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宋真宗趙恆與其皇后合葬陵墓:永定陵簡介

宋真宗趙恆與其皇后合葬陵墓:永定陵簡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永定陵是宋真宗趙恆和章獻明肅皇后劉氏、章惠皇后楊氏、章懿皇后李氏的合葬陵墓,章懷皇后潘氏附葬,章穆皇后郭氏陪葬。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宋真宗趙恆與其皇后合葬陵墓:永定陵簡介

永定陵陵墓概況

永定陵是真宗趙恆和章獻明肅皇后劉氏、章惠皇后楊氏、章懿皇后李氏的合葬陵墓,章懷皇后潘氏附葬,章穆皇后郭氏陪葬。周圍有建築遺址土丘16個。因此陵至今尚未正式發掘,陵內情形尚不爲人知,地面上的建築已毀無存,不過陵前的石刻馬、羊、獅、虎等保存完好,在北宋諸陵中是保存的最好的一組。

宋真宗

宋真宗趙恆,膺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998年-1022年在位)。

宋真宗,名趙恆(公元968年~1022年),原名趙德昌,後又改名元休、元侃。太宗第3子。太宗病死後繼位。在位25年,病死,終年55歲,葬於永定陵(今河南省鞏義市東南蔡家莊)。

趙恆是宋太宗第三子,登基前曾被封爲韓王、襄王和壽王,997年以太子繼位。真宗在位25年,宋真宗統治時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統治日益堅固,國家管理日益完善,社會經濟繁榮,北宋比較強盛,史稱鹹平之治。

1004年,遼國入侵宋,宋朝大多數大臣建議不抵抗,以宰相寇準爲首的少數人極力主張抵抗,最後他們說服宋真宗御駕親征,雙方在澶淵相交,宋勝。真宗決定就此罷兵,以每年向遼納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來收買與遼的和平,定澶淵之盟。這是宋朝向番方納歲幣換取和平的開始。

宋真宗統治後期以王欽若和丁謂爲宰相,信奉道教和佛教,稱受天書,封泰山、祀汾陽,修建了許多寺廟。

永定陵葬有三位皇后,即劉皇后、楊淑妃、李宸妃。李宸妃本是劉皇后的侍女,後來爲真宗所愛,被封爲“才人”,生了真宗最小的兒子趙禎,即後來的仁宗皇帝。趙恆有六子,五子皆早殤,只剩下李氏所生這個寶貝兒子。但李氏生下趙禎不久,劉後就派人毫不客氣地將趙禎抱去,據爲己子。真宗死後,趙禎繼位,當時他只有12歲,朝中大事完全由劉太后一手決定。不久李氏級別被晉升,但卻命她前去鞏縣,伺候永定陵。傳統戲曲“狸貓換太子”,就是根據這段事實演繹而成。

永定陵修陵過程

劉太后任命宰相丁謂爲營建皇陵總負責人。宦官雷允恭爲皇陵都監(工程具體負責人),末謂是蘇州人。史書上稱他“機敏有智謀”但又“奸狡過人”、“陰謀詭譎”。他用“奏告祥瑞、營造宮觀”的辦法迎合了真宗的心理,從而取得寇準的好感,他竭力向寇準獻殷勤。一天丁、寇一起在宰相府會餐,寇準的鬍鬚上粘了許多湯羹。

丁謂見了連忙一手掏出手帕,一手捋着寇準鬍子去搽。這種低三下四的媚態,寇準實在忍受不了,就笑着拒絕道:“丁參政是國家的大臣,現在當衆爲長官搽鬍鬚,恐怕不合體統,有失品格,再不要如此”。幾名話說得丁謂面紅耳赤,從此結下怨仇,伺機報復。不久丁謂與太監雷允恭拉上了關係,他用雷做耳目,宮中的機密和皇帝的一舉一動,他都瞭如指掌。而雷允恭則靠丁謂將自己的勢力和影響擴大到外朝,兩人互相利用,沆瀣一氣,排斥異己,打擊正人。

宋真宗趙恆與其皇后合葬陵墓:永定陵簡介 第2張

寇準、李迪等大臣,都在丁、雷的中傷下,被先後罷去中央官職,貶竄到邊遠地方。於是,丁謂當上了宰相。丁、雷更加驕橫跋扈,“黨惡醜正”、“天下目爲奸邪”,朝臣無不憤憤不平。副宰相王曾列是憂慮,有心除掉二人,卻一時無計可施。

丁、雷既被任命爲修陵使,這是皇家的一種信任差使,兩人好不高興。當時,司天監(掌天文、曆法、祥瑞、兆候的機關)已經選定永安東北六裏的臥龍崗爲陵址,可是雷允恭看後,認爲不吉,須要再上移100步纔是“宜了孫”的吉地。在家不敢違抗,負責施工的夏守恩帶領人夫幾萬人,按照雷允恭指定的地方動工破土,誰知開挖才幾尺深,就出現了許多卵石,再挖,地下水涌了出來。依照風水書上說法,葬地受水,屍骨埋下要被散的,是很兇的事。

有人將此事報告朝廷,丁謂卻對雷允恭百般包庇。於是皇太后劉氏命王曾前往陵地調查,王曾將事調查明白,回報太后說:“臣到陵地踏勘、瞭解,人人都說原定陵址最吉,新址受水斷不可用,丁謂包藏禍心,讓雷允恭私移皇堂於絕地,實在罪大惡極”;劉太后聽後大怒,又查出丁、雷勾結的許多事實,於是下令雷允恭“賜死”,丁謂流放崖州(今海南省崖縣)。王曾利用修陵這件事,除去了兩個當權的壞人,後世史家贊他“一網而得二奸”且不著痕跡,是巧妙的政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