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早年意氣風發的齊桓公,爲什麼晚年會死於信任的臣子之手?

早年意氣風發的齊桓公,爲什麼晚年會死於信任的臣子之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齊桓公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齊桓公作爲春秋五霸之首,一生盡顯英雄氣概,但齊桓公的晚年卻非常悲慘。齊桓公始終還是沒能善用忠臣,把自己的家事給處理好,他的幾位兒子爲了爭奪帝王之位把整個齊國弄得混亂不堪。而且他們的兒子也都沒管去世後的齊桓公,實在令人心寒。如果齊桓公能夠早點立好嗣子,沒有寵信奸臣,齊國的輝煌或許能一直延續下去。一代帝王晚年如此悽慘,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早年意氣風發的齊桓公,爲什麼晚年會死於信任的臣子之手?

話說武王姬髮帶領衆將士南征北討,東征西誅,得了天下,大封諸侯之時,把尚父姜子牙封到了東海之濱的營丘(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在此之後,姜子牙便在此處建立了齊國。

斗轉星移,400年後的齊國出了一位姜小白,在與其兄公子糾的王位之爭中勝出,號桓公。齊桓公登上國君之位後勵精圖治,當時中原華夏諸侯苦於戎狄等遊牧部落的攻擊,於是齊桓公在相國管仲的輔佐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爲中原第一個霸主,成就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霸業。

在周王室日漸式微,諸侯爭霸的春秋時代,齊桓公小白無疑是一位明主,其間他與管仲的君臣情誼也爲世人傳頌稱讚。

當年鮑叔牙與管仲同是齊國襄公的臣僚,襄公下有兄弟二人,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鮑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老師,而管仲當時是公子糾的老師。襄公死的時候,管仲和鮑叔牙各爲其主,爭奪大位,混戰之中,管仲欲以箭射殺小白來保公子糾奪得國君寶座,豈料小白並未因此喪命,反而成爲了齊國國君。

通過這一事件,齊桓公險些喪命在管仲的手中,但是齊桓公是一個成大事的君主,當鮑叔牙對齊桓公舉薦管仲的時候,他聽取了鮑叔牙的建議,用計將管仲從魯國救回,任以相國,尊爲仲父。

早年意氣風發的齊桓公,爲什麼晚年會死於信任的臣子之手? 第2張

歷史上的齊桓公是一位知人善任的開明君主,雖然他曾向管仲坦言說自己喜歡田獵,又愛好美色,但是管仲勸誡他:“不知道什麼人是賢良,危害霸業;知道什麼是賢良而不任用,危害霸業;任用了賢良而不放手使用,危害霸業;放手使用又聽信小人的攻擊,危害霸業。”齊桓公對管仲的這四點勸誡深以爲然,在朝廷中廣開言路,廣納良才,從而吸引了隰朋、甯越等一批賢能之士前來投奔,齊國大治。

早年的齊桓公對內富民修禮,對外伸張正義,施之以仁,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早年間意氣風發的齊桓公豈能料到自己的晚年死於自己信任的臣子之手,落得“身死不葬,蟲流出戶”的下場呢?

究其根源在於奸佞“三貴”:易牙、開方、豎刁。那麼這三位是何許人也,又是如何得到齊桓公的信任的呢?

易牙本是齊桓公身邊的御廚,烹調技術甚是高明,相傳齊國境內有二河,分別爲淄河和澠河,兩河水味各不同,混合起來更是難以分辨,但是易牙有着驚人的鑑別力。《呂氏春秋》有云:“孔子曰:‘淄澠之合者,易牙嘗而知之。’”就是說,即使將兩河之水混合起來,易牙也能分辨出來,連孔子都倍加推崇,可見易牙在當時確實是善於調和口味的名廚。

話說有一天,吃慣了山珍海味的齊桓公突然對身邊的廚子易牙說道:“山珍海味我都吃過了,其實也不過如此,不知道人肉是什麼滋味呢?”齊桓公這句話本是無心的戲言,誰知易牙卻把這話牢記在心。

這日易牙回到家後,看到正在熟睡的兒子想到齊桓公的話,心中不禁萌生了殺子之念,他想到今後的榮華富貴,把心一橫,從廚房拿出牛耳尖刀,抓起酣睡的小兒,手起刀落,將親生兒子活活宰了。易牙拿起孩子的屍體直奔宮中御膳房,足足烹製了一天才給齊桓公獻上,齊桓公嘗着肉質香嫩可口,便問這肉從何而來,易牙答是小兒的肉,拿來給大王嚐鮮。桓公聽之沉吟良久,被易牙之舉感動不已,認爲易牙愛他勝過自己的親骨肉,從此之後,桓公便待易牙如親生一般,更加寵信他。

那開方又是何人呢?

