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禁忌:揭祕三國將才稱王不稱帝的緣由

三國禁忌:揭祕三國將才稱王不稱帝的緣由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三國演義應該是很多軍事迷喜歡看的一本書,兒女情長,金戈鐵馬。雖然沒有生在那個年代也着實體驗了一次兵臨戰場的感覺。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儘管當時有很多將才都自稱爲王,卻很少有人說自己是皇帝。這究竟是爲何,皇帝在三國時期真的不受人們喜歡嗎?

  在漢末羣雄割據的局面中,諸侯之間,有一條禁忌,雖然誰都覬覦皇帝這個稱號,可誰也不敢公然犯規,嘗試一下做皇帝的滋味。只有這個袁術,染指了一下,當了幾天皇帝,誰知犯下致命的錯誤,結果失敗得最慘。這也是所有那些一葉障目,利令智昏,而且自以爲是的人物,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作出錯誤的決策,而以失敗告終的不足爲奇的例子。

三國禁忌:揭祕三國將才稱王不稱帝的緣由

網絡配圖

  當時,那些軍閥心裏都明白,什麼事都可以做,就是不能做皇帝。勢力強大如曹操者,而且已經挾天子從洛陽到了許都以令諸侯,漢獻帝成了他手中的一個傀儡,也不敢生這個替而代之的念頭。孫權有一次上表,建議他乾脆稱帝算了。他說,這小子是想讓我坐在火爐上烤呢!所以他一生未曾染指帝座。直到他兒子曹丕,才把獻帝廢掉。

  蠢貨袁術,因爲得了孫堅質押的玉璽,就如俗話講的,開始頭腦膨脹,發起高燒來了,蠢人之所以蠢,就在於他不覺得自己蠢。於是,糊塗加上野心的驅使,就在淮南建立袁記小朝廷了。稱帝建號,立子封妃,龍車鳳輦,祀南北郊,那些拙劣的表演,令人作嘔,也招天下人恨。

  他的部下勸他不要僭稱帝號,但他一心想當皇帝,什麼也聽不進去了,已經失去最後一點自知之明。這也是名人很容易犯的自負悲劇,腦細胞退化,對新鮮事物失敏,可自我感覺仍然可怕地良好,加之不甘寂寞,便有種種失態的舉止,發黴的語言,橫生事端,倒行逆施,終於不可逆轉地走向自己的對立面。你當什麼不好,偏要當皇帝,俗話叫“作死”或者“找死”者,即是此意了。

  袁術和袁紹,可稱爲一對難兄難弟,而術比起紹,更是一蟹不如一蟹。在這場成則爲王敗則寇的爭霸戰中,不堪一擊的袁術,第一,輸得很快;第二,輸得很慘。看起來,名門之後,只是牌子響亮,不動正格的話,端起個架子,還可以唬一唬人,真到了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的時候,就要大出洋相了。後將軍南陽太守袁公路,在各路諸侯的爭鬥中,表現得最爲草包。要是在京劇舞臺上,他的鼻子大概應該抹一塊白麪粉的。

三國禁忌:揭祕三國將才稱王不稱帝的緣由 第2張

網絡配圖

  袁術據壽春時,戶口數百萬,本可以幹一番事業。可他“奢淫肆欲,征斂無度,百姓苦之”。與其兄袁紹“有隙,又與劉表不平而北連公孫瓚;紹與瓚不和而南連劉表,其兄弟攜貳,舍近交遠如此”。僭號稱帝以後,“荒侈滋甚,後宮數百皆服綺羅,餘粱肉,而士卒凍餒,江淮閒空盡,人民相食”。

  《資治通鑑》說:“中平以來,天下亂離,民棄農業,諸軍並起,率乏糧谷,無終歲之計,飢則寇掠,飽則棄餘,瓦解流離,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袁紹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多相食,州里蕭條。”對這兩兄弟,尤其是後一位,對於百姓的摧殘,是不以爲然的。

  每個時代,在其風起雲涌,變幻莫測之際,總有一些“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野心家、失意政客、無恥文人,和一些壓根兒就是低能兒、白癡,坐沒坐相,站沒站相的痞子之類,因緣際會,於潮流中被推到了峯頂,居然人模狗樣地也神氣起來。所謂“沐猴而冠”,就指的是這些一下子站在舞臺腳燈前的新貴們。

三國禁忌:揭祕三國將才稱王不稱帝的緣由 第3張

網絡配圖

  也就兩年不到光景,袁術終於混不下去了,只好把玉璽和帝號送給他那位寶貝老兄袁紹。曹操哪裏肯放過他,派劉備、朱靈圍堵追擊,最後彈盡糧絕,只剩下千把人,坐以待斃。“家人無食,多有餓死者。術嫌飯粗,不能下嚥,乃命庖人取蜜水止渴。庖人曰:‘止有血水,安有蜜水!’術坐於牀上,大叫一聲,倒於地下,吐血鬥餘而死。”

  這些趁歷史留下的短暫縫隙,突然擠出來頭角崢嶸的人,以草包起,以草包終,除了爲後世增添笑柄外,還能留下什麼呢?

  其實自稱皇帝很容易,但是能守住這個位置卻難上加難。俗語說:樹大愛招風。你如果自稱皇帝,自然受到的關注多了,敵人也隨之增加。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如果想多活幾年,那就得低調,所以纔沒有人願意去稱帝。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