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蕭望之是什麼人?漢元帝登基之後爲何要殺他?

蕭望之是什麼人?漢元帝登基之後爲何要殺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奭,劉詢與嫡妻許平君所生之子,西漢第十一位皇帝。“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下面和本站小編一起走進了解。

漢昭帝時期,昭帝年幼,霍光當政,當時漢朝所有的軍政大事,以及選用人才都由霍光一人決定。

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叫蕭望之的普通儒生,因爲長史丙吉的推薦,得到霍光考覈官員的考試機會。

考試當天,蕭望之和王仲翁等幾個人來到霍光門外,被侍衛阻攔,要求幾個蕭望之等人要經過搜身,卸下武器,才能進入霍光的屋子。王仲翁等人聽了侍衛的話之後,馬上接受了搜身,而唯獨蕭望之不肯接受搜身,並在霍光門外和侍衛撕扯起來。

蕭望之是什麼人?漢元帝登基之後爲何要殺他?

這時候,屋裏的霍光聽到的門外的動靜,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個儒生,因爲不願意接受搜身惹出的糾紛。

蕭望之見到霍光,隨即停下了動作,來到了霍光的面前,對霍光說,聽說將軍您是憑藉功德來輔佐年幼的皇帝的,現在卻這樣對待儒生,這恐怕不是周公吐脯那樣的禮賢下士的行爲吧。

蕭望之說完這句話之後,全場靜默了,所有人都以爲霍光會奪取蕭望之的考試資格,沒想到,霍光沒有說什麼,依然讓蕭望之接受了考試。

之後考試結果出來了,一同考試的王仲翁,被錄用爲光祿大夫給事中,而自傲考試中獲得甲等的蕭望之,卻被分配做了一個看門的侍衛。

做了光祿大夫的王仲翁也不知道是那根筋搭錯了,竟然在蕭望之面前趾高氣揚,揚武揚威起來,可能是出於爲人淺薄,也可能是之前嫉妒蕭望之的才情,竟然對蕭望之說,不甘平凡的蕭望之,怎麼做了守門侍衛了呢?

蕭望之不卑不亢地回答王仲翁說,人各有志。

其實,霍光要求儒生接受搜身,是因爲之前霍光曾經被之前的上將軍上官桀刺殺過,所以多一重防備,也不知道蕭望之知不知道這件事,但是不得不說蕭望之的反應明顯過於激烈了。

那麼爲什麼蕭望之的反應如此激烈呢?有兩個原因,第一,蕭望之出身蘭陵蕭氏這樣的大家族,從小嬌縱。第二,蕭望之是出於年少輕狂,書生銳氣。

所以,蕭望之並沒有因爲霍光當時的權勢滔天,有過絲毫畏懼,這可能就是大家族出生的底氣吧。

說起來,根據史料記載,蕭望之出身務農世家。既然出身蘭陵蕭氏,屬於蕭何的子孫,爲什麼到了蕭望之這一代,反倒成了務農世家呢?

這裏其實是一個信息認知偏差,務農一定窮嗎?

不一定。

就像現在的養豬商人一樣,人家做畜牧業的發展到一定程度,也是很有錢的,而蕭望之的家裏世代務農,未必代表人家家裏窮,還有可能是人家家的的地特別多,那樣的話,也是有錢人啊。

話說回來,其實霍光對蕭望之也算網開一面了。畢竟霍光當時並沒有徹底罷免蕭望之,直接讓她回家種地,而是給了蕭望之一個職位。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守門侍衛,但也是有機會翻身的。

而蕭望之雖然嬌縱,但也算心智堅定,並沒有因爲這件事就一氣之下回家種地,可見蕭望之是懂得忍耐和蟄伏的。

就這樣,蕭望之一連做了好幾年的守門侍衛,後來因爲弟弟犯罪而被牽連,連守門侍衛的官都丟了,回到了家鄉,做了一名郡縣中的小吏。

幸運的是,在蕭望之做郡吏的時候,被當時做宰相的魏相看中,魏相見蕭望之才能出衆,後來提拔蕭望之做了一個司禮官。

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漢宣帝徹底掌握政權。因爲之前霍光專政的時候,提拔了不少霍氏家族的人,所以霍家的勢力還是很龐大的,龐大到威脅到了漢宣帝,所以漢宣帝對霍家很是防備忌憚。

