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日本明治維新時間背景是什麼?明治維新內容簡介

日本明治維新時間背景是什麼?明治維新內容簡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衝擊的背景下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面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

這次改革始於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並且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等。這次改革使日本成爲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開端。

 背景

國外:經濟: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1840年)

政治:資本主義制度的完善和發展。

思想文化:自由資本主義的蓬勃發展,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發展。

國際工人運動的不斷髮展。

西方列強加快了殖民擴張的步伐,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例:1851—1864太平天國運動etc.)

國內:幕府專權(幕藩體制、等級制度),實行閉關鎖國、重農抑商等政策阻礙了日本資主義的發展,幕府政權孕育着危機。

農民的反抗鬥爭此起彼伏(領導階層:下級武士)

1853年佩裏叩關,結束了日本閉關鎖國的狀態,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機中。

倒幕運動的發展和勝利(獲得明治天皇的支持)。

日本明治維新時間背景是什麼?明治維新內容簡介

 明治維新內容

以天皇爲首的新政府,於1868年4月6日發佈具有政治綱領性的《五條誓文》,6月11日公佈《政體書》。9月3日天皇下詔將江戶改稱東京。10月23日改年號爲明治。1869年5月9日遷都東京。並頒佈一系列改革措施:

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強制實行“版籍奉還”、“廢藩置縣”政策,將日本劃分爲3府72縣,建立中央集權式的政治體制,且天皇擁有無限權力。

社會體制方面,廢除傳統時代的“士、農、工、商”身份制度,將過去的公卿諸侯等貴族改稱爲“華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爲“士族”,其他從事農工商職業和賤民一律稱爲“平民”;爲減輕因“版籍奉還”而連帶的財政負擔,政府通過公債補償形式,逐步收回華族和士族的封建俸祿;此外亦頒佈武士《廢刀令》,以及建立戶籍制度基礎的《戶籍法》。

社會文化方面,提倡學習西方社會文化及習慣,翻譯西方著作。歷制上則停用陰曆,改用太陽曆計日(年號除外)。

引進西方近代工業技術;改革土地制度,廢除原有土地政策,許可土地買賣,實施新的地稅政策;廢除各藩設立的關卡;統一貨幣,並於1882年設立日本銀行(國家的中央銀行);撤消工商業界的行會制度和壟斷組織,推動工商業的發展(殖產興業)。

教育方面,發展近代資產階級性質的義務教育,將全日本劃分爲8個大學區,各設1所大學,下設32箇中學區,各有1間中學,每1中學區下設210小學區,每一所小學區設1所小學,總計全國有8所公立大學,245所中學,53760所小學。教育機關頒佈《考育敕語》,灌輸考道、忠君愛國等思想(有人認爲此舉用意在於強化最高權力集中式的社會體系,爲日後的對外擴張鋪路)。此外亦選派留學生到英、美、法、德等先進國家留學。

軍事方面,改革軍隊編制,陸軍參考德國訓練,海軍參考英國海軍編制;並於1872年頒佈徵兵令,凡年齡達20歲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須服兵役。一般服役3年,及預備役2年,後來一般役及預備役分別增至3年及9年,總計12年。1873年時,作戰部隊動員可達40萬人。此外明治政府亦發展國營軍事工業;到了明治時代中、後期,軍事預算急劇增加,約佔政府經費的30%~45%,實行軍國主義,武士道精神。

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興建新式鐵路、公路。1872年,第一條鐵路——東京(新橋)至橫濱(櫻木町)間鐵路通車;到了1914年,日本全國鐵路總里程已經超過7000公里。

司法方面,仿效西方制度,於1882年訂立法式刑法,於1898年訂立法、德混合式民事法,於1899年訂立美式商法。

宗教方面,基於政治理由,政府大力鼓勵神道教,因爲其宣揚忠於天皇的思想,對天皇統治國家有一定的幫助。同時亦容許其它宗教的存在,1873年日本取消基督徒傳教的禁令。

日本明治維新時間背景是什麼?明治維新內容簡介 第2張

結果

“明治維新”後,日本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力日漸強盛,先後廢除了幕府時代與西方各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重新奪回了國家主權,最終進入了近代化。可以說,“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的轉折點。日本從此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並迅速成長爲亞洲強國,乃至世界強國。

日本走上強國之路,同時也走向擴張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