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南明爲什麼很快就滅亡了?背後有哪兩大原因?

南明爲什麼很快就滅亡了?背後有哪兩大原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南明。

明末清初,整個滿清八旗不過200萬人口,兵力不超過20萬,爲什麼能輕鬆滅亡南明,進而統一中國?

東晉、南宋偏安一隅享國百年之久,爲何據有淮河以南中國半壁江山的南明卻很快滅亡?

這是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也是個令人困惑的問題。

有的人認爲從清軍入關佔領北京起,民族矛盾就成了主要矛盾;也有人認爲由明至清階級矛盾一直處於主要地位。所以南明初期的主要政策是“聯虜平寇”,意思是聯合清朝掃滅“流寇”。可以說“聯虜平寇”是弘光政權的基本國策。

但是隨着時局的變化,弘光政權卻被“聯虜平寇”方針所葬送,數十萬官軍叛降清朝,反過來爲清朝征服江南各地效犬馬之勞。

隆武政權以後,朝廷改變方針,由“聯虜平寇”轉爲聯合農民軍共同抗清,即“聯寇抗清”。但是後期因爲內部不和逐步被清軍分化瓦解,義軍和南明諸政權紛紛被清軍消滅。

歷時二十年的抗清鬥爭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抗清勢力內部矛盾重重,嚴重分散,大大削弱了抗清力量。

崇禎皇帝自殺之後,明帝國覆滅後,他的幾個兒子下落不明。

南明爲什麼很快就滅亡了?背後有哪兩大原因?

明朝的皇位問題出現了嚴重危機。

朱由崧,很幸運地成爲南明的第一任皇帝,雖然表面上得到全國的認可,但威信不足。

在朱由崧死後,南明又一次陷入羣龍無首。

東林黨與閹黨之爭,一直延續到南明時期;阮大鋮打擊東林黨人向來不遺餘力,本來阮大鋮和東林諸君子關係不錯,但受到趙南星的打壓,最後倒向閹黨。當時東林黨人力主擁立潞王,史可法寫信給馬士英說明福王“七不可立”,馬士英卻搶先擁立福王。史可法在東林黨與閹黨之間兩難。《桃花扇》記載阮大鋮刻意逢迎復社的吳應箕、沈昆銅、沈眉生等人,結果反被責打一頓,後來阮大鋮成爲弘光朝重臣,隨之展開報復行動

朱聿鍵針對萬曆以來黨爭給國事帶來的危害,提出了消除黨爭,“用舍公明”的方針。就任監國時,他親自撰寫了“縉紳”、“戎政”、“儒林”三篇《便覽》。

永曆朝又有吳楚黨爭,主要是“東勳”李成棟養子李元胤及杜永和等和“西勳”陳邦傅以及瞿式耜節制的將領之間的鬥爭,楚黨的幕後人物爲李元胤、袁彭年、丁時魁、蒙正發。吳黨有瞿式耜、堵胤錫、陳邦傅、王化澄、朱天麟。堵胤錫等人主張聯合原農民軍,何騰蛟、瞿式耜則排斥農民軍。吳、楚黨爭使得南明與大順軍、大西軍的戰力始終無法整合,最後滅亡在清軍手裏。

於是,好幾個朱家子孫紛紛稱帝,反清勢力分裂加劇,在幾次抗清高超後,最終被清朝各個擊破,歷經四帝一監國享國僅三十九年的南明滅亡。

縱觀東晉和南宋,也面臨分裂和內鬥的問題,但它們爲什麼就可以偏安一隅享國百年之久呢?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也處於事實上的割據之中,到處都是軍閥,還有反政府武裝,但爲什麼我們獲得了抗戰的勝利?

其實內鬥是人類的傳統,不僅僅是中國人喜歡內鬥,別的民族和國家也喜歡內鬥。一旦遇到難以解釋的現象,就把它歸於內鬥過於片面和偏激。所以,我試圖尋找南明滅亡的其它原因。

南明爲什麼很快就滅亡了?背後有哪兩大原因? 第2張

東晉建立的背景是八王之亂,是爭奪皇位的戰爭。雖然八王之亂對北方地區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但對南方地區的影響比較小。

同時,雖然八王之亂破壞性強,但沒有同時遇到自然災害和農民起義。

東晉控制的南方地區,社會經濟穩定,甚至這一時期由於北方人口的遷入,南方地區得到了進一步的開發。

北方經濟崩壞,人口銳減,導致北方政權長期無力徹底滅亡東晉。直到北方逐漸統一,經濟、人口慢慢恢復,才最終在隋朝的時候,統一了中國。

那麼南宋呢?和東晉很類似。

由於金朝的強勢崛起,北宋滅亡,南宋建立。南宋控制的地區,人口、經濟非常繁榮,保證南宋有實力抵抗金朝的進一步軍事進攻。

反觀金朝,由於北方戰爭頻繁,加上頻繁的農民起義,人口和經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長期無法恢復到北宋時期的巔峯。

因此,金朝對南宋發動的軍事攻勢越來越弱。最後,金朝被更強勢的元朝滅亡。

回過頭來,看一看南明滅亡可能有的兩大原因:

一、民族關係:

在民族認同上,漢族自古以來遵循一條準則:入華夏者華夏之,意思是,如果你說漢語,接受漢族的文化習俗,不管你原來是什麼民族,那麼我們就可以接受你爲自己人。

清朝統治者主動漢化,弱化了明朝人的反抗精神。清朝統治者接受了明朝的全套科舉制度,並擴充了武舉制度,降低了明朝地主階級的反抗意識。

二、自然災害、戰爭帶來的經濟衰退和人口減少:

戰爭帶來的經濟衰退和人口減少,明朝的人口和經濟在萬歷年間達到了頂峯。據估計,明朝人口最多時達到2億人。

萬曆年間,受人多地少的矛盾、戰爭、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大明朝開始走下坡路,社會逐漸走向動盪和分裂。

萬曆三大徵、明末農民起義、後金崛起等導致戰爭變得十分頻繁,加上小冰期、鼠疫、農業減產等因素影響,據估計到了明末清初,人口只有1.6億,足足減少了4000萬人口。

同時期,經濟也遭受了重創。整個北方、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區,元氣大傷,只有江南和廣東好一些。

在這個大背景下,人民羣衆渴望和平和穩定,渴望一個強有力的政府,結束分裂和戰爭,對清朝的認同感大大增強。

這就是清朝統一中國,滅亡南明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大背景。

簡單來說,老百姓不在乎誰做皇帝,在乎的是能不能吃飽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