公元前67年的夏天,長安城忽然下了一場冰雹,這在古代算是天降災難,顯示異像了。這時的蕭望之已經做了好幾年的小官了,非常想要得到升遷的機會,於是就藉着這次的下冰雹事件,趁機相漢宣帝上書,請求當面向漢宣帝解釋這次的天降異象。

此時的漢宣帝,也聽說了蕭望之在民間的才名,漢宣帝認爲至少應該詢問一下這件事,雖然漢宣帝沒有親自召見蕭望之,但是還是派了手下做少府的宋畸,向蕭望之詢問情況,正是這次的上書,使蕭望之得到了被重用的機會。

那麼蕭望之在這次的上書中說了什麼呢?

蕭望之藉着天降異象下冰雹的事件,向漢宣帝說明,天降異象是上天在提醒漢宣帝,國家爲危險,朝中一家獨大的勢力可能會侵犯國家利益,應該選用賢能的人來治理國家,適當的剪除異姓過大的勢力。

漢宣帝得知了蕭望之的意思,立即將蕭望之掉到身邊做了一個近侍,別小看一個小小的近侍,歷代皇帝想要重用誰的時候,都是將這個人調到身邊來就近考察,經過考察之後,纔會在調任其他重要的職位。

雖然蕭望之在做近侍,但是也不是幹着端茶遞水的活,而是輔助漢宣帝負責官民上書的部分工作。經過一段日子的考察,蕭望之處理政務的能力得到了漢宣帝的認可,不久,蕭望之就被接連提拔爲諫議大夫,丞相司直等職位,短短的一年之內,蕭望之接連升遷三次。

蕭望之是什麼人?漢元帝登基之後爲何要殺他? 第2張

再後來,霍光的兒子霍禹果然謀反,因此,整個霍家都被處死,漢宣帝成功地抵擋了一次謀反案件,因爲在此之前,蕭望之早早就提醒漢宣帝要小心霍家獨大,所以漢宣帝認爲蕭望之有遠見,有智慧,漸漸的看重蕭望之。

後來漢宣帝想要將蕭望之派到地方,去磨練一些政績在提拔重用,官員有了政績,後面升遷調用吉更有說服力,這本來是尋常操作,沒想到了蕭望之卻非常排斥。

漢宣帝派蕭望之去平原郡做太守,管理一方百姓,蕭望之卻不想去,並給漢宣帝上書,上書的意思大概就是說,朝中不能沒有我這樣直言相諫的諍臣,不然陛下就聽不到好的建議,矯正錯誤的事情了。

顯然蕭望之的上書,沒有表現自己的不可替代行,並沒有什麼說服力,所以漢宣帝並沒有將蕭望之留在朝中,還是將蕭望之派代平原郡做太守去了。

公元前65年,漢宣帝將蕭望之從平原郡召回長安,做了一個少府。這時的蕭望之經過了歷練已經大不一樣了,雖然蕭望之身上還有些世家公子的嬌氣,但是在漢宣帝的心中,以當時蕭望之的才能,再培養培養已經可以做丞相了。

於是這次,漢宣帝任命蕭望之做左馮翊,就是京城附近的地方父母官。但是這個蕭望之以爲是自己做了什麼事情惹怒了漢宣帝,才被漢宣帝發配到左馮翊的,於是再次上書稱病,辭去左馮翊的位置。

漢宣帝見蕭望之爲了做父母官,連稱病辭官的事情都做出來了,也知道是雙方產生了誤會。爲了安撫蕭望之,漢宣帝馬上派自己的心腹,侍中成都候金安去給蕭望之帶話,漢宣帝生怕蕭望之聽不懂,直接告訴蕭望之,之前讓你做平原郡太守,是想要歷練你,但是你做平原郡太守的時間太短了,歷練不夠,所以這次纔派你做左馮翊,不是因爲你有什麼過失將你貶到地方去了。

蕭望之知道了漢宣帝的用意之後,終於沒有再推辭,馬上走馬上任了,在做左馮翊的時候,很認真負責地處理當地政務。後來蕭望之因爲得到了漢宣帝的鼓勵,在左馮翊的位置上足足做了三年,蕭望之轄區內的百姓都對他稱讚不已。

