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玩扳指是怎麼來的:從海昏侯墓出土的寶貝說起

古玩扳指是怎麼來的:從海昏侯墓出土的寶貝說起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玩扳指是怎麼來的:從海昏侯墓出土的寶貝說起(中國傳統配飾之一)

近日,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工作成爲各大媒體報道的熱點。先是110餘件“新鮮出爐”的各式珍貴文物引來衆人側目,接着又是閃亮的馬蹄金和盒金餅亮相,直接亮瞎了剛被吊起胃口的衆看家的眼球……

今天一則“海昏侯墓出土龍鳳紋玉佩”也引來持續關注該項考古工程的在原矚目。

文章標題稱海昏侯墓出土龍鳳紋的玉器爲“玉佩”,但好古的漢玉愛好者一眼就能看出,這件玉佩形制特別,不是常見的玉璜、玉璧,也非玉環玉玦。正因爲其別緻的器型,勾起了在原的興趣,於是接着閱讀了配圖的說明文字。

古玩扳指是怎麼來的:從海昏侯墓出土的寶貝說起

文章配文稱“據考古專家介紹,這塊玉佩飾很可能是韘(音同‘射’)形玉佩”;那麼這個字體結構複雜的“韘”又是什麼東西呢?

稍爲有些文物或者文玩常識的人立刻就會回答道:韘俗名叫“扳指”,是古代射箭時戴在手指上的工具,主要是用來扣住弓弦方便射殺目標。

但是問題又來了,扳指的形狀是這樣的,那麼這塊韘形玉佩怎麼是這樣的?完全無法想象這玩意兒能用來拉弓射箭啊?

古玩扳指是怎麼來的:從海昏侯墓出土的寶貝說起 第2張

關於這個問題,“國學粉”要搶答了:中國傳統扣弦開弓法不同於歐洲那種以食指和中指拉弦的方式(地中海射法),而是以戴上韘(或者稱扳指)拇指拉開弓弦,包括後來的蒙古族、滿族,也都是這種開弓法,射箭時將韘戴在右手大拇指上扣住弦弓。

國學粉輕抿一口香茗,翹起二郎腿,接着掉書袋子:韘又稱爲“韘玦”。傳統的漢族韘與滿族,蒙古族的扳指還是略有區別滴;漢族的韘從側面觀是梯形,即一邊高一邊低,而蒙古族,滿族的扳指一般爲圓柱體。從製作工藝和人體工程學上講,韘比扳指不是高出一點半點……

等等,先打住,所答非所問!爲什麼海昏侯墓出土龍鳳紋韘的外形更像是玉佩,而不是類似於今天戒指那樣的形制?

其實這個問題,文章中提到的專家已經給了相應的籠統解釋,這件玉器叫“韘形玉佩”,而不是“韘”。那麼,這個韘形玉佩又是什麼鬼?

古玩扳指是怎麼來的:從海昏侯墓出土的寶貝說起 第3張

要說清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玉佩。

所謂玉佩其實就是佩戴在古人服裝之外裝飾品。在海昏侯所生活的秦漢時期乃至上溯到春秋戰國時代,玉佩繁縟華麗,甚至數十個小玉佩,如玉璜、玉璧、玉珩等,用絲線串聯結成一組雜佩,用以突出佩戴者的華貴威嚴。這就如今天的中產、小資們玩手串、項鍊、手錶之類的奢侈品一樣,是古人在裝飾華服的同時順便向其他人顯示自身財富和品味的工具。

事實上,玉佩多半是從生活器具發展而來,比如說“玉觽(音同‘犀’)”這種古人常常和韘形玉佩一起佩戴玉器,它的原始用途就是結開繩結的工具。

古玩扳指是怎麼來的:從海昏侯墓出土的寶貝說起 第4張

早期的觽一般用動物獠牙或者犄角製作,通體光滑圓潤,的確是用來揭開繩結的利器。但當它發展成爲玉佩中的一件雜佩後,古人可以在觽體上雕琢繁複的紋路,使其原始功能性被大大削弱,裝飾性大大增強。

而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韘形玉佩也是出於類似的原因,逐漸從簡單而接地氣的生產生活工具,發展成一件用來顯示其擁有者身份地位的裝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