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殺千刀”是什麼?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國的“凌遲”?

“殺千刀”是什麼?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國的“凌遲”?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6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殺千刀”是什麼?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國的“凌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中國語言博大精深,就連罵人的話,也花樣百出,如果被人吼一句“殺千刀的”,那是極狠毒的咒罵,意味着被詛咒“不得好死”。

殺千刀,又叫“千刀萬剮”,是對古代凌遲處死的一種更形象也更機械的說法,位列滿清十大酷刑,一種令國人細思恐極的刑罰。

究竟犯了什麼樣的滔天大罪,需要將人活活剮一千刀?真的要剮一千刀嗎?這麼殘酷的刑罰是誰設立的?

“殺千刀”是什麼?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國的“凌遲”?

不知道這些問題你有沒有留意過,有個國際著名漢學家卜正民先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從中外文獻中,特別是晚清來華的外國人拍攝的有關“凌遲”的照片中,重新審視了“凌遲”這種在西方人看來匪夷所思的野蠻行爲,當然,也對外國人抱着獵奇心態批判中華文化的這種優越心態作了深入研究。

然後,將他的研究所得寫成了這本《殺千刀》。

1.西洋照片裏記載的凌遲行刑細節

西方人第一次看到凌遲照片是在1904年,這張照片現存於法國索恩的尼普斯攝影博物館。照片中的主角,也就是正在身受凌遲之刑的人,名叫王維勤,他殺害了李家12口人,被判“凌遲處死”。

據說劊子手會用36刀完成行刑,這就是歷史文獻中記載的一次完整的凌遲行刑記錄。

“殺千刀”是什麼?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國的“凌遲”? 第2張

那中國歷史上沒有殺千刀的?有,比如明朝大太監劉瑾,據史料記載,他被判決凌遲3357刀。

史料記載,3357刀一共分了三天割完:劊子手先從他的胸脯割10刀,然後對着他大聲吆喝,怕他昏過去,等醒過來,再割10刀,如此反覆。第一天割了357刀,他還能勉強喝粥。第二天,他終於熬不住氣絕身亡,但依然要繼續割屍,直到割足3357刀。

據說行刑完畢,割下的小肉塊被受過其害的人家搶着買下吃掉了,一文錢一塊肉。這是名副其實的千刀萬剮,殘忍至極。

2.凌遲的“鬼邏輯”,國人的生死觀

殺千刀對中國人來說,其威懾力量更大的,不是肉體被一刀刀切割,而是“死無全屍”,這牽涉到中國人獨特的生死觀。

中國文化和民間習俗對肉身有着獨特的理解。儒家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而且,隨着佛教在西漢年間傳入,輪迴觀念極大的塑造了中國人的生死觀。在古人看來,生與死是一個輪迴,肉體死亡,靈魂不滅,從生到死不是結束,更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開始。只要保持肉體的完整,則雖死猶生,方能享有重生的機會和被祭祀的權利。

所以,古墓裏常常有金縷玉衣之類的東西,就是期望屍骨不腐,以求來世再生。

在這本《殺千刀》中,作者介紹了一本清朝年間傳抄的“陰律善書”:《玉曆寶鈔》,這本宗教色彩極濃的書,圖文並茂地展現了人死之後,還要到十殿閻羅那裏繼續受審判和折磨。

“殺千刀”是什麼?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國的“凌遲”? 第3張

這種對待身體的態度,被洋人也記錄了下來,一個在清朝海關部門工作的挪威人寫到:“斬首對中國人來說是件十分可怕的事,因爲他們堅信,一旦被斬首,便會以無頭的樣子進入另一個世界,並且一直待在那兒”。

按照這一文化心理,凌遲比絞刑、斬首之類的極刑具有更大的威懾力。不僅死前要捱上千刀、受盡折磨,還因爲不得好死,肉體被嚴重地破壞,他們失去了再次轉世投胎做人的可能,完全斷絕了受刑者“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的來世希望。有什麼比失去希望更可怕的呢?

3.凌遲的起源及其合法性

凌遲之刑雖然極有威懾力,但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凌遲在中國刑罰體系中的出現,卻始終是一種“例外”,也就是說,它基本上是法外之刑,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被正式承認,其合理性一直遭到質疑。很多研究者也都認爲,凌遲作爲酷刑的極致,在古代中國其實極少被使用,只有謀逆造反、忤逆人倫等極少數重大罪犯才被施刑。

事實上,作爲一種極刑,凌遲在中國古代出現得很晚。

論及酷刑,古代中國並不少見,比如殘暴的商紂王發明的炮烙之刑,春秋戰國時的五馬分屍,楚漢之爭中動不動就把人煮了,“分一杯羹”,等等。但是,到了漢朝以後,在儒家理念的影響下,對待刑罰一般都比較謹慎,大多以五刑爲主,即笞、杖、徒、流、死,並根據罪行輕重細分等級。在死刑方面,絞刑和斬首最爲常見。

“殺千刀”是什麼?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國的“凌遲”? 第4張

據專家考證,凌遲最早出現在10世紀的遼國,被記載在《遼史·刑法志》中,這兩個字究竟是什麼含義,專家們考證了很久也莫衷一是,但普遍認爲是漢人文字和草原民族契丹語的結合,大概的意思是“被緩慢的處死”。

