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大明王朝1566》趙貞吉在歷史上是什麼樣的?爲什麼能入閣?

《大明王朝1566》趙貞吉在歷史上是什麼樣的?爲什麼能入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大明王朝1566》這部劇中,趙貞吉是一個十分複雜的人物。他一方面是徐階的弟子,屬於倒嚴派內,算是“正派”人物陣營,另一方面又在劇中長袖善舞,逢迎皇帝,世故圓滑,令人厭惡。

《大明王朝1566》趙貞吉在歷史上是什麼樣的?爲什麼能入閣?

記得他的第一次出場,是因爲嚴世蕃造了天孽,下令毀堤淹田,導致兩縣百姓淪爲災民之際,胡宗憲專程去找他借糧賑災。但是趙貞吉的回答卻是:無糧可借!面對胡宗憲,趙貞吉倒也坦誠“你我二十年的故交,豁出去我給你交了底。朝廷有人跟我打了招呼,叫我不要借糧給你。”胡宗憲追問是哪一邊的人,趙貞吉“兩邊的人都不希望我借糧給你。”面對一臉驚愕的胡宗憲,趙貞吉振振有詞說道“事情已經洞若觀火。浙江不死人,這件事便完不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逝者如斯,死一萬人是個數字,死十萬人百萬人也是個數字。你和我都擋不住。”相信觀衆在聽到這一段話時是何等的驚愕!

《大明王朝1566》趙貞吉在歷史上是什麼樣的?爲什麼能入閣? 第2張

從胡宗憲的話裏我們得知,趙貞吉是個理學之臣,是陽明心學的繼承者,與胡宗憲能有二十年交情,那麼早年間定是個仗義執言,立志爲民請命,匡扶社稷之人。之所以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定是宦海沉浮,漸漸磨掉了自己的棱角與鋒芒。目睹了越中四諫、戊午三子,想必爲官也越來越謹慎,面對受災的兩縣數萬百姓,面對摯交胡宗憲借糧救百姓的大義請求,也要深思熟慮,避免引火燒身。這種變化着實恐怖,這是數十年的官場哲學徹底腐蝕掉了他的書生意氣。

後來在主持浙江大案中,趙貞吉借力打力,明哲保身的官場權術發揮得淋漓盡致,水平甚至在楊金水之上。在整個辦案過程中,趙貞吉的心思壓根就不在案子身上。這起浙江大案全然成了他的升遷良機,面對幾方的勢力,他遊刃有餘,兩不得罪和稀泥。案情激烈之時,趙貞吉完全是在隔岸觀火,讓海瑞衝鋒在前,無論將來風向如何,他自己絕不會首當其衝。他的目的便是借這件事情,讓嘉靖看到他趙貞吉是一個老成謀國、能爲解君憂,敢辭其勞之臣。

工於心計,愛慕功名,圓滑世故,這就是劇中的趙貞吉,其實不只是在大明帝國,歷朝歷代都很容易看到的這種官僚。他們往往胸有城府,謹慎細微,所以仕途平順,能左右逢源,凡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有治國之才,卻只爲謀一己私利。趙貞吉正是這種官僚的傑出代表。趙貞吉並沒有胡宗憲身上的公忠體國,爲國爲民,但是他最後卻能入閣,成爲最年輕的內閣成員,比起楊金水裝瘋、胡宗憲隱退確實成功了很多。

但就在趙貞吉入閣不久,海瑞便上書了,頓時朝野震驚!此時的趙貞吉作爲一個位高權重的內閣重臣,面對海瑞與王用汲的當堂反駁,在陳洪的逼迫下,會理屈詞窮氣急敗壞地說出那兩個字:朋黨。這兩字一出,形象盡毀!趙貞吉明明有宰輔之才,可堪大用,但是圓滑,缺乏君子的剛韌!比起徐階、高拱、張居正來,又缺少一種擔當!其實本可以在大明帝國黑暗官場下春風得意,無奈他碰到了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