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人常說的“乾糧”有哪些食物?都是怎麼做的呢?

古人常說的“乾糧”有哪些食物?都是怎麼做的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經常在各種影視中看到這樣的情景:古人出遠門前收拾包袱,然後帶上乾糧,準備出發。這裏的乾糧到底是什麼食物呢?估計很多人都不是很瞭解,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乾糧”的那些事。

首先古人出遠門帶乾糧的原因很簡單,古代不僅交通落後,飲食業也是非常落後,經常十里八村的看不到一個吃飯的地,就算有飯館,以當時的價格來說也並不是小老百姓能隨意消費的,爲了節省,自己帶吃的無疑是最划算的,於是“乾糧”應運而生。

乾糧都有哪些食物呢?關於這點很多朝代都各不相同,應該說是技術水平的進步讓乾糧的種類變得更多了。要說最簡單的乾糧,自然是一種叫做“糗”的食物,做法是把米或者面炒熟之後,加水搗碎、然後揉成塊狀晾乾即可,和現在的鍋巴似的,這種東西容易攜帶,也非常耐貯存。不過這種東西大家想想就覺得沒胃口,光吃這個,很顯然古人也難以下嚥,所以需要一點調料,說是調料其實更像是一種滷汁,裏面有鹽有醬有薑絲,用醋調製,吃乾糧時澆上幾勺,能代替菜餚。

古人常說的“乾糧”有哪些食物?都是怎麼做的呢?

是不是隻有窮人才帶乾糧呢?其實不是,富人出門同樣也帶乾糧,不過他們的乾糧自然比平民的“豐盛”許多。

他們帶的乾糧不光有糗,一般還有臘肉,不過跟現在的臘肉有些不一樣。是在鮮肉上擦姜抹鹽,然後用石臼搗到稀爛,再放鍋中蒸熟後,再抹上姜、鹽晾乾即可。而說到醃肉,就不能不提火腿這個東西。火腿的來源還有一段故事,相傳,南宋抗金大將宗澤爲了解決前線補給困難的問題,經常讓家鄉人把製作好的醃肉運往前線,並將其中一部分進貢給皇帝,皇帝看見這醃肉像火一樣鮮豔,於是賜名“火腿”。

古人常說的“乾糧”有哪些食物?都是怎麼做的呢? 第2張

除了肉食外,人們對蔬菜也有較高的需求,於是出現了“醬”類,當然之後還出現了魚醬、肉醬。隨着漢朝大豆的引進,還出現了豆醬,雖然這些醬類和醃製品的營養價值不高,但便於攜帶和長期儲存,在古代還是非常重要的副食品。

原創獨家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