公元前59年,蕭望之被升任大鴻臚,負責管理諸侯國和藩屬國事務。

此前烏孫國國王向漢宣帝上書,求娶漢家公主。漢宣帝接到烏孫國的請求,就召開會議討論是否要應允烏孫國的和親,蕭望之對此事發表意見說,烏孫國天高皇帝遠,所做出的承諾不可輕信,遠嫁公主並不是一件好辦法。

當時漢宣帝並沒有採納蕭望之的建議,執意答應了烏孫國的求親,經過商議定在公元前60年,派長羅候常惠護送公主遠嫁烏孫。

沒想到,公主的和親隊伍還走在路上,烏孫國的國王昆彌翁歸靡就去世了,他的侄子違背制約自立。常惠聽說了這件事,就從邊塞上書報告漢朝,暫時將公主留在敦煌郡,並且親自到烏孫國責備狂生不信守承諾,應該立元貴靡爲烏孫王,才能求娶漢朝公主。

消息傳到了漢朝,漢宣帝召開緊急會議,蕭望之再次反對將公主嫁到烏孫,並拿之前的解憂公主和前烏孫王爲例,告訴漢宣帝,烏孫國搖擺不定,不信守盟約,之前漢朝嫁過去的解憂公主和前烏孫王感情不和睦,所以邊境也不太平。

漢朝打算將公主嫁給繼位烏孫王元貴靡,如今元貴靡並沒有被立爲王,我們不履行合約也是合情合理的,並沒有不信守承諾的問題,之前漢朝不知道和親了多少次,也並沒有多少效果,邊境並沒有太平。

這次漢宣帝經過深思熟慮,聽從了蕭望之的意見,之後再也沒有答應和烏孫國的和親。後來漢宣帝認爲蕭望之的意見是正確的,升蕭望之爲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

公元前57至54年間匈奴內亂,很多官員都說,此事應該趁着匈奴自顧不暇一舉擊潰匈奴。漢宣帝召開會議討論是否要出兵匈奴。

蕭望之以仁義的角度勸導漢宣帝不要趁人之危,要用德行服人,要保持漢朝的大國氣度。儘管漢宣帝十分想要消滅匈奴,聽過蕭望之的話,也打消了念頭。

但是後來,漢朝還是平定了匈奴,讓匈奴徹底臣服漢朝,從此之後,匈奴再也不敢違背和平盟約。

蕭望之無論是對待漢朝內政還是外政,都有着自己獨立的看法,而且每次遇見事都能夠切中厲害,所以漢宣帝很器重他,漸漸的蕭望之憑藉自己在朝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如果蕭望之是一個謙卑知進退的人,那麼蕭望之一輩子都不會走背字的,但是蕭望之是一位世家公子哥啊。

世家公子哥出身的蕭望之本來就嬌貴,但凡有點委屈的事,不願意的事,蕭望之連皇帝都不買賬,之前不願去做京都父母官,都敢生病請辭,爲了穩住蕭望之,漢宣帝都要派人去把話講明白,換個人的話,根本就不敢,誰敢呢,一不小心腦袋都沒有了。

可見,蕭望之是一個油鹽不進的人,如果沒有切實的利益,蕭望之是不願意做的。而且蕭望之其實還是一個比較生硬的人,不太會懂得人情世故的人,所以在很多大家看起來是小事的事情中,蕭望之總是不願意妥協,比如最初見霍光的時候,不願意搜身,再比如漢宣帝派他去平原郡的時候,他不願去還上書給漢宣帝。

這都是蕭望之性格中比較任性的一面,而且蕭望之雖然聰明,但是他並不清醒,沒有危機意識,這就導致當他的權勢達到登峯時,他也是比較容易失去分寸的。

後來發生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使蕭望之的性格徹底暴露出來,就比如,蕭望之認爲丙吉不適合做丞相,還特意上書給漢宣帝,說什麼三公之中有不合適的人。漢宣帝看到蕭望之的上書,鼻子都要氣歪了。

要知道蕭望之說這件真的是大錯特錯,爲什麼說蕭望之不應該說丙吉不配做丞相?

