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看似偶然的陳橋兵變存在哪些疑點?黃袍加身真的是強迫的嗎?

看似偶然的陳橋兵變存在哪些疑點?黃袍加身真的是強迫的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匡胤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宋太祖趙匡胤,有關他稱帝的故事,有一個人們都知道的“黃袍加身”,而在這件事情流傳也非常廣泛,雖然聽上去總讓人感覺有些不切實際,但是畢竟古代發生的事情很多都比較奇特。不過,儘管如此,這一段還是有一些類似於“漏洞”的存在,讓人對趙匡胤稱帝的真實背景感到好奇,那麼,究竟是一些怎樣的事情呢?

看似偶然的陳橋兵變存在哪些疑點?黃袍加身真的是強迫的嗎?

在傳統評書演義中,一提起宋太祖趙匡胤,總是稱讚“兩個拳頭、一條杆棒,打遍中原八百軍州,開創大宋三百年基業”。趙匡胤給我們留下的,是一個武藝高強、勇猛過人的英雄好漢形象。然而,趙匡胤做皇帝,並非全靠威望,更多的是依靠軍事實力和權謀。

趙匡胤稱帝的重大事件,便是衆所周知的“陳橋驛兵變”。南宋李燾的《續資治通鑑長編》,清晰地記載了這一事件的過程。趙匡胤原本是後周的禁軍大將,當時周世宗英年早逝,新即位的周恭帝年齡太小,由宰相範質、王溥輔政,禁軍軍權主要掌握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的手中。

公元960年春,邊境傳來戰報,稱契丹和北漢聯合進攻,範質和王溥商議之後,派出趙匡胤帶兵抵抗。趙匡胤先派出殿前副都點檢慕容延釗,帶先頭部隊過黃河,然後自己親率大軍出征。

大軍到達距離京城不遠的陳橋驛時,突然發生了兵變。一天夜裏,一些中層將領和士兵偷偷商量,認爲自己拼命地打仗,幼小的周恭帝也不會知道他們的功勞,倒不如擁護長官趙匡胤做皇帝。

於是,他們把想法告訴了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和謀士趙普,並亮出了刀子威脅。趙匡義和趙普“被迫”同意了大家,一方面讓大家穩定軍心,另一方面派人聯絡留守京城的大將石守信、王審琦。

看似偶然的陳橋兵變存在哪些疑點?黃袍加身真的是強迫的嗎? 第2張

第二天清晨,士兵們叫醒睡夢中的趙匡胤,將準備好的黃袍批到他的身上,高呼“萬歲”,請點檢做天子。趙匡胤最開始“固拒之”,但將士們堅持,他“度不得免”,便答應了做天子。

趙匡胤發佈了一系列命令,然後帶領大軍回京城,在內應石守信、王審琦的配合下,拿下了京城,舉辦了正式的登基儀式,建立了宋朝。陳橋兵變看似偶然,實際上則疑點重重,仔細閱讀史書和一些重要的宋人筆記,就會發現,這一事件,並非是偶然發生,而是蓄意謀劃。

1.第一個疑點,如前文所說,陳橋兵變的起因,是契丹與北漢入侵,趙匡胤北上抵抗,那麼,當年契丹和北漢真的有入侵嗎?

我們查閱脫脫所著的《遼史》,並沒有發現在公元960年元旦,有進攻宋朝的記載。而且《續資治通鑑長編》和《宋史》中,也是記載傳鎮州、定州傳來契丹進攻的消息,具體進攻何處,多少軍隊,有沒有交戰,並沒有記載。

而且,如果契丹真的在進攻,那麼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怎麼敢不去北上抵抗契丹,而是直接回京城?而且趙匡胤完成登基儀式後,也沒有再派兵去邊境抵抗契丹。

此外,派遣趙匡胤帶兵北上,是王溥極力勸說範質決策的,而據蘇東坡的弟弟蘇轍所著的《龍川別志》所記載,王溥早已私下投靠了趙匡胤,他是故意讓趙匡胤帶兵出京城,以便發動兵變。蘇轍離宋太祖時期並不遙遠,因而他的說法可信度較高。

