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清朝時期一個縣需要多少衙役?爲何“書吏”不斷地增多?

清朝時期一個縣需要多少衙役?爲何“書吏”不斷地增多?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清朝衙門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2004年的雜誌《廣東檔案》裏,曾刊載過一份特殊的“工資表”:清朝道光年間的開建縣的縣衙“俸銀”。

在這份“工資表”裏,作爲縣衙“大老爺”的知縣,每年領43錢5兩白銀的“年薪”,逢閏月還補貼三兩。典史每年領俸祿31兩,另外還有“門子”“書吏”“皁隸”“快役”“民壯”“轎伕”“禁足”“仵作”等各色人員,加上“官老爺”一共52人,每年領取俸銀656兩。要這麼看,偌大一個縣城,就靠這五十二人操持,每年才花掉國家六百多兩銀子,“性價比”真心很高。

但事實是,這只是表面現象。“領國家俸祿”的官吏,固然是少,但上上下下指着衙門吃喝的“編外人員”,那可是天文數字。

清朝時期一個縣需要多少衙役?爲何“書吏”不斷地增多?

《清實錄》裏記載,同樣是道光年間,道光七年(1827)直隸省清退衙門“多餘”人員,竟一口氣清出來近兩萬四千人,這天文數字,叫道光皇帝也吃了一嚇,連連感嘆“他省諒亦不免”——直隸如此,其他省份也差不離吧。

事實證明,這直隸,真是“限制”了道光皇帝的想象,放在其他省份,情況只能會更嚴重。

就以“縣太爺”身邊的書吏來說,別看平時乾的都是抄抄寫寫的雜活,人前人後都很不起眼,但放在縣衙這一級裏,卻是能量極大。雍正年間曾嚇壞全國貪官的鐵面人物田文鏡,早年就嚐到過這幫人的厲害:早年田文鏡還做知縣時,每到一地上任,這些“胥吏”們就圍在你身邊,表面上獻殷勤,其實是瞪圓了眼睛找你的軟肋,相處沒幾天,就把你摸得差不多,然後就衝你對症下藥,或是行賄或抓你的短,不把你拉下水不罷休……

在那個大清相對吏治清明的年代,一身是膽的田文鏡,尚且領教了這幫人的厲害,放在古代其他時期,換成其他縣令,效果也可以想。比如在康熙二十年左右的江西吉永縣,當地書吏們都練出了拿捏知縣的“常勝套路”:每當新知縣上任,就故意唆使上百個老百姓天天來告狀,丁點雞毛蒜皮的破事,都把知縣老爺吵得頭昏腦脹,最後只能當了甩手掌櫃,由着書吏們來處置,自己心甘情願當個擺設。多少“大老爺”,就這麼變成了提線木偶。

而一旦遇到事,有時高高在上的“老爺”們,還得被這些“臨時工”們宰一把。乾隆年間某縣鬧賊,縣令懸賞一千兩白銀抓犯人。結果犯人落網後,書吏與衙差們勾搭一氣,把犯人藏起來後“談條件”。逼着知縣咬牙掏了三千兩白銀後,才把人交了出來。這種事,都可以用來發財。

清朝時期一個縣需要多少衙役?爲何“書吏”不斷地增多? 第2張

能把知縣拿捏成這樣,那隻靠幾個書吏哪夠?事實是,自清朝開國以來,“書吏”的數目就不停在膨脹。

順治年間時,縣衙的書吏名額,一般不能超過八到十四人,大清三個世紀裏,也基本是按照這個數目來“發工資”。但實際上呢?想要撈好處,就得勾搭連環,勾來的人越多越好辦事,大夥一起敲金分肥。到了清朝中期,哪怕在書吏“比較少”的山東省,大一點的縣,一個縣的書吏至少要有一千人,小一點的縣,也得有幾百人。在南方一些經濟發達的縣,書吏的數量甚至有兩千多人。《清實錄》形容說,各個都是“紛紛入署,託名辦公”。

一句“託名辦公”,就道出了這看似“臨時工”的角色,極大的誘惑力——拉大旗作虎皮,財源當然滾滾來。

清朝時期一個縣需要多少衙役?爲何“書吏”不斷地增多? 第3張

書吏如此,縣衙裏的其他“臨時工”,那自然也不差。比如衙差們,那動輒也是數百人的規模。發展到清末時,以《春冰室野乘》裏的記載,中原大一點的縣,衙差動輒也上千人。而且好多人都是“江湖聞名”的大盜。這些人白天在衙門裏充衙差,人五人六的抓賊,晚上換了身皮,再換個地方就打家劫舍,白天晚上都不閒着。哪怕惡行敗露了,人家從這個縣跑路,託關係走個門路,換個縣衙,照樣還當他的衙差。

如此算下來,賬面上很“精簡”的大清衙門,其實是“人山人海”。

以清朝學者段光清的慨嘆:道光十七年(1837)時他親眼所見,清朝的知縣下鄉辦個公,帶的“書吏”“師爺”“衙差”“轎伕”等人,雜七雜八加起來,竟然有一百多人。這麼多人下個鄉,當然不能空着手回去。一路的敲詐勒索,閉着眼睛就能想。

而且,就算這次不敲詐,一個縣要養活這麼多人,還要養的白白胖胖的,靠賬面的俸祿哪夠?於是各種“陋規”成了小意思,朝廷向百姓收一石糧食,由這幫人經辦,自然變成十倍的“浮收”,然後再敲金分肥。至於“籤子錢”“節禮”等套路,也是層出不窮,清代的類似“陋規”,以後世學者的不完全統計,竟然有近百種,全是巧立名目,拼命壓榨老百姓。

清朝時期一個縣需要多少衙役?爲何“書吏”不斷地增多? 第4張

看懂這個,也就看懂“衙門養多少官員”背後,那叫人嘆息的反思:雖說這些“養官員的錢”,那時候朝廷不買單,自然也裝看不見。颳走的,卻是苦老百姓的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