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蕭太后爲何只是攝政,而不像武則天那樣自己稱帝?

蕭太后爲何只是攝政,而不像武則天那樣自己稱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蕭太后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武則天是我國古代傳奇女性的代表人物,也是正史中唯一一位女皇帝,但其實大遼蕭皇后的傳奇人生比她還要精彩。

蕭太后名爲蕭綽,小名燕燕,因此也叫蕭燕燕,公元953年出生於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一帶),從小聰明伶俐且美貌端莊,父親蕭思溫是大遼宰相侄子,母親是遼太宗之女燕國公主,也算擁有大遼皇家血脈。

公元969年遼穆宗被侍衛刺殺後,蕭思溫擁戴和自己關係親密的遼景宗即位,因功被封爲北府宰相、尚書令等職位,其女蕭綽也因此被徵召入宮封爲貴妃,兩個月後被正式冊封爲皇后,可見其深受遼景宗喜愛。

蕭太后爲何只是攝政,而不像武則天那樣自己稱帝?

遼景宗體弱多病,治理朝廷難免力不從心,蕭綽被封爲皇后之後,開始協助遼景宗處理朝廷,漸漸的遼景宗開始放權,大小事務都由皇后處理,自己只聽結果,這點跟唐朝時期的武則天和唐高宗非常相似。公元976年,遼景宗下令將皇位地位提高到和自己同等地位,而朝中大臣竟然罕見地默許了,這在男尊女卑的古代時非常少見,可見蕭綽在大遼朝堂還是很得人心的。

公元982年遼景宗病逝,留下遺詔傳位給長子耶律隆緒,並讓文武百官“軍國大事聽皇后命”。當時耶律隆緒只有12歲,蕭綽垂簾聽政,被封爲“承天皇太后”,管理國家大事。爲防止親王奪權,她下令削去了他們的兵權,培養親信,穩固朝堂。

公元986年3月,宋太宗趁遼景宗病逝,新帝年幼,遼國大權落在一介女流之手之際,認爲是大舉反攻的好時機,於是兵分東、中、西三路進攻幽州(今河北北部一帶)、蔚州(今河北蔚縣)、朔州(今山西一帶),蕭太后得知消息後,立即遣兵調將應戰。

公元986年5月,蕭太后親自披甲上陣,在東路與宋軍正面接戰,同時派軍截斷宋軍水源,致使東路宋軍大敗。之後蕭太后集中兵力對付西路宋軍,而西路宋軍領兵者正是北宋名將楊業,文學影視作品中楊家將主帥,雖然和小說中的用兵如神的“楊業”相比有些差距,但真實歷史中的楊業也是一位百戰名將,曾在雁門關殺的遼軍潰不成軍。

東路大軍戰敗後,宋太宗慌了,急忙下令西路大軍全面撤退,致使宋軍士氣低迷,無心應戰,蕭太后趁機領兵反攻,楊業苦苦支撐但因等不到援軍最終戰敗,次子楊延玉極其部署在山西寧武縣陳家谷口之戰中全部戰死,楊業本人也被活捉,後絕食而死。

楊業死後,頭顱被蕭太后令人割下在邊關穿視以鼓舞軍心,遼軍士氣大漲,一鼓作氣收復所有失地。公元1004年,蕭太后率領20萬精銳遼軍南征大宋,僅用2個月就打到澶州(今河南濮陽),逼大宋簽下喪權辱國的“澶淵之盟”,宋朝每年上繳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大宋再也沒人敢小瞧蕭太后這個女流之輩。

蕭太后爲何只是攝政,而不像武則天那樣自己稱帝? 第2張

檀淵之盟後第五年,遼國內部團結一致,外部宋軍不敢來犯,達到了最鼎盛時期,但在這個時候蕭太后宣佈不再攝政,歸政於皇帝,也就是遼聖宗。同年12月病逝,時年57歲。從982年攝政到1009年歸政,蕭太后共掌控朝堂27年,但一直沒有像武則天一樣稱帝,這是爲何?

首先,沒必要。蕭太后已經掌控朝廷,就算稱帝權力也不會再增大,而且還會引來國內羣臣以及百姓不滿,畢竟在古代不僅中原男尊女卑,周圍遊牧民族更加嚴重,女子往往跟貨物等同,沒多少地位,因此蕭太后沒必要爲了虛名給自己找麻煩。

蕭太后爲何只是攝政,而不像武則天那樣自己稱帝? 第3張

其次,遼聖宗是蕭太后親生兒子,自古以來母親和兒子政權、爭名的畢竟是少數,像武則天那樣爲了權力不惜殺死親生兒子的更是鳳毛麟角,大多數母親一心還是爲孩子考慮的。

最後,蕭太后攝政時幼帝只有12歲,各路親王都恨不得取而代之,且宋軍來勢洶洶,大遼正處於內憂外患之際,蕭太后哪有心情稱帝?等擊敗宋軍,簽下澶淵之盟後,蕭太后解決了外患開始着手處理內憂,等一切處理妥,具備稱帝條件時身體卻垮了,在歸政給兒子後不到1年就病逝了,她大概也清楚自己的情況,就算稱帝也當不了多久皇帝,反而會傷了母子感情,引起國內動盪,因此始終沒有稱帝,也算是善始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