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赤壁之戰劉備南征荊州南部四郡時,孫權爲何沒有阻止?

赤壁之戰劉備南征荊州南部四郡時,孫權爲何沒有阻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讀過三國歷史,便曉得有一處地方,是牽一處而動全身的,那就是荊州。接下來本站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赤壁之戰是《三國演義》裏描寫最精彩的一段,讀起來讓人蕩氣迴腸,舌戰羣儒、草船借箭、周瑜打黃蓋、借東風等典故也都出自於此。然而真實歷史上,赤壁之戰主要是周瑜率東吳水軍擊敗了曹操,劉備集團發揮的作用並不大。

儘管赤壁之戰是東吳發揮了主要作用,但赤壁之戰後,公元209年劉備率衆南征荊州南部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荊州七郡,劉備佔了四個。孫權爲何會眼睜睜看着劉備攻城略地呢?我認爲原因可能有以下三個方面:

赤壁之戰劉備南征荊州南部四郡時,孫權爲何沒有阻止?

一、雙方戰前協定

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沒有草船借箭,也沒有借東風,他最大的功勞就是和魯肅一起促成了孫劉聯盟。當時劉備在當陽被曹操擊潰,狼狽不堪地逃到夏口,手上只剩關羽所率一萬士兵和劉琦手下一萬江夏兵,這無論如何是抵擋不住曹操的大軍的。

所以諸葛亮纔會對劉備說:"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諸葛亮的高明之處在於,明明劉備當時是處於弱勢的一方,但諸葛亮卻讓孫權決定主動和劉備聯合,共同抵抗曹操,具體過程就不詳述了。我們只看諸葛亮和孫權對話中的一句: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

這是諸葛亮爲孫權分析孫劉聯軍的優勢,曹操的劣勢之後,做出的一個戰後展望。如果擊敗曹操,則荊州、東吳就可以和曹操鼎足而立了,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劉備的荊州、孫權的東吳、曹操的北方中原三足鼎立。

換句話說,諸葛亮作爲劉備的使者,在和孫權商談結成聯盟共抗曹操之時,肯定對戰後如何劃分地盤有所討論。因爲多年以後,孫權稱帝,諸葛亮派使者到東吳祝賀,雙方居然對滅了曹魏之後,天下如何劃分的方案。所以赤壁之戰前,雙方已經就戰後如何瓜分勝利果實進行了協定。

二、劉備打着劉琦的旗號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劉備攻取荊南四郡,並不是以自己的名義,而是打着劉琦的旗號。劉琦是劉表長子,劉表病死之前,劉琦爲求自保,出爲江夏太守。公元209年,劉備上表朝廷,表奏劉琦爲荊州刺史。然後劉備打着劉琦的旗號,進攻荊南四郡。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劉表在荊州經營近二十年,結果曹操南下,劉表病死,繼任的劉琮不戰而降,此時的荊州全境嚴格意義上已歸屬曹操。但曹操不爭氣,被孫劉擊敗逃回北方,劉備表奏劉琦爲荊州刺史,他又是劉表長子,合情合理名正言順,所以這應該也是孫權沒有阻止劉備的原因之一。

三、荊南四郡分量太輕

赤壁之戰劉備南征荊州南部四郡時,孫權爲何沒有阻止? 第2張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荊州四郡都處於長江以南,雖然在劉表與世無爭的統治下,荊州富庶,人口衆多,但主要還是長江以北的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開發較早,人口也更加密集。荊南四郡雖然面積較大,但人口較少,山嶺衆多,其實沒多少油水,地理位置也很尷尬,所以劉備日後纔會向孫權借南郡。

從戰後孫劉聯軍的動向也可以看出,東吳其實沒看上荊南四郡。曹操逃走,留下曹仁、徐晃鎮守江陵,劉備、周瑜乘勢包圍了江陵,但江陵城高牆厚、糧草衆多,曹仁又是能攻善守的名將。所以周瑜和曹仁打了一年多,曹仁才退走,周瑜成功佔領南郡。

而孫權則親自率軍乘大勝之勢,進攻合肥,希望能夠把東吳的防線推到淮水一線,結果無功而返。正是在周瑜攻南郡、孫權攻合肥的時候,劉備輕飄飄的就搞定了荊南四郡,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實孫權也沒有餘力來爭荊南四郡,他們的重心都放在了長江以北。

因此,赤壁之戰後荊州被分爲三部分:曹操據南陽郡、江夏郡北部;孫權佔有江夏郡大部、南郡大部;劉備據荊南四郡(後來劉備爲了實現諸葛亮隆中對的計劃,又找孫權借了南郡)。

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劉備從一無所有到有了自己的地盤,荊州很大一部分都在劉備的控制範圍之下。以此爲依靠,後來劉備又佔據了益州,終於使三國鼎立徹底成型。從這個角度來說,劉備從赤壁之戰中獲得了更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