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在清朝後宮中,有哪些妃嬪的結局悽慘?

在清朝後宮中,有哪些妃嬪的結局悽慘?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正所謂“一入宮門深似海”,作爲皇帝的妃嬪,雖然吃穿用度不用發愁,但深宮中的寂寞卻也無償不是一種折磨。而在歷代後宮嬪妃之中,清朝皇帝的妃嬪無疑是最慘的,其他朝代的妃嬪就算見不到皇帝,好歹還有兒女可以陪在身邊,而清朝的女人如果位分過低,即使生了孩子也無權撫養。那麼在清朝的妃嬪之中,誰又是最慘的呢?

阿巴亥:年紀輕輕被逼殉葬,死後也不得安寧

孝烈武皇后阿巴亥出身於烏拉那拉氏,是烏拉部滿泰貝勒的女兒,後來成爲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四任太妃,先後爲努爾哈赤生下三個兒子,即第十二子英親王阿濟格、第十四子睿親王多爾袞、第十五子豫親王多鐸。

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去世,此後皇太極等人圍繞皇位展開激烈爭奪,阿巴亥對此根本無能爲力。後來,皇太極闖入阿巴亥的後宮,傳達了所謂的皇帝遺命,強令阿巴亥殉葬。阿巴亥被逼無奈之下,最終只得自縊殉死(另說被弓弦勒死),享年36歲。

在清朝後宮中,有哪些妃嬪的結局悽慘?

皇太極繼位之後,將生母孟古尊爲皇后,但卻對同樣是努爾哈赤大妃的阿巴亥隻字不提,就連神牌都沒有設立。直到順治七年(1650年)8月,大權在握的多爾袞纔將生母阿巴亥追封爲“皇后”,並將牌位擺放進太廟之中。然而隨着四個月後多爾袞的病逝,順治皇帝便廢掉了阿巴亥的封號,並將其神牌從太廟中撤出。

富察·袞代:被丈夫休妻,死後連棺槨也被挖出另葬

富察·袞代是建州右衛名酋莽色督珠乎的小女兒,袞代與努爾哈赤之間的關係極爲混亂,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捋一捋。總之,後來袞代嫁給了努爾哈赤三伯祖索長阿的孫子戚準,並生有一個兒子昂阿拉。戚準病逝之後,袞代按照女真的收繼婚習俗,便又帶着孩子改嫁給了努爾哈赤,成爲“繼室大福晉”。

袞代作爲努爾哈赤大福晉長達三十餘年,期間生養了蒙古爾泰、德格類兩位皇子,和公主莽古濟,並憑藉其聰明才智成爲了努爾哈赤著名的賢內助,爲後金的發展壯大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隨着年老色衰以及涉及捲入政治漩渦,其與努爾哈赤的關係最終開始疏遠。

後金天命五年(1620年),努爾哈赤以“盜藏金帛”的罪名將其休棄(另說被處死)。再後來,其子莽古爾泰被皇太極以“謀上之罪”而被幽殺,而已經與努爾哈赤合葬於盛京福陵的袞代靈柩也被下令移出,在被廢爲庶人之後另擇他地草草掩埋。皇太極仍不解恨,又將有關於袞代及薩濟富察家族與愛新覺羅家族有姻親背景的所有記錄全部刪除。

馬常在:死後七年無人問津

在清朝後宮中,有哪些妃嬪的結局悽慘? 第2張

馬常在是雍正帝的嬪妃,雍正七年時入宮被封爲答應,次年被晉封爲了常在。清朝皇后之下妃嬪分爲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七個等級,而馬常在僅僅從倒數第一個等級被提升爲了倒數第二個等級,由此可見其地位之低,或許正因如此,這位可憐的女人連名字也沒在歷史上留下。

史料關於馬常在的記載極少,唯一的記載還是來源於一件悲慘之事。馬常在於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夏天去世,安放其屍體的彩棺被暫時放置在田村殯宮,然而一直到乾隆四十年(1775年),馬常在的彩棺仍然被安放在田村殯宮,竟然始終無人過問。

乾隆得知此時之後,極度惱怒,將有關此事的一大批官員懲罰了一遍後,這纔將其彩棺移入泰陵妃園寢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