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乾隆與張廷玉慪氣:對朕不如對父皇忠誠

乾隆與張廷玉慪氣:對朕不如對父皇忠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乾隆三年(1738年),已歷康雍乾三朝的老臣張廷玉請求辭去吏部職務,其理由是年紀漸大,“自覺精神思慮迥不如前,事多遺忘,食眠漸少。”

不過,這次卻被在位未久的乾隆給駁回了。

乾隆十一年(1746年),張廷玉最看重的長子張若靄突然病故。白髮人送黑髮人,這對張廷玉無疑是一沉重的打擊。

乾隆與張廷玉慪氣:對朕不如對父皇忠誠

此後,張廷玉的精神狀態急轉直下,如《嘯亭雜錄》中就講了一個笑話:說張廷玉晚年頗以謙抑自晦,每遇啓事者至,動雲:“好、好。”

一日,有閣中胥吏請假,公問何事,曰:“適聞父訃信。”公習爲常,亦云:“好、好。”舍人等皆掩袂笑,而公未覺也。

乾隆九年(1744年),張廷璐告老還鄉時,張廷玉作詩送別其弟:

“七十懸車事竟成,輕車遠稱秩宗清。幾人引退能如願?先我歸休覺不情。

圖籍開緘珍手澤,墓田作供好躬耕。阿兄他日還初服,拄杖花前一笑迎。”

古人至七十歲而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云“七十懸車”。從詩中意思看,張廷玉對老弟的退休歸裏頗感羨慕,而對自己能否順利引退則似無把握。

詩末兩句,張廷玉希望自己返回故里時,老弟能在家門口“拄杖花前一笑迎”,兄弟倆把酒話舊,共度餘年。

乾隆與張廷玉慪氣:對朕不如對父皇忠誠 第2張

不過,這只是他的美好願望,因爲張廷璐在回鄉次年即因病去世,而張廷玉的引退問題則屢經波折,幾成噩夢

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張廷玉趁着入宮赴宴的機會向乾隆提出致仕的請求,說自己“年近八旬,請得榮歸故里”。說到動情處,其“情辭懇款,至於淚下。”

張廷玉本以爲,自己主動讓出位置,乾隆會心領意會,順勢推舟,以便安排新人上崗。

但他沒想到的是,乾隆仍拒絕了其請求,說“卿受兩朝厚恩,且奉皇考遺命,將來配享太廟,豈有從祀元臣歸田終老之理?”

張廷玉聽後爭辯說,宋、明兩朝也有配享大臣乞休回家的,如明太祖時期的劉基等。

更何況,七十懸車乃古之通義,老子曾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而引退,於國於臣都是好事。

張廷玉的話讓乾隆聽了很不痛快。

要知道,劉基求歸是朱元璋猜忌功臣的結果,張廷玉以此爲例,豈不是把自己也當成了朱元璋那樣的刻薄寡恩之主?

乾隆與張廷玉慪氣:對朕不如對父皇忠誠 第3張

張廷玉劇照

作爲朝中重臣,一身任天下之重,豈能以艱鉅自諉,而以承平自逸?如果七十必令懸車,又何來八十杖朝之典?如必以泉石倘徉,高蹈爲適,獨不聞武侯鞠躬盡瘁之訓耶?

話說到這裏,張廷玉也不敢再辯了,只得免冠叩首,嗚咽不能自勝。眼看老臣流涕,乾隆也不好怎麼樣,當日之辯無果而終。

退朝後,一向爭強好勝的乾隆覺得道理沒有說清,於是又在次日發佈長篇諭旨,將這番爭論公佈於天下。

諭旨中,乾隆一下就把此事提到了“君臣大義”的高度,說“爲君則乾乾不息,爲臣則蹇蹇匪躬,所謂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

張廷玉身爲老臣,“不獨受皇祖、皇考至優至渥之恩,不可言去。即以朕十餘年眷待之隆,亦不當言去。即令果必當去,朕且不忍令卿遽去,而卿顧能辭朕去耶?”

乾隆又說,如果有人蔘奏張廷玉戀棧要職而求去,這尚可理解;無人蔘奏而自行求去,則有違君臣大義。爲人臣者,斷不可存此心;如預存此心,必將漠視一切,君臣間泛泛如秦越人之相視矣!

如此,年至則奉身以退,誰又肯爲國盡心出力?“此所繫於國體官方、人心世道者甚大!”

更何況,“我朝待大臣恩禮篤至,而不忍輕令解職。大臣苟非隆老有疾,不輕陳請,恐不知者反議其貪位戀職,而謂國家不能優老。”

最後,乾隆還是對此事做了一定的妥協,令張廷玉不必兼理吏部的所有具體事務,改由大學士來保兼管吏部事。

乾隆與張廷玉慪氣:對朕不如對父皇忠誠 第4張

張廷玉劇照

高陽在《柏臺故事》中說,乾隆之所以不準張廷玉退休,原因有二:

一是擔心張廷玉回到桐城故里後,以其肚子裏的存貨,如雍正繼位及弒兄屠弟,殺年羹堯、隆科多滅口等祕事恐怕會流傳民間;

二是乾隆認爲張廷玉雖然祖籍桐城,但其家數代爲官,自小“長於京邸,子孫繞膝,原不必以林泉爲樂”,在京城同樣可以“從容及仗,頤養天和”。

高陽之說也不是全無道理,不過其所說的祕事未必是真,而以張廷玉的謹慎性格,所謂祕史外傳也沒有得到事實的證明。

如以乾隆的個人角度來看,張廷玉很可能是因爲他在朝中受了冷落、心生不滿所致。

而且,張廷玉一再乞休的做法明顯表明,他對自己的忠誠和個人感情遠不及對父皇雍正,這纔是讓乾隆感到十分生氣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