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駱賓王是怎麼死的?駱賓王爲何對武則天這麼仇恨?

駱賓王是怎麼死的?駱賓王爲何對武則天這麼仇恨?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駱賓王,與王勃、楊炯、盧照鄰等四位文人一起被譽爲“初唐四傑”。駱賓王在“四傑”中是輩分最高、閱歷最廣、成名最早、才氣最爲橫溢、人生最富於傳奇色彩的不凡人物。但是,他的命運卻是跌宕起伏、曲折離奇的,他的人生之路註定不會平坦通暢,而是崎嶇坎坷、荊棘密佈。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駱賓王一生自覺懷才不遇,爲人正直,經常因爲一時口角就得罪別人而被別人排擠孤立,所以在政治上駱賓王始終鬱郁不得志,但是駱賓王卻始終懷有報國的抱負,而此時正當武則天當政,駱賓王想要實現抱負就要和武則天搞好關係。

那麼駱賓王爲什麼要寫《爲徐敬業討武曌檄》呢,武則天又爲何想要重用駱賓王呢?

駱賓王是怎麼死的?駱賓王爲何對武則天這麼仇恨?

駱賓王不滿武則天的原因

駱賓王不滿意武則天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早在武則天還沒當上皇帝,只是掌權的時候駱賓王就多次上書諷刺武則天,還因爲這件事情被關到牢裏面去了。但是駱賓王爲人正直,就是看不慣女人執政、牝雞司晨,在眼裏武則天就是一個兇殘成性、殺君王、殺母親、殺姐姐的令人神共憤的人,他認爲武則天把持朝政是不符合法紀綱常的。

當武則天廢了中宗自立爲帝之後,徐敬業就打算起兵造反,討伐武則天這種“不倫不類”的行爲。徐敬業找到了文采卓著而且謝了許多檄文的駱賓王,駱賓王當即答應下來,揮毫潑墨就寫成了這篇著名的《爲徐敬業討武曌檄》。

這篇檄文對仗工整,聲勢如虹,兼具了文采和情感,在當時也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少人都被這篇文章所煽動而加入到討伐武曌的隊伍中來,這篇文章起到了很大的號召作用。

武則天想重用駱賓王的原因

駱賓王的《爲徐敬業討武曌檄》流傳到了武則天手中,文中對於武則天罪行的描寫可以說是聲色俱厲,把武則天罵的狗血淋頭、一文不值,簡直是一個沒有人性的女魔頭。武則天命自己身邊的內侍把這篇檄文讀給自己聽,內侍都嚇得不敢出聲。

武則天看了這篇檄文,看到前面對於自己罪行的控訴,武則天只是訕笑了之,但是當看到這檄文中的千古名句“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之時,武則天拍案而起,問到寫這篇文章的是誰,旁人回答是駱賓王。惜才的武則天嘆息道,讓這樣的人才流落,這真的是宰相犯的錯啊。

武則天原本打算留駱賓王重用,無奈駱賓王實在是對武則天成見太大,跟着徐敬業起兵造反,兵敗之後駱賓王是死是逃也就沒有人知道了。

如果駱賓王和武則天能夠出生在一個開明的社會,那時候沒有人會去在意武則天一個女人能夠當上一國的主宰,駱賓王也能夠實現他爲國盡忠的抱負,這對於他們二人來說都是最好的結果。但侷限於當時人們的思想和眼界,駱賓王的一生也只能抱憾收場了。

駱賓王是怎麼死的?駱賓王爲何對武則天這麼仇恨? 第2張

駱賓王是怎麼死的?

對於駱賓王是怎麼死的,到現在也仍舊存在着爭論,有許多的說法。

一說是徐敬業兵變失敗後,駱賓王和徐敬業的舊部意欲逃去高麗,在去往高麗的途中因爲遇到了風浪被阻,徐敬業的部將王那相叛變,爲了將功贖罪、爲自己討得一線生機,遂將駱賓王給殺了,並將其頭顱上交至朝廷,駱賓王全家也因此無一倖免都被殺害了。

在《舊唐書》和《資治通鑑》等史書中,對於駱賓王的死,都記載的是此說法;一說徐敬業兵變失敗後,只有駱賓王和徐敬業的兒子逃了出來,二人躲藏在水蕩,最後駱賓王死在崇川,徐敬業的兒子爲其修的墓;一說徐敬業兵變失敗後,官軍一直都沒有抓到徐敬業和駱賓王,他們紛紛害怕武則天怪罪下來,遂找了兩具屍體來冒充徐敬業和駱賓王,並將兩具屍體的頭顱砍了下來上交至朝廷算是交差了。

據傳徐敬業和駱賓王后來都出了家,做了和尚。此說法記錄在唐朝的《本事詩》中;一說徐敬業兵變失敗後,駱賓王知自己已經毫無退路了,便跳江自殺了。此說法記錄在唐人所撰寫的《朝野僉載》中。

對於駱賓王到底是怎麼死的,其爭論點在於徐敬業兵變失敗之後,駱賓王到底是逃了還是死了。有相關記載的正史和野史說法不一,大家都各執一詞,致使到現如今關於駱賓王的死也沒有一個明確統一的說法,畢竟那已成爲歷史,對於當時的情況除了這些史書記載外,也沒有其他的考究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