蕭望之是什麼人?漢元帝登基之後爲何要殺他? 第3張

首先,蕭望之可能是忘記了,蕭望之最初作爲儒生來長安參加考試,正是當時在霍光手下做長史的丙吉推薦的,所以,蕭望之說丙吉不適合做丞相,其實是非常忘恩負義的行爲。

其次,蕭望之向漢宣帝上書說,丙吉不適合做丞相的時候,蕭望之的職位是御史大夫,按理來說,他這算是不敬長官,質疑漢宣帝的決定。

最後,丙吉是誰,他是漢宣帝的救命恩人,漢宣帝從小身世坎坷,所以對待救命恩人,就有一種超乎尋常的感情,雖然漢宣帝和蕭望之有多年的君臣之情,但是也抵不過漢宣帝和丙吉的救命之恩。

但是漢宣帝也不是一個糊塗人,他是真的認可丙吉的能力,才封丙吉爲丞相的,如果他沒有認可丙吉的能力,他不會讓丙吉做丞相的,而是會讓丙吉在侯爵之位,享受榮華富貴就完了。

所以說,蕭望之彈劾丙吉做丞相德不配位這件事,其實做得非常令人失望,說句不好聽的,丙吉如果真的不好,也沒有蕭望之說的份,因爲丙吉的官位,年齡,都在蕭望之之上。蕭望之這麼做,不僅是輕視丙吉,還輕視漢宣帝,有不孝,不敬的行爲在裏面。

漢宣帝這時候才意識到蕭望之似乎是有點狂妄了,所以纔派侍中建章、衛尉金安上、光祿勳楊惲、御史中丞王忠等四人,一起責備蕭望之。

沒想到蕭望之對於漢宣帝的責備不僅不以爲意,而且還非常排斥。漢宣帝派使者去責備蕭望之的時候,蕭望之表現得非常不禮貌,而且,按照官位,蕭望之是丞相丙吉的下屬,而他卻不敬丞相。

有一次丞相和蕭望之意見不一致的時候,蕭望之甚至被對丙吉說,您是和我的父親同年嗎?態度非常傲慢。不僅如此,蕭望之還不好好約束下人,縱容下人駕車爲蕭望之買東西;更嚴重的是,蕭望之還收受賄賂,所收的賄賂金額達到了二百五十萬以上,應該關押起來的。、

蕭望之就這樣被彈劾了,漢宣帝知道了蕭望之的全部所作所爲之後,對蕭望之非常失望,還親自下文書給蕭望之,書中是這樣說的:“丞相有司責備你對使者無力,對丞相不敬,還收受賄賂,行爲傲慢狂放,不宜在爲御史大夫,做百官的表率,你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爲,朕念着多年的君臣之誼,不認降罪給你,只是剝奪你的御史大夫之位,讓你做太子太傅,反思己過,你不必進宮謝恩了,直接就職即可”。

從漢宣帝給蕭望之的書文中可以得知,漢宣帝還是非常顧念君臣之情的,如果換成別人,直接交給相關部門,該怎麼判怎麼判就對了,但是漢宣帝不忍心將蕭望之交給任何一個部門,也許是漢宣帝知道,一旦將蕭望之交給任何部門,蕭望之的罪名都小不了,這樣,蕭望之的下場只有罷官,甚至死罪。

但是漢宣帝還是想要重用蕭望之的,畢竟,除了蕭望之的性格問題,蕭望之還是很有能力的,再說了,蕭望之罪名裏,最嚴重的不過就是收受賄賂,這在漢宣帝看來,也不是什麼大事。

只是不久之後,漢宣帝就病重了,在臨死前將兒子劉奭託付給一衆輔政大臣,在漢宣帝安排的輔政大臣之中,接外家親屬侍中樂陵侯史高、太子太傅蕭望之、少傅周堪到宮中,拜史高爲大司馬車騎將軍,望之爲前將軍光祿勳,周堪爲光祿大夫,都受遺詔輔政,兼任尚書事。

