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中國第一位女詩人,卻被兄長賣給許國

中國第一位女詩人,卻被兄長賣給許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一襲紅妝的女子遙望故鄉山山水水,往事一幕幕浮現:

“籊籊竹竿,以釣於淇;巧笑之瑳,佩玉之儺;淇水悠悠,檜楫鬆舟”……淇水之畔,少女時代的無憂無慮早已伴隨着盈盈水波遠去,故鄉啊,我什麼時候能夠迴歸?”

“我思肥泉,茲之永嘆。思須與漕,我心悠悠。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思之切之,一首首詩篇如泉水般噴涌而出,字字皆是對故國的思念與擔憂。

於是春秋蕩蕩國風悠悠,在中國詩歌的源頭《詩經》裏赫然留下了她的名字,和她的作品。她,就是許穆夫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有正式名字的女詩人,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第一位愛國女詩人。

她從風雅頌中走來,從春秋煙塵中走來。

論才華,她的詩歌飄過了兩千多年歷史風雲仍在傳唱;

論家世,她是衛國君主衛宣公的女兒、衛懿公的妹妹;

論美貌,遺傳了其母宣姜之容顏,傾國傾城,各國公君子衆卿仰慕,許、齊兩諸侯國都派使者前來求婚;

論品德,她端莊嫺雅,爲人謙謹,名聞天下。

而她青史留名,卻是因爲她那超出男兒的氣魄膽識和愛國情懷,給了後世女子無窮的正能量。

中國第一位女詩人,卻被兄長賣給許國

生而優越,命卻不由。

生在王侯之家,及笄之年,婚姻大事卻身不由己,多因政治聯姻而出嫁,而女子自出嫁一刻起,基本與孃家再無關係。她們被冠以夫姓,斷絕曾經。

終其一生,不復歸家。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求親的人選中,她經過深思熟慮,認爲齊國兵強富庶,又是衛國的近鄰,從祖國的安全考慮,能夠支援許國將來可能遇到的攻擊和威脅,與之結盟將更安全可靠。

可偏偏她的兄長是那位以養鶴爲樂昏庸誤國的衛懿公。

在重禮的打動下,他把妹妹嫁往遠在千里之外的小國許國。春秋史冊上不會留下女子的閨名,從此,她有了新名字——許穆夫人。

長路漫漫,家園遠隔,愁腸百結,最讓她放心不下的是故國的國土與黎民。

哥哥衛懿公荒淫腐化,不問朝政,百姓們怨聲載道,外國頻頻侵犯,衛國已岌岌可危。

《左傳》記載,“冬十二月,狄人伐衛,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及狄人戰於滎澤,衛師敗績。”

玩物喪志、國將不國被不幸言中。

“衛國滅,國君崩”,千里傳書,噩耗當頭!手捧國書,許穆夫人痛徹肺腑,國破家亡,而我空有一腔熱血又奈若何!我多麼想插翅飛回衛國,躍馬疆場報仇雪恥、抗敵復國啊!

中國第一位女詩人,卻被兄長賣給許國 第2張

憂國憂民,我心悠悠,輾轉反側,百感交集,恨自己不是男兒身,不能保家衛國,那是怎樣的思念和悲憤!

嫁夫從夫,這是古時女子唯一的倚靠。

她請求夫君許穆公援救自己的母國。而膽小如鼠的許穆公只求自保,並不願出兵。反覆思量後,她決定親自趕赴漕邑,與逃到那裏的衛國宮室和剛被擁立的戴公(她的另一哥哥)相見。

這樣的勇敢果決,試問史上又有幾個女子能做到?即使男兒也是自愧弗如吧!

