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留關羽鎮荊州:是蜀國劉備生平的最大失誤啊

留關羽鎮荊州:是蜀國劉備生平的最大失誤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件事情的好與壞,其結果如何顯然是最有力的判斷依據。關羽鎮守荊州期間遇到的第一個大挑戰就是孫權方面對荊州的領土要求,但這位受任“董督荊州事”的“萬人敵”卻沒能阻止東吳襲取三郡的軍事行動,劉備與孫權兩大集團在荊州的第一次較量以劉備方的全面妥協告終,其直接結果是劉備讓出了湘水以東的長沙、桂陽。

之後劉備拿下漢中,進位漢中王,關羽被授予前將軍,並獲得了假節鉞的權力。但關羽卻在進攻襄樊的戰役中反勝爲敗,自己喪命不說,還搭上了劉備在荊州僅存的武陵、南郡、零陵三郡之地。

留關羽鎮荊州:是蜀國劉備生平的最大失誤啊

網絡配圖

縱觀關羽在荊州期間的表現,可圈可點之處少之又少,反倒是兩次軍事上的失利格外刺眼,單就這個結果來說,我們不能不說留關羽鎮荊州絕對是一個重大的失誤,是劉備人事任用上的巨大敗筆。

那麼,對於劉備,對於荊州,在當時,關羽是否就是不二人選,劉備是否有可能做出更好選擇呢?我們的答案是:劉備絕對應該有更好的選擇。

任人唯親還是任人唯賢

諸葛亮違衆用馬謖,結果馬謖敗失街亭,這常常被人們視作諸葛亮在識人用人方面不及劉備的重要證明。但反觀劉備自己,從當初把龐統打發到耒陽做縣令,再到留關羽鎮荊州,其識人、用人的能力,恐怕也是問題多多。

最初劉備懸軍遠征巴蜀,留諸葛亮與關羽、張飛、趙雲諸將在荊州,可以說是萬無一失的選擇,但隨着西線戰事的展開,劉備爲儘快平定蜀地,從荊州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悉數徵調,僅留關羽鎮守荊州。如果說這一次徵調是迫不得已的話,那麼在平蜀之後仍然忽視荊州人手單薄的事實,就不得不引人深思了。

從劉備的角度來考慮,益州相比荊州來說顯然更爲關鍵,加上剛剛拿下的益州原本就存在較多的內部矛盾,劉備不得不花更大的精力,投入更多的人手來處理益州事務。從這個角度來分析,荊州所面臨的人手與兵力的相對不足是可以理解的,但正因如此,留鎮荊州的人便不得不承擔起更多的責任,董督荊州的關羽是否有這個能力擔當重任,實在是一個很大的疑問?

留關羽鎮荊州:是蜀國劉備生平的最大失誤啊 第2張

網絡配圖

陳壽評價關羽“剛而自矜”、“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作爲與之相識相交甚久的劉備,沒有理由不清楚關羽的這些弱點或者說特點。但劉備仍然留關羽鎮荊州,究竟看重他哪一點呢?我們不得不質疑,劉備此舉有極大的任人唯親之嫌。大概在劉備看來,只有象關羽這樣死忠於自己的人,才能放心地將荊州相托吧。無獨有偶,漢中一役後,劉備從跟隨自己多年的舊部當中提拔魏延爲“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結果一軍皆驚。因此,我們不能不懷疑,劉備在用人策略上,存在着用人唯親的傾向。

一首不慎,滿盤皆輸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關羽在荊州敗師喪土的悲劇,不僅證明了他在能力上不足以獨擋一面,也證明了劉備以親疏任人實乃大錯。但倘若追根溯源,這些悲劇的發生,其實早在劉備入蜀之際便留下了隱患。

首先,劉備入蜀時所帶將領人選就值得商榷。

諸葛亮與龐統都長期居住荊州,但相比諸葛亮來說,龐統應該對荊州事務更爲熟悉,因爲他不象諸葛亮那樣過着近似隱居的生活,而且他有一個重要的特長,就是“知人”,因此他曾擔任過南郡的功曹,主管人事。周瑜死後,龐統送葬至吳,儘管他沒有被孫權所委用,但與東吳人士多有結識。因此,我們認爲,龐統如果留守荊州,或許更有利於荊州的繁榮穩定。但劉備卻攜龐統入蜀,結果龐統又不幸中箭身亡,導致劉備痛失一臂。

其次,平蜀之後劉備必要更替荊州守將,但他卻沒有任何動作。

留關羽鎮荊州:是蜀國劉備生平的最大失誤啊 第3張

網絡配圖

與龐統類似的還有黃忠,黃忠本身就是荊州人,又是劉表舊部,還曾在豫章一帶與東吳作戰,除了名望稍遜之外,其實是留鎮荊州的極佳人選。如果說最開始黃忠還不完全具備留鎮荊州的資歷的話,那麼黃忠入蜀之後頗有戰功,已經顯示出鎮守荊州的能力,倘若平蜀之後及時將黃忠遣回荊州,恐怕也會更有利於對東吳的防禦。甚至在被迫與東吳以湘水爲界分荊州之後,劉備仍然可以讓黃忠守荊州,而徵調關羽北攻漢中。而劉備之所以不換關羽,除去他對關羽的絕對信任外,亦反襯出他對於黃忠這樣的降將仍有較強的防備心理。

後記

劉備在入蜀時對困難估計不足,又不肯用龐統“徑襲成都”的上策,當戰事展開之後,卻又將荊州諸將悉徵入蜀,充分暴露出其志大才疏的弱點。縱觀劉備用人的氣魄,與劉邦、劉秀這樣的開國或中興之主相比,顯得太過小器,即使是與同時代的曹操、孫權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當然,回到正題,劉備推選方員之時,最大的失誤便是將荊州託付給關羽,堪稱人生一大敗筆,當爲後來者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