的大部隊,繞開滎陽,直接向關中進軍,進逼函谷關,兵鋒直指咸陽。

除了這三條戰略性進攻路線外,陳勝還派出武臣、張耳、陳餘去攻打原趙國地區,派周市攻魏地,派鄧宗向東南進軍,直取九江郡。各路義軍的進攻,使秦王朝陷入農民起義的汪洋大海之中。

各路農民軍中,除吳廣一路由於秦滎陽守軍堅守不出進攻受阻外,其餘各路義軍的進展都十分順利,僅僅幾個月時間,關東六國故地就大多被起義軍佔領,只有少數城池還在堅守。這其中戰果最大的要數週文部,他們一路過關斬將,所向披靡,沿途受到廣大農民的熱烈擁護,人們紛紛加入起義隊伍。在周文的率領下,這支隊伍很快就橫掃黃河中部流域,跨過了六國始終無法攻破的函谷關。

此時,周文部的實力較出發前擴充了好幾倍,他們成了一支擁有戰車千乘、步兵十餘萬的勁旅。這支隊伍一路高歌猛進,直打到距咸陽僅百里的戲(今陝西臨潼),眼看就要攻入咸陽。

形勢發展得太快了,不僅震驚了秦朝的統治者,就連陳勝也始料未及。這樣的勝利顯得太快太突然了,無論是秦朝的統治者還是農民軍的領袖,都不敢相信曾經戰無不勝的秦軍一瞬間就變得不堪一擊了,再也沒有了當年威震六國、氣吞天下的氣勢。

後來,漢代的賈誼對這樣的轉變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鋤櫌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謫戍之衆,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爲家,崤函爲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爲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賈誼的一句“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切中要害。正是秦王朝不施仁政,使得民怨迅速積累,壓迫愈重,反抗愈烈。“仁義不施”既是起義爆發的原因,也是起義能夠迅速發展的原因。

但除了這一因素外,還有兩點必須提及。

第一,起義軍準備工作做得較好。雖然陳勝、吳廣最初是被迫起義,但起義前做了必要的準備工作,如魚腹丹書、篝火狐鳴等,爲起義軍的迅速發展奠定的政治基礎和羣衆基礎,保證了起義軍在一路上都能得到百姓的支持,能夠迅速壯大。

第二,秦二世的昏庸爲起義軍的迅速壯大提供了可乘之機。秦二世上臺後,在趙高的蠱惑下實行了一系列昏庸政策,使得秦政權內部腐化,使秦王朝這一國家機器喪失了基本的運行能力。當關東的農民起義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無知的秦二世還依舊相信在秦軍的強大實力面前是沒有人敢叛亂的。當從東方回來的使者告訴他起義的消息時,他依舊不相信那是真的,反而把報信的使者治了罪。這樣,再也沒人敢說實情,所以秦軍對農民軍沒有任何防備。直到起義軍的吶喊聲響徹雲霄,震動秦朝的巍峨宮殿時,秦二世才如夢方醒,但此時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秦二世能做的也只剩垂死掙扎了。

當週文的軍隊攻下戲之後,秦二世終於開始清醒,下達了他一生僅有的兩條正確命令:一是採納章邯的建議,赦免修築驪山秦陵的囚徒,將他們整編爲軍隊,由章邯率領攻擊周文的農民軍。二是收縮北部長城一線的防禦,命邊防部隊南下剿滅農民軍。

秦二世的命令一下達,形勢就立即變得對農民軍不利了。因爲從軍事角度看,農民軍除了有士氣、有民心之外,其他方面諸如將領素質、士兵戰力、武器裝備、後勤補給等方面都不如秦軍。因此,當章邯率領的秦軍反撲周文部時,周文三戰三敗,最後自殺身亡。起義形勢急轉直下,此時吳廣還在與三川郡郡守李由激戰,勝負難分。當聽說周文部被消滅後,吳廣的部下田臧假借陳勝的命令殺死吳廣,起義軍內部分裂,很快就被趕來的章邯擊潰。

這樣,章邯就一舉擊潰了陳勝的兩路大軍,形勢變得對農民軍越來越不利。那其他各路義軍呢?爲何不來援助?

原來,陳勝派到各地的將領,張耳、陳餘、魏咎等,紛紛在各地恢復六國稱號,獨立稱王,不再聽從陳勝的號令。結果,當週文陷於被動時,得不到其他農民軍的支援,最終慘敗。

此時陳勝能調動的軍隊已經少得可憐了,因此,章邯於公元前208年12月向張楚政權中心——陳城發起總攻。

在敵人優勢兵力的進攻下,陳勝率軍奮力抵抗,但得不到張耳等人的支援,義軍寡不敵衆,沒有取勝的希望。於是陳勝就放棄了陳城,開始撤退。當退至城父時,農民軍裏再次出了叛徒,陳勝的車伕莊賈將陳勝殺死並投奔了章邯。

此時,宋留還在率領農民軍向武關推進,當聽到陳勝被殺的消息後,軍心渙散,沒了鬥志,宋留只好投降了秦軍,最後被秦二世車裂於咸陽街頭。

就這樣,以陳勝爲首的這支農民軍走向了失敗。正所謂“其興也驟,其敗也速”。在六個月中,陳勝領導的起義軍先是所向披靡,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把隊伍從九百人發展到了幾十萬,使秦朝失去了大半個天下,只剩關中之地,其發展之迅速令人驚異。但在接下來的三個月中,陳勝兵敗身死,幾十萬起義軍被擊潰,其失敗的速度不僅令人驚異,更給人們留下了深深的遺憾。爲何農民軍潰敗得如此之快?

首先,起義軍的口號有問題,或者說是農民階級自身有無法克服的侷限性。陳勝提出的口號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一口號說明陳勝不是要反封建,反壓迫,建立起平等社會,相反,他是對自身所處的階級地位不滿,他想成爲王侯將相,成爲剝削階級。在這一口號的指導下,當農民軍稍有壯大後,他就在陳城稱王,建立起了政權,開始過上帝王的腐朽生活。當農民軍還在前方苦戰之時,他就已經開始在後方廣建宮室了。他缺乏一個政治家應有的素質,既不會用人,也不會帶兵。

其次,不懂戰略。在政治戰略上,起義軍最初定都在陳城是一時需要,但隨着形勢的發展,陳城地貧人窮,根本無法適應前方形勢的需要,有必要把都城遷到剛打下來的洛陽、南陽、開封等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的城市。尤其是洛陽,有巨大的糧倉、發達的經濟、便利的交通,還有黃河天險等優勢,對起義軍的後續發展極爲有利。但陳勝並沒有遷都,還是在一個小縣城偏居一隅,這就註定了他的悲劇命運。

在軍事戰略上,農民軍沒有清晰的戰略着力點,而是四面出擊,結果導致兵力分散,進而導致地方首領割據一方,農民軍分裂成幾股勢力,力量大爲削弱,最後被章邯各個擊破。

陳勝領導的農民軍失敗了,但秦末農民起義的燎原之火勢不可擋,項羽、劉邦、彭越、英布等人都成了各自起義地區的領袖,堅持與秦軍作戰。陳勝的餘部呂臣等人也繼續堅持着戰鬥,陳勝死後不久,這支部隊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回了陳城,殺死了叛徒莊賈,張楚政權的大旗再次飄揚在陳城上空。

不久,呂臣的部隊與英布聯合,在清波擊潰了秦軍。後來,隨着形勢的發展,這支部隊加入了項梁領導的義軍,隨同項羽點燃的阿房宮大火,一起見證了秦王朝的覆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