安排好一切後,漢宣帝就撒手人寰了。

其實,在漢宣帝臨死的時候,還是對蕭望之寄予厚望的,在輔政大臣之中,還留着蕭望之的位置,讓蕭望之做太子太傅,如果沒有絕對的信任,漢宣帝怎麼會將自己的兒子交給蕭望之教導呢。

漢宣帝去世前囑咐蕭望之輔政,沒想到卻把蕭望之給害了。

其實,漢宣帝晚年的時候開始寵信宦官石顯,甚至還爲了石顯打破宦官不得入仕爲官的禁忌,讓石顯做中書令,這樣石顯便以中書令的身份參政議政。其實在漢宣帝時期,石顯還沒有怎麼過分,畢竟漢宣帝是一位,有才能有決斷的君主,但是到了漢元帝這裏就不一樣了。

漢元帝是一位比較懦弱單純的君主,雖然漢元帝從小加收高質量教育,但是漢元帝將儒學學得很愚昧,不懂得其中的帝王制衡之道,漢元帝信任石顯比漢宣帝更過分,畢竟漢元帝是一位稚嫩的少年,所以對石顯來講,漢元帝很好把控。

其實最開始蕭望之和石顯沒雨多大的愁怨,畢竟一個是漢元帝的老師,一個是漢元帝的寵臣,只要沒有利益衝突,二人還是相安無事的。

這種相安無事,如果換成普通人或許可以做到,可是蕭望之是誰啊,他是個直腸子,他什麼人看不慣就直接告到皇帝哪裏去,所以這一次,蕭望之看到了石顯和他的黨羽在結黨亂政,他也是直接告到了漢元帝哪裏,結果漢元帝並沒有把蕭望之的告誡當作一回事。

雖然漢元帝沒有把蕭望之的告狀當回事,也沒有把石顯怎麼樣,但是蕭望之這樣的行爲也是把石顯嚇了一跳,石顯非常害怕,若是蕭望之下次帶着石顯的罪證來彈劾他,石顯一定會被處死,證據確鑿,漢元帝就是再維護石顯也是做不到了。

所以石顯決定先下手爲強,先搞蕭望之。

石顯是怎麼搞蕭望之的呢?

說白了就是利用蕭望之的暴脾氣和傲骨,搞蕭望之的心態。

蕭望之是什麼人?漢元帝登基之後爲何要殺他? 第4張

石顯利用蕭望之和同僚周勘的交好,誣陷二人結黨營私,煽動朝政。這一狀告上去,漢元帝還沒有把蕭望之怎麼樣呢,蕭望之果然自己先炸了。

在經過石顯在漢元帝耳中煽風點火,漢元帝立即就想到蕭望之在漢宣帝時期,狂妄不堪的事情了,漢元帝認爲蕭望之仗着自己是自己的老師,依然橫行霸道,所以派人去詢問蕭望之是否有這件事。

漢元帝只是想要派人詢問蕭望之,結果經過石顯的操作,漢元帝的手下人直接“錯誤”的傳達到廷尉府,要將蕭望之下獄,就這樣蕭望之生平第一次被關進了監獄。

不久漢元帝就發現手下人已經將蕭望之關進監獄了,於是趕緊將蕭望之赦免,撈出來。但是蕭望之是誰啊,蘭陵蕭家的世家公子,他呢裏受過這樣的委屈,於是,蕭望之出來之後就對漢元帝非常怨恨。

這件事在蕭望之看來是漢元帝不對,但是漢元帝作爲帝王怎麼會對臣子認錯呢,所以漢元帝就和蕭望之繼續僵着。

這時候,石顯趁着漢元帝和蕭望之的誤會沒有解除,在加上一把火。石顯趁着蕭望之的兒子爲蕭望之上書求情的時候,繼續在漢元帝耳邊吹風,說蕭望之仗着自己是太傅,傲慢無禮,不守君臣的本分。

於是漢元帝就派人去蕭望之的家裏責問蕭望之,蕭望之見到漢元帝的使者,想起了漢宣帝曾經也是這麼派使者來責問自己的,於是更加憤怒,以爲漢元帝容不下自己,一氣之下就自殺了。

所以,蕭望之的死,主要原因是被奸臣石顯所害,次要原因是漢元帝聽信讒言,最後的原因就是蕭望之自己的脾氣,將自己給害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