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被父親送入道觀撫養的李季蘭,後來什麼結局?

被父親送入道觀撫養的李季蘭,後來什麼結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乍一看,李季蘭的故事與魚玄機的故事有幾分相似之處,兩人都是唐朝時期人,而且都是才女,連父親對她們的評語都有三分相似之處,但是兩人卻也有許多許許多多的不同。今天小編就先來說說唐朝才女李季蘭的故事。

李季蘭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因何事被父親認爲是失德婦?

李季蘭,原名李冶,出身不俗,是一位大家閨秀,自小學習琴棋書畫,稱不上飽讀詩書,也是能詩善文。據一些史料記載,李季蘭小時候就可見其美人資質,擅長彈琴奏樂,詩詞歌賦也不在話下,當時的人們對她的評價都很高。

被父親送入道觀撫養的李季蘭,後來什麼結局?

《唐才子傳》中說道,李季蘭六歲時曾經作過一首《薔薇詩》,詩中有這樣兩句:“經時不架卻,心緒亂縱橫”這句詩傳到了李季蘭父親耳中,她父親認爲此詩中“架卻”諧音“嫁卻”,一個六歲的女孩就惦記着嫁人的事,日後嫁作人婦,一定行爲有失德之處。爲了讓李季蘭約束自己,於是將她送入了一個道觀之中出家,連名字也從李冶改爲李季蘭,自此李季蘭就在道觀中生活。

李季蘭真的成爲失德婦了嗎?

李季蘭在道觀中待了十多年,每日在觀中讀書彈琴,遠離了父親的管教,我覺得她生活得還是挺不錯的。人長大了心思也就多了,她開始厭惡道觀中無趣的生活,嚮往外面的花花世界。

李季蘭不能隨意出觀,但是道觀中卻常有外人來,他們看見道觀中有一個長相美麗的小道姑,就常常與她調笑,李季蘭也不避諱,反而是暗送秋波,引得許多人爭先恐後的來看她,因此,當時的人們就送給了李季蘭一個外號,叫“風情女子”。

李季蘭與一些年輕的詩人們交好,經常在一起談論詩詞歌賦,這其中不乏一些名士,像陸羽、崔煥、朱放之流。久而久之,李季蘭的名字被傳得越來越廣,名氣也越來越大,在廣陵一帶,李季蘭這個名字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李季蘭保存至今的詩詞並不多,但從一些人對她的評價中可見一斑,“形氣既雄,詩意亦蕩,自鮑照已下,罕有其論。”如此看來,李季蘭應該是真的很有才華。李季蘭曾經爲閻伯均寫過幾首詩,詩中情意綿綿,訴盡離別相思之情,但是也沒有確切史料記載,二人曾經在一起過。而在野史中,李季蘭與“茶聖”陸羽有過一段戀情,最後也是有緣無分,未能長久,除此之外,李季蘭也沒有什麼風流豔史惹人詬病。

被父親送入道觀撫養的李季蘭,後來什麼結局? 第2張

李季蘭爲什麼會養成這種性格?

先不說六歲時的李季蘭是否真的明白嫁人是怎麼一回事,單是看她的父親因爲一首詩就將她送至道觀,這一行爲過於武斷,十分的不明智。李季蘭在道觀中無父母老師的管教,性格自然放縱,對禮教也知之甚少。長大之後的李季蘭被拘束在道觀中,心中叛逆,自然是想多瞭解外面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因此常與外人接觸也不足爲奇。

而且哪個少女不懷春,李季蘭自然也不能免俗,她在道觀中長大,甚少接觸男人,見到相貌英俊又有才情的男子難免不動心,於是各種花邊新聞也就出現了。

若是當初李季蘭的父親沒有將她送去道觀,而是將她養在身邊,悉心嚴厲的對她進行教導,恐怕不會出現一個“風情女子”,而是會有一個滿腹才情的閨閣少女,日後也會成爲一個賢妻良母。

李季蘭後來結果如何?

由於李季蘭名聲漸盛,連遠在長安的唐玄宗都知道了她的才名,因此召她入宮,皇帝親自召見,這可是別人求都求不來的殊榮,李季蘭也是十分高興。但此時的她已經四十多歲,容顏漸老,不復當初,對於可以面見聖上,心中悲喜交加,但美人老了依舊也是美人,唐德宗曾稱李季蘭爲“俊嫗”意思就是十分美麗的老婦人。

但是好景不長,建安四年時,大將朱泚發動涇原兵變意圖謀朝篡位。按理來說李季蘭雖不參政,但也應當知道要避嫌,但是李季蘭卻與朱泚書信來往十分緊密,在朱泚叛亂被平定後,與他來往甚密的李季蘭也受到唐德宗的追究。

李季蘭被捕後,唐德宗斥責她爲何不學嚴巨川作詩:“手持禮器空垂淚,心憶明君不敢言。”盛怒之下,下令將李季蘭撲殺。所謂的撲殺,是將人套入麻袋後亂棍打死,李季蘭的下場也是很悲慘了。

大唐時期繁榮鼎盛,文化與社會風氣都十分的開放,李季蘭可以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去果斷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這種勇氣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也是很讓人佩服的,但她雖然可以擺脫封建禮制的束縛,但卻擺脫不了皇權等級對人的壓迫,滿腹才情的李季蘭最終死在了亂棍之下,死在了皇權的打壓之下,不由得讓人唏噓感慨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