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諸葛亮戰略的得與失:蜀漢最終敗亡

諸葛亮戰略的得與失:蜀漢最終敗亡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建安十二年秋,隆中。一位白衣青年手持羽扇,激揚文字,指點江山。爲一頭霧水的劉備展開了一副壯闊美麗的藍圖。“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衆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爲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衆,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爲之用,此可以爲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着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諸葛亮戰略的得與失:蜀漢最終敗亡

網絡配圖

諸葛亮手持羽扇 指點江山

這就是諸葛亮着名的《隆中對》。這幅壯闊的戰略謀劃,幾乎成爲整個蜀漢政權的行動綱領。

其實,《隆中對》簡要說也就三方面內容。(一)、聯吳抗曹;(二)、謀求荊、益,聯合蠻夷;(三)、天下有變,圖謀中原。

那這個戰略思想對嗎?

相當正確!對於當時一無所有的劉備而言,這個戰略思想要是能夠達成,那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啊!一本萬利都不止!

其實,這個戰略思路深合戰國時期蘇秦的“合衆”思想。聯合孫權,聯弱抗強!一是抗擊得了曹操,二是,若抗曹成功,也擋得住孫權,畢竟孫權相對較弱。反之,則自尋死路。

“合衆”思想

這個戰略思想還和英國的大陸均勢政策頗有幾分相似。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中說:“英國四百年來的對外政策,就是反對大陸上出現最大、最富於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國家”,英國總是“參加不那麼強大的一方,同它們聯合起來,打敗和挫敗大陸上的軍事霸主,不管他是誰,不管他所統治的那一個國家。”由此可見,諸葛亮戰略洞察力非比尋常。

諸葛亮戰略的得與失:蜀漢最終敗亡 第2張

網絡配圖

那這個戰略思想有問題嗎?

若是細細思索,這個戰略思路似乎也不如表面看起來那麼完美。

(一)、因爲“奪取荊州”和“外結孫權”可能本身就是一對矛盾,要是奪取荊州而喪失孫權這個盟友,戰略上就棋輸一着了;而要是爲了外結孫權而放棄荊州,這個戰略空間就顯得太小。果不其然,這一對矛盾在赤壁大戰後顯現出來了。

(二)、戰略意圖較爲模糊,“待天下有變”,什麼樣的情況纔算是“天下有變”,沒有明確指出。(三)、北進中原,可能就是一則口號。來看一下魏、蜀、吳三國人口比較,蜀國有28萬戶,94萬人;吳國有52.3萬戶,230萬人;魏國有103萬戶,443.28萬人。再看兵力,三國時期各國的常備兵維持一般都不超過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十,這也是一個基本的規律,只有蜀國例外,卻也相差無幾,蜀滅時只有二十三萬戶,九十四萬人,只有兵十萬多一點。吳滅時約四十餘萬戶,二百三十萬人,有兵二十餘萬。

由此可見,“北進中原”的政治性質大於戰略性質。

“北進中原”的政治性質大於戰略性質

這個戰略思想實現了嗎?

應該說只實現了一半,聯吳抗曹打贏赤壁之戰實現了,北上中原沒有實現;荊州、益州只得其一,因爲荊州後來丟了,孫劉聯盟也瓦解了;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實現了,成霸業,興漢室則永遠成了夢。

這個戰略思想操作的怎麼樣?

也有紕漏。

(一)、荊州丟了,“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已是不能實現,但在後來的戰爭中,諸葛亮六出岐山,還是在用着之前的戰略佈局,變通力度不夠。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也沒能採納。

諸葛亮戰略的得與失:蜀漢最終敗亡 第3張

網絡配圖

不過諸葛亮北伐,應該是進攻性防禦。因爲諸葛北伐每次都不超過五萬人(蜀漢總兵力也就十萬衆,這也已經國家的沉重負擔了,蜀漢總人口才94萬)。此時孫吳有兵23萬(230萬人口)。曹魏有兵50萬(443萬人口)。魏蜀實力相差懸殊,諸葛亮六出祁山的總兵力加起來都沒有30萬。最多的一次6萬,最少的一次萬餘。

(二)、因爲荊州問題,孫劉兩家大打出手,使得北方坐收漁翁之利。“外結好孫權也就成了空談”。

蜀漢敗亡

蜀漢敗亡當然是因爲三家中蜀國實力最弱。從戰略層面看,多少也有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