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孝淑睿皇后死後,爲何卻能與嘉慶享受死後合葬的殊榮?

孝淑睿皇后死後,爲何卻能與嘉慶享受死後合葬的殊榮?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嘉慶皇帝是清朝第七位皇帝,嘉慶的名字本來叫永琰,後改“永”作“顒”。清朝規定,只是在《實錄》、《玉牒》等特定文獻出現的御名上貼黃(就是將名字用黃籤蓋上)。清帝名字避諱,從康熙帝開始。大致的情況是:康熙名字玄燁的“玄”字,避諱時缺末筆;雍正名字胤禛的“胤”字,避諱時缺末筆,同時命他的兄弟將“胤”字改作“允”字;乾隆名字弘曆(當時寫作“弘曆”)的“弘”字,避諱時缺末筆。到嘉慶永琰時,乾隆考慮君主名諱,“永”字爲常用字,避諱不便,命將永琰的“永”字,改爲不常見的“顒”字。永琰繼位之後,就改稱爲“顒琰”。清朝皇帝的名字,將排輩分的字,改爲特別的字,是從嘉慶開始的。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孝淑睿皇后死後,爲何卻能與嘉慶享受死後合葬的殊榮?

嘉慶皇帝是一位守成之主,一生沒有多大的功績,除了剿滅兩次起義外,剷除權臣和珅無疑是他一生最大的閃光點了。據相關統計,嘉慶皇帝一生共有近二十位后妃,這在清朝的后妃隊伍上來看處於中等水平,然而,能夠享受死後與其合葬殊榮的卻只有一位,孝淑睿皇后。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生於乾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辰時,和嘉慶皇帝是同年生,但比嘉慶皇帝大42天。總管內務府大臣、副都統、承恩公和爾經額女。

她是嘉慶帝的第一任皇后。乾隆三十九年,賜冊爲皇子永琰嫡福晉,年十五歲。乾隆四十五年,生永琰第二女。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生永琰第二子綿寧(即道光帝)。乾隆四十九年,生永琰第四女(即莊靜固倫公主)。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禪位永琰。永琰改名顒琰,是爲嘉慶帝。嘉慶元年正月,冊立喜塔臘氏爲皇后。二月甲辰,其父和爾經額追封三等承恩公。嘉慶二年二月初七,病逝,得年三十八歲。嘉慶二年五月,諡孝淑皇后。嘉慶八年十月,入葬清西陵之昌陵地宮。道光、咸豐累加諡"孝淑端和仁莊慈懿敦裕昭肅光天佑聖睿皇后"。

孝淑睿皇后死後,爲何卻能與嘉慶享受死後合葬的殊榮? 第2張

嘉慶嫡後喜塔臘氏孝淑,祖上阿塔在後金時期僅爲正白旗包衣,其家族繁衍七、八代後,至嘉慶朝,孝淑之父和爾敬額也不過纔是名總管內務府大臣,並非豪門大族。孝淑於乾隆三十九年被冊爲嫡妃。從她出身內務府包衣家庭以及成婚時顒琰年僅14歲的情況分析,這次婚姻應是經由選秀女途徑爲皇子所指的婚姻,與女方家族背景及朝中政治毫無關聯。此時正逢皇十五子指配嫡妃,衆大臣會從嫡妃的家世等推斷究竟何人是太子。假若此時嘉慶嫡妃是一個出身後族或其他滿洲大家,那麼其太子身份會昭然若揭。所以,纔會出現包衣成嫡後的奇蹟。

嘉慶八年,孝淑皇后喜塔臘氏被葬入昌陵地宮,成爲唯一一位與嘉慶皇帝合葬的女人。孝和睿皇后並沒有與嘉慶合葬於昌陵,而最終葬於昌陵西面三華里處的昌西陵。清昌陵是嘉慶皇帝愛新覺羅顒琰和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的陵寢,位於 清西陵的泰陵之西。它的神道在泰陵聖德神功碑亭南與之相接,是唯一與清西陵主神道相接的帝陵。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