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北宋最後是怎麼滅亡的?到底是誰的鍋?

北宋最後是怎麼滅亡的?到底是誰的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北宋末年汴京被金軍包圍,金軍大軍壓境,國家社稷岌岌可危時,北宋朝堂上的一羣文臣不去想怎麼破敵良策,而是忙着罵王安石變法,鬧出了“不管炮石卻管安石”的荒唐說法。這種說法就是一種嚴重的本末倒置,套用老百姓的一句俗話:變不出戲法怨觀衆眼神好。

等到靖康之恥事件,北宋滅亡,南宋建立,南宋文臣開始“甩鍋”,痛罵王安石變法的浪潮達到頂峯。諸如“流毒四海”,“禍國殃民”之類的惡評,一番史書就數不勝數,偏安南方的南宋君臣,將半壁江河淪陷的過錯,一股腦的往王安石的腦袋上扣,甚至南宋的學者羅大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國家一統之業,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復合者,秦檜之罪也。”

北宋最後是怎麼滅亡的?到底是誰的鍋?

在這羣南宋文臣以及學者眼中,強大的北宋之所以只能在南方偏安,建立南宋朝廷,主要是王安石的變法導致。但是既然是王安石變法使北宋滅亡,那麼爲什麼認真吸取王安石變法教訓的南宋,不但不能收復河山,反而國家腐敗叢生,最後被強大的蒙古,即後來的元朝所滅掉呢?

如果我們從客觀的角度分析,我們就能得知,或許王安石的變法並不完美,也許在實施過程中有過很多的錯誤和偏差,但是它的結果卻是奠定了國富強兵的大宋王朝。雖然北宋出現過一代仁君宋仁宗執政時期的北宋盛世,但是這其中還是出現了土地兼併加劇,農民賦役愈發沉重,差役更是繁多。照着北宋名臣韓琦的哀嘆,爲了躲避差役,北宋農民“孀母改嫁,親族分居,或棄田與人。”

北宋最後是怎麼滅亡的?到底是誰的鍋? 第2張

北宋如果還這麼發展下去,亡國只是分分鐘的事,只有變法才能自救。著名的王安石變法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的。而它的宗旨是“民不加賦而國用饒”,觸及到的正是朝廷上那些利益集團,即大地主官僚階層的蛋糕。所以當支持王安石變法的宋神宗曾質問文彥博時,他大言不慚的說“大宋王朝是和我們士大夫一起治天下,不是和老百姓一起治天下。”舊黨的醜陋嘴臉暴露無遺。

就是在頂着這樣的無恥論調中,王安石這位倔強的名臣,不顧朝堂中所謂的文臣名士的反對,去推廣變法。從而在變法的十五年後,北宋王朝一度幡然振興,國富兵強,有了國泰民安的新氣象。而至於後來北宋的滅亡,南宋的悲劇,並不是王安石變法造成,其實是他背後的宋朝君臣的昏庸和腐敗,白白葬送了王安石的心血,樣的教訓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