回鄉路上,塵土飛揚,馬蹄焦灼,她帶上隨從和物品,一路“載馳載驅,歸唁衛侯”,救濟難民,與衛國君臣商議復國之策。

這裏輕描淡寫幾句話,於她卻是諸多艱辛,不可言說。人未至衛,卻遭百般阻撓,悲憤之際,她賦詩《載馳》慷慨陳詞:

中國第一位女詩人,卻被兄長賣給許國 第3張

載馳載驅,歸唁衛侯。

驅馬悠悠,言至於漕。

大夫跋涉,我心則憂。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視而不臧,我思不遠。

既不我嘉,不能旋濟。

視而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採其蝱。

女子善懷,亦各有行。

許人尤之,衆穉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

控於大邦,誰因誰極?

大夫君子,無我有尤。

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馬兒啊你快些跑,快些跑,我的家國有危難,叫我如何忍退不赴難?那裏是我的宗國,那裏有我日日夜夜思念的親人同胞!

縱使丈夫不與我同心同德,因他自私膽小又怯懦;縱然前路荊棘密佈,我亦已備好長劍,遍體鱗傷又如何?

絕世紅顏矗風雨,挺身而出是爲衛。

漕邑已隱隱在望,亡國的悲傷充塞着心房!歸心似箭,她快馬加鞭。

“夫人——夫人留步——”身後煙塵滾滾,是許國大夫們踏塵而來。“大夫跋涉”,傳達禁令:

“先王制禮,父母沒則不得歸寧者,義也。雖國滅君死,不得往赴焉!”

這是許穆公的一紙禁令,孰能違?作爲遠嫁女子是不能歸國弔唁的,此舉屬於大逆不道。接着大夫們紛紛搬出禮制,責怪她考慮不慎,嘲笑她徒勞無益,甚至指責她拋頭露面有失體統……

背後的叫囂何其洶洶,許穆夫人義正詞嚴地斥道: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爾不臧,我思不悶。”

你們都說我不好,說我返衛國不對,這也斷難使我改變初衷!比起你們那些不高明的主張,我的眼光要遠大得多,我的救國之決心是不可能改變的!

你們只知坐以論道、明哲保身,而我必須要以實際行動來拯救我的故國。

中國第一位女詩人,卻被兄長賣給許國 第4張

國有難,拋頭顱灑熱血這是責任,也是情義。愛國報國當不分男女!誰說女子不如男,巾幗何須讓鬚眉?

頂着重重壓力,憑着一顆拳拳愛國之心和一腔孤勇,她毅然決然繼續前行。

到達漕邑後她招來四千百姓,安家謀生,整軍習武,並向大國齊國求援。

這是一個智慧超羣的詩人,這是一個有膽有識的戰士,聞國之喪,棄釵而起,雖弱女子又何妨!

挽救國家於生死存亡之際,冒天下之大不韙,與愚腐禮教作抗爭,她第一個爲後世女性做了表率!

日暮,淇水泛着着粼粼波光,一如往昔般清波盪漾,壟上芃芃的麥浪隨風翻滾,“陟彼阿丘,言採其蝱。女子善懷,亦各有行。”

此刻,她的心中亦如這麥浪般思緒難平。

她緊皺眉頭,冷靜分析形勢後,決定親自出使齊國,陳訴戎狄滅衛的情況,請齊國出兵解救。

“控於大邦,誰因誰極?”要知道,她所要面見相求的,正是當年向衛國求婚被拒、今日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啊!

此刻她的心情何等複雜,而國難當頭又怎能顧及兒女情長?

千古一見。

或許齊桓公念惜她舊日才華美名,或許震撼於她今朝的過人勇氣,欣然願助。

《左傳》:“許穆夫人賦《載馳》。齊侯使公子無虧帥車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歸公乘馬,祭服五稱,牛羊豕雞狗皆三百,與門材。歸夫人魚軒,重錦三十兩。”

許穆夫人的名字就這樣被史家記載。她實現了自己的夙願,收復失地,復國成功。

兩年後,衛國在楚丘重建都城,恢復了它在諸侯國中的地位,一直延續了四百多年之久。甚至到了秦始皇統一中國,改稱皇帝之後仍然存在於豫北冀南的土地之上。

歷史從不會遺忘真正的英雄。

一首《載馳》,字字意堅,句句情深;赤膽烈女,巾幗豪傑,青史留名,許穆夫人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