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孫權和劉備都敢稱帝 曹操爲何始終沒有踏出那一步

孫權和劉備都敢稱帝 曹操爲何始終沒有踏出那一步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孫權和劉備都敢稱帝,爲什麼曹操始終不敢稱帝?是因爲他不想嗎?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曹操不是不想稱帝,只不過是因爲在他想稱帝的時候被人臨門一腳攔住了,在他好不容易把事情擺平後,他自己也就只剩一口氣了,與其白白擔個賊名,還不如立個牌坊,反正稱帝的事有他兒子曹丕接着幹,兒子稱帝老子自然也會得到追封,曹操的帝名本來就是虛名,他活着的時候跟皇帝沒啥區別,只不過一層紙還不到時機捅破而已。

孫權和劉備都敢稱帝 曹操爲何始終沒有踏出那一步

其實說到曹操、劉備、孫權三人,應該是都不敢稱帝的,大家雖然都是割據一方的諸侯,誰也不服誰,不過身份依然都是漢臣,曹操在建安十五年的《述志令》裏還有“意遂更欲爲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徵西將軍”的表態,不過說是一回事,做卻又是另外一回事,曹操在挾天子以令諸侯後,利用天子的名號東征西討,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烏恆、南匈奴、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漢獻帝雖然是皇帝,不過當時大亂後的大漢江山早已破碎,這天下可以說是曹操打下來的。

曹操對大漢有功,不過他的功勞越大,慾望自然就更強,在曹操晚年也一步步的朝着皇帝的位子去的,漢建安十三年,曹操廢三公,恢復丞相制度,

並自任丞相;

漢建安十七年,漢獻帝准許曹操“參拜不名,劍履上殿”,如漢丞相蕭何故事;漢建安十八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爲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魏國設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百官;漢建安二十一年,曹操進爵魏王,位在諸侯王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行天子輿服儀仗,宗廟、祖、臘皆如漢制,王子皆爲列侯;漢建安二十二年,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立曹丕爲魏王國太子。

孫權和劉備都敢稱帝 曹操爲何始終沒有踏出那一步 第2張

可以看到曹操名義上雖然還是漢臣,實際上已是皇帝,曹操種種逾制的行爲,就是奔着皇帝去的,不過這時候劉備方面的軍事行動還有耿紀、魏諷、侯音在許都、鄴城、宛城謀反或謀反未遂,讓曹操不得不中止稱帝進程。

先是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黃忠定軍山斬夏侯淵,漢中盆地落入劉備手裏,再到關羽北伐威震中原,以及發生在鄴城、許都、南陽的三次謀反案,讓曹操感受到了天下形勢並不利於自己稱帝,本來“漢官多按曹辦事”的現象讓曹操覺得自己已經得到逼近帝位的“天意民心”,然而劉備在漢水流域一波強勢操作和內部三次謀反案,讓曹操感到了“人心思漢”的危機,如果曹操貿然稱帝,在“漢朝天命還沒有確實衰竭”的形勢下,就成了不具有務實性、正當性的昏招。

內部的叛亂,讓曹操意識到自己的政治圈中還有不少潛伏的反對力量,關羽大展神威讓曹操也認識到形勢對自己還是不利,曹操自然知道孫權並不是真心投降,雙方只是互相利用罷了,等到曹孫陰劉,把關羽殺了之後,曹魏的危機解除,也破了孫劉聯盟,讓他們產生芥蒂,曹操有稱帝條件了,只不過他的人生也走到了盡頭,孫權在殺了關羽後,向曹操稱臣,並勸曹操代漢稱帝,曹操還以“踞吾爐火上”比喻,隨後又跟羣臣說:“若天命在吾,吾爲周文王矣。”

曹操不敢稱帝,其主因還是在於外部阻力,害怕自己稱帝會重新陷入孫劉聯合抗曹的窘境,等到殺了關羽破了孫劉聯盟,自己也快走到人生盡頭了,所以曹操不是不敢稱帝,只不過是來不及而已,在他死後當年十月,曹丕就取代漢朝,自立爲帝,劉備在曹丕篡漢建魏後,也於成都稱帝,國號仍然是“漢”,而孫權在9年後才稱帝,劉備和孫權敢稱帝,是在漢朝已經被曹魏篡了之後才稱帝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