北宋時,面對盜賊和士大夫的反叛,一些官員不斷上奏皇帝覈准凌遲之刑,就是說,到底此刑要怎麼實施,得有個標準。那時候,凌遲都沒有被寫入法律,只是作爲“例外”的刑罰,不過已經被經常使用。

到了元代,作爲草原民族,他們不信儒家那一套,統治者毫無思想壓力地強化了凌遲之刑,並正式寫入了法律。明朝儘管是漢人政權,但朱元璋登基後,認爲元朝之所以滅亡,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元朝後期刑罰失之於寬。

“殺千刀”是什麼?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國的“凌遲”? 第5張

朱元璋,典型的嗜血之徒,殺人狂魔,特別是對那些開國功臣,他十二分地不放心,因此,基於鞏固統治的需要,他用刑格外嚴酷,不僅在《大明律》中保留了凌遲,還常常突破律例使用凌遲之刑。在他主持編寫的“以案說法”的《大誥》中,許多罪行情節較輕的犯人,也被他加大刑罰程度,判了凌遲處死。

清代基本繼承了明朝的制度,凌遲也被寫入了《大清律》。特別是對於農民起義軍領袖,只要抓到,一律凌遲處死,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太平天國的石達開。

1862年6月25日,石達開和另一位起義軍領袖曾仕和被凌遲處死。他倆被面對面綁在十字樁上,劊子手先割曾仕和第一刀,曾仕和受疼不過,慘叫狂呼,石達開斥責道:“爲什麼不能忍受此須臾時間?”曾仕和這才緊咬牙關,不再叫喊。石達開受刑時,被割了一百多刀,但他從始至終默然無聲、毫無懼色,其凜然正氣和堅強意志使清軍官兵無不震驚。

“殺千刀”是什麼?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國的“凌遲”? 第6張

事實上,由於太過殘酷,凌遲一直被主張“仁政”和“明德慎刑”的儒家士大夫視爲沒有道德合法性,將其稱之爲“閏刑”,閏月的閏,也就是非常情況下采取的非常措施。

在儒家知識分子看來,法律是改變世道人心的手段。凌遲顯然與儒家的道統相悖,因此,儒家士大夫們一直致力於抵制凌遲的合法化。

雖然中國古代的王權離不開儒家思想治理天下,雖然凌遲有違儒家仁和思想,但是,在古代中國的政治語境下,凌遲很難主動被廢止,它是皇權一家獨大、不受制約的血淋淋的體現,它的的存在是王朝統治的需要。

因此,歷史的慣性讓凌遲的慘劇一再上演,直到一個新的世界的到來。

4.凌遲成了西方殖民者攻擊中國的道德利器

1857年,英國出版了一本小畫冊,描繪了一系列中國典型酷刑,剝人皮、抽腸、凌遲,等等。而另一位德國學者也寫道,圍觀行刑的中國人,嬉笑聊天,抽紙菸,吃水果,還有人收集犯人的鮮血,毫無人性。

這是典型的西方視野裏的中國酷刑,在這個問題上,中西方文明的差異與衝突展現的淋淋盡致。

“殺千刀”是什麼?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國的“凌遲”? 第7張

1910年左右,恐怖的中國凌遲酷刑開始在歐洲聲名大噪,因爲1904年左右法國士兵拍攝的照片,以明信片的形式編輯成冊,在歐洲大肆風行,殘忍的處決場面進入了西方人的視野。

這些照片成了中國落後於世界的野蠻罪證,並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強化了西方人對中國的偏見,如此種種,西方人認爲中國就是個離奇、原始、未開化的國度,與文明的西方天差地別,特別是中國人竟然對如此殘酷的刑罰習以爲常,實在是麻木不仁、愚昧、野蠻、落後的最好註腳。

但是呢,西方人在酷刑這件事上,也並不比中國人文明。殘酷的肉刑絕非東方獨有,在西方人的暴力史中,類似的酷刑數不盡數。

對於東西方對待酷刑的差異,作者提出了一個 “歷史時差”的問題,他認爲,在歐洲,極端殘酷的刑罰在啓蒙時代,就已被取消合法性,司法實踐不再有,懲罰開始從“身體”轉向“心靈”,這也確立了文明刑罰的判斷基準。

“殺千刀”是什麼?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國的“凌遲”? 第8張

然而,當西方人開始文明刑罰的時候,曾經是西方崇拜對象的中國,卻依然停留在酷刑階段,所以,文明的西洋人,看到凌遲這麼殘酷的刑罰,自然就把它看作“野蠻”與“落後”的標誌,高高在上的洋大人們,自然也沒有放過這一有利武器,從道德上大肆攻擊中國,天知道他們記不記得,也就100多年前,自己的祖先們對酷刑有多麼狂熱。

於是,西方人刻意在現實報道中夾雜了大量的道德譴責,順便摻雜了很多生動卻完全虛構的想象,生生把中國人描繪成喜好酷刑的民族,這麼一來,在西方人心理,中國就是個野蠻、殘忍、落後,需要先進文明拯救的地方,他們試圖說服世界,只有徹底摧毀傳統中國的文化與政治體系,中國式酷刑纔可能被終結。

“殺千刀”是什麼?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國的“凌遲”? 第9張

一言以蔽之,西方人對凌遲的報道,一次又一次地爲殖民中國、侵略中國提供了理論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