早年意氣風發的齊桓公,爲什麼晚年會死於信任的臣子之手? 第3張

開方原本是春秋時期衛國的太子,據《東周列國志》記載,齊桓公稱霸伐衛,衛懿公戰敗後便派庶長子開方輦金帛五車,納於齊軍,求其講和免罪。誰知開方到了齊國之後,看到齊國國力強盛,便索性留在了齊國,在齊桓公面前說自己願爲齊國效力,開方此舉雖在表面上忠心相隨,十五年沒有回衛國,即使自己的父母去世也沒有回家奔喪。但是開方在齊國所擔任的職務可能只是一個負責維持朝廷秩序的官員,實際上可以說是一個倡優、親隨的角色。

最後我們來說一下豎刁。

豎刁是幹嘛的呢?用現在的話來說,他就是齊桓公的後宮總管。而這份炙手可熱的差事,是豎刁通過非常手段當上的。

宦官雖然地位卑賤,但卻極易接觸、討好國君,成爲“手握王爵,口含天憲”的人物。另一話是,齊桓公這人一生貪戀美色,後宮更是人滿爲患,女人多的地方就極易爭風吃醋,惹是生非,甚至有些嬪妃鬧出“紅杏出牆”的醜聞,所以齊桓公非常需要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來幫他打理後宮。而豎刁就是摸清了齊桓公的這種情況,所以爲了得到齊桓公的信任,豎刁自宮以求進用,齊桓公立即接納了他,並考慮到他不能生育,還將自己的孩子過繼給了豎刁,後改姓爲公子刁。

舊史記載,豎刁並非奴隸出身,在齊國這樣一個任人唯賢的環境下,如若他想謀個一官半職,完全可以通過正當的舉薦途徑,但是豎刁卻捨棄了這樣的正途而選擇了旁門左道,這就說明這種人只是有些歪才,而非治國良將。

“人情莫愛於子,其子且忍之,何有其君?”“人情莫親於父母,其父母且忍之,何有其君?”“人情莫重其身,其身且忍之,又何有其君?”

早年意氣風發的齊桓公,爲什麼晚年會死於信任的臣子之手? 第4張

當管仲看到難辨忠佞的齊桓公,不禁告誡他要遠離“烹其子,以適寡人之口”的易牙,“去乘千乘之太子,而臣於寡人”的開方以及“自宮以適寡人”的豎刁。因爲他們三個人的舉動有悖人情倫理,管仲清楚的看到了這點,所以多次勸誡齊桓公警惕他們。

歲序更新,寒暑易節。這一年,管仲病倒了,臥牀不起。他自知已病入膏肓,恐怕時日不多了,便差人把齊桓公請到相府,桓公趁此機會問道:“相父一旦不測,相位一職給鮑叔牙如何?”管仲否決道:“鮑叔牙一生嫉惡如仇,抓住別人的缺點和錯誤死不放鬆,如果讓他爲相,他會更厲害。”桓公又問,那易牙或豎刁能爲相嗎?管仲一聽急忙說道:“您怎麼能有這樣的想法呢?父子天恩,母子連心,虎毒不食子,連蛇蟲螞蟻都愛惜自己的下一代,但是易牙竟然殺死親生兒子並且親手烹飪獻給您,這是爲什麼呢?不就是爲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嗎!連自己的兒子都捨得親手殺死,更何況您呢?此人萬萬不可相信啊!還有豎刁,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爲了打消你的戒備,他揮刀自宮,一個連自己身體都不愛惜的人,怎麼會愛惜他人,愛惜百姓呢?至於開方,即使自己的父母去世都不回家看一眼的人,你覺得值得信任嗎?敢把相國之位交給他嗎?

管仲在彌留之際對齊桓公的告誡確實在一定的時間內起到了一些作用,桓公遠離了易牙等人,但是面臨着朝廷內大大小小的政務,加上齊桓公年事已高,更加對易牙豎刁等人思念不已,終於有一天,齊桓公看着桌上的飯菜開始睹物思人,便命身邊的人宣易牙等人進宮覲見,這一見不要緊,桓公徹底將管仲的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沒過幾天,就將易牙立爲相國,豎刁輔之。

易牙繼任相位之後便露出了狐狸尾巴,他仗着自己手握大權便開始唆使各位公子爭奪王位,不僅如此,他還夥同豎刁、開方等奸臣,在宮中豎起高牆,將齊桓公鎖在深宮內院中,派人把守,斷絕一切茶水飯菜。也曾有過齊桓公原來的心腹偷偷潛入深宮中給他送飯,告訴他易牙、豎刁等人已經深鎖宮門,開始給你斷水斷糧了,而公子們也都捲入到爭奪王位的鬥爭中,沒有人再來管你了。齊桓公聽罷掩面而泣,當日不聽仲父之言,果有今日,悔不該當初啊!

沒過多長時間,齊桓公就在宮中活活餓死了,不僅如此,一衆公子聽聞父王去世,對王位的爭鬥更是愈演愈烈,直到公子無虧繼任國君之時,齊桓公的屍體早已腐爛發臭。

可憐春秋一代霸主,就這樣了卻一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