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泌史稱“白衣宰相”,一生輔佐唐朝4位皇帝

李泌史稱“白衣宰相”,一生輔佐唐朝4位皇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他一生輔佐唐朝4位皇帝,數次出仕又數次歸隱,史稱“白衣宰相”,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就發生唐玄宗的天寶三年。此時的李隆基,已經徹底黑化,不再是原來那個奮發有爲,勵志向上的皇帝,他開始懈怠朝政,內憂外患之下,唐朝已經盡顯疲態。

劇中的李必冷靜果敢,狠辣忠誠,是太子的忠實擁護者。爲了太子,可謂是盡忠盡職,殫精竭慮,絲毫不計較個人榮辱得失。

李泌史稱“白衣宰相”,一生輔佐唐朝4位皇帝

李必的原型是李泌,此人的確是唐朝一個運籌帷幄、能文能武之人。“安史之亂”以前,李泌已辭官歸鄉,但爲了輔保太子李亨,他選擇重新復出。事實上,正是由於他復出後的謀劃和計策,唐肅宗才平定了“安史之亂”。

李泌在歷史上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李泌(bì)(722年-789年 ),字長源。京兆(今陝西西安)人。 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謀臣、學者,北周"八柱國"李弼的六世孫。

李泌七歲能文,幼時就已粗通黃老列莊學說,有神童的美譽。唐玄宗開元十六年(728年),李泌因機遇巧合,受到了玄宗召見。在朝中,李泌不僅受到張說、張九齡的賞識,大臣韋虛心、張廷珪也很器重他。

李泌成年後,非常博學,擅長研究《易經》。他經常遊歷嵩山、華山、終南山之間,仰慕神仙不死之術。天寶(742年-756年)年間,隱居嵩山的李泌向玄宗獻上《復明堂九鼎議》,玄宗想起李泌的"早惠",於是召他入朝講授《老子》。因其講解"有法",玄宗命他待詔翰林,供奉東宮,太子李亨待李泌極爲優厚。

安史之亂爆發後,玄宗倉皇出走,李亨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即位,是爲唐肅宗。肅宗即位後,派人四處尋找李泌,要給他授任官職,李泌自稱山人,堅決推辭,希望以賓客的身份隨從。 肅宗也只好授李泌銀青光祿大夫的散官,碰到疑難的問題,常常和他商量,稱其爲先生而不稱名。

李泌史稱“白衣宰相”,一生輔佐唐朝4位皇帝 第2張

李泌入朝議論國事,從制書文誥到將相升遷,無所不預,史稱其"權逾宰相"。李泌外出時,也陪同肅宗車駕,衆人指着他說"穿黃衣的是聖上,穿白衣的是山人隱士"。肅宗聽說此事,便賜李泌金紫,任命他爲天下兵馬大元帥、廣平王李俶(後來的唐代宗李豫)的行軍司馬。

安史之亂時,唐肅宗即位靈武,召李泌參謀軍事,爲平叛立下汗馬功勞。但他又被權宦李輔國等誣陷,再次隱居衡嶽。唐代宗即位後,召爲翰林學士。屢遭宰相元載、常袞排斥,出外任職。唐德宗時入朝拜相,官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累封鄴縣侯,世稱"李鄴侯"。

李泌是玄、肅、代、德四朝元老,可他一生崇尚出世無爲的老莊之道,視功名富貴如敝屣,所以在肅、代兩朝數度堅辭宰相之位,並且最終遠離朝堂,長年隱居於衡山。

李泌史稱“白衣宰相”,一生輔佐唐朝4位皇帝 第3張

貞元五年(789年)三月二日(4月1日 ),李泌病逝,享年68歲。德宗追贈他爲太子太傅,所賜賻禮加等。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李泌與歷代功臣四十人得以從祀歷代帝王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