看似偶然的陳橋兵變存在哪些疑點?黃袍加身真的是強迫的嗎? 第3張

2.第二個疑點,在陳橋驛兵變的時間前後,趙匡胤的親信均處於關鍵的位置。

趙匡胤帶兵駐紮在陳橋驛時,手下的將領,都是他值得信賴的部下。而且,在串聯將領、士兵起事時,趙匡胤的弟弟趙匡胤、親信謀士趙普,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陳橋的部隊絕對服從趙匡胤,而與趙匡胤關係稍爲疏遠的殿前副都點檢慕容延釗,早在趙匡胤還沒有離開京城時,就被命令帶領先頭部隊提前出發。在陳橋兵變發生之時,慕容延釗身在黃河北岸,而陳橋驛在黃河南岸,慕容延釗根本無法阻止兵變。

另外,留守京城的大將大抵都是趙匡胤的親信,如殿前司都指揮使石守信、都虞候王審琦,二人是曾經和趙匡胤結拜的“義社兄弟”,正是他們做內應,趙匡胤的軍隊才能不費吹灰之力進京城。

3.第三個疑點,事變發生後,趙匡胤的迅速反映。

儘管史書中說趙匡胤最初是不肯答應做皇帝的,但他的反映卻異常的冷靜,行事有條不紊。

黃袍加身後,他馬上頒佈了三條紀律:不得侮辱周恭帝、太后和羣臣,不得騷擾京城百姓,不得搶劫國庫。然後,他一方面派出心腹潘美,回京城告知宰相等大臣事變發生,另一方面派出心腹楚昭輔保護家屬。

佈置完這一切,趙匡胤才帶領大軍回京城。一個正常的臣子,在突然被擁立稱帝時,一定會情緒激動而驚慌失措,然而趙匡胤沉着冷靜,把一切事宜安排得妥當,如果不是早有計劃,是很難做到這樣的。

看似偶然的陳橋兵變存在哪些疑點?黃袍加身真的是強迫的嗎? 第4張

4.第四個疑點,趙匡胤對於不合作勢力的強硬態度。

陳橋事變並非後周所有大臣都有參與,事變發生後,一些大臣選擇默認妥協,或被逼妥協,而仍有頑抗到底的,則被冷酷無情地鎮壓。

趙匡胤回京城當日,另一位禁軍高級將領,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韓通知道以後,立馬從皇宮返回家中,準備組織軍隊反抗。可是,他還沒來得及召集人手,趙匡胤的親信殿前司散員指揮使王彥昇,便帶兵追到韓通的家中,殺死了韓通。

殺死韓通後,趙匡胤徹底控制京城的軍事,接下來就是要獲取後周重臣的支持。趙匡胤派士兵把宰相範質、王溥帶到殿前司公署。

起初,範質還是表現出後周忠臣的氣節,質問趙匡胤,先帝(周世宗)待太尉您像親兒子一樣,現在屍骨未寒,您爲什麼要這樣做呢?趙匡胤則是痛哭流涕地說,我深受先帝恩惠,現在是被將士們強迫的,已經辜負了天地,又能怎麼辦呢?

趙匡胤擺出一副無奈的樣子,然而他的手下,殿前司散指揮都虞候羅彥環立馬拔出刀,威脅範質說,“我輩無主,今日必得天子”。範質看大勢已去,無力迴天,而早就串通趙匡胤的王溥,也跪下拜天子,於是他也跟着拜下喊“萬歲”。

看似偶然的陳橋兵變存在哪些疑點?黃袍加身真的是強迫的嗎? 第5張

通過對以上疑點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儘管趙匡胤嘴上說稱帝是迫於無奈,但實際行爲上,卻是精心策劃,安排妥當。

另外,把陳橋驛兵變放到五代十國的大背景下,也會覺得並不稀奇。大將發動兵變篡位之事,早已發生了不少起。後周太祖郭威,便是兵變上位,被手下撤黃旗披在身上,擁立爲帝。趙匡胤的黃袍加身,也是效仿於他。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