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晉文公62歲一口氣娶5個老婆還包括侄媳婦

晉文公62歲一口氣娶5個老婆還包括侄媳婦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的時候,諸侯紛爭。晉獻公年老體弱,無力過問國事,他的寵妃驪姬便擅自廢除長子重耳,把自己親主的兒子立爲太子,並千方百計謀害重耳。

重耳被逼得走投無路,只好逃到異國他鄉去躲災避難。

晉文公62歲一口氣娶5個老婆還包括侄媳婦

網絡配圖

重耳在外一直流浪了十多年,去了好多個國家,當重耳到秦國後,秦穆公非常高興,他不顧重耳六十二歲的高齡,一古腦將五位公室的女兒嫁給了重耳,其中包括原大子圉的夫人懷贏。

對於這一安排,重耳感激之餘,覺得難以接受。畢竟大子圉是自己的侄子,懷贏是自己的侄媳婦,太親了,下不了手。

晉惠公夷吾是他的弟弟,晉太子圉是他的侄兒,所以懷贏是他的侄媳婦,這是一個確定不移的事實;還有,秦穆公夫人是他姐姐,因而,懷贏在輩份上比他晚一輩;總之,怎麼算下來,輩份都不對。另外,懷贏既是原晉太子圉丟在秦國不要的老婆,娶懷贏,在名聲上也終究不大好聽。

然而懷嬴又是秦穆公最喜歡的女兒,娶了懷嬴,可以加強與秦國的關係,秦穆公更會全力以赴,幫助重耳回到晉國。

重耳感到相當爲難,他不斷對自己人說,搶侄子的老婆,於心何忍?

晉文公62歲一口氣娶5個老婆還包括侄媳婦 第2張

網絡配圖

狐偃和趙衰笑而不答,倒是胥臣季臼用一句話打消了他的疑慮:“您還要搶人家的國家呢,搶人家老婆算得了什麼?”言下之意,您就別假惺惺推辭,開開心心去做那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勾當吧。

胥臣季臼這話說得很流氓,但是很有道理。生於公室之家,婚姻就是政治,哪容得你溫文爾雅呢?

重耳於是接受了秦穆公的好意,不過他心裏面還是有障礙。懷嬴嫁給他的第一天,侍奉他洗漱,重耳的道德感突然涌現,厭惡地拿手擋了一下,將懷嬴推開了。

懷嬴自大子圉逃回晉國後,一直悶悶不樂,不得已嫁給眼前這個糟老頭,就更加不開心。重耳這一推,終於使得她爆發了:“秦國和晉國地位相等,憑什麼看不起我?!”

合婚之日,懷嬴奉上一隻特製的盒子,承在下面,自上往下澆水給重耳洗手。這是一種禮節。重耳起初接受了懷贏澆水之禮,繼而大概心中實在不舒服,突然不高興了,便揮手叫懷贏走開。懷贏發怒說:“秦、晉是互相匹敵的大國,你爲什麼要看不起我?”重耳害怕了,脫去所穿的禮服,自囚以聽秦穆公之命。

秦穆公見公子重耳說:“寡人所生之嫡女,這個女兒最有才能。子圉爲質於我國時,嫁與子圉。本想將她正式以禮嫁與公子,而怕公子因此遭受惡名,所以不敢以禮正式出嫁,而讓她隨宗女一起歸公子;只是因爲寡人特別喜歡這個女兒,所以纔想出這個辦法來,沒有其他緣故。這是寡人自己失禮,使公子有辱,是寡人之罪也。公子對此無論如何處理,寡人唯命是聽。”

晉文公62歲一口氣娶5個老婆還包括侄媳婦 第3張

網絡配圖

   這段話見之於《國語.晉語四》,它說明,懷贏既是嫡女,就必然是秦穆公夫人、即重耳的同父異母姐姐所生之女,那就是重耳的外甥女了。所以懷贏還不僅是重耳的侄媳婦,還是他的外甥女。但是,秦穆公的話也講得很坦率、誠懇。這就進一步在重耳面前把這一難題的難度上升了。

重耳心裏實在是想辭退這門婚事,便和隨從的士人們商量。司空季子說:“公子和子圉,雖然同姓,但並不同心同德。取其所棄,以成大事,不亦可乎!”

重耳又問狐偃,狐偃說:“將要奪其國,對其妻有什麼不可取的,我主張唯秦之命是從。”

重耳再問趙衰,趙衰說:“《禮志》中說過:‘將要有請於人,必先做對人家有利的事。欲人之愛己也,必先愛人。欲人之從己也,必先從人。沒有施德於他人,而先求人爲己所用,這是一種罪惡。’如今公子與秦結爲婚姻,受其所好而親愛之,聽其所從而使其感激公子,這是求之不得的事,還有什麼可以懷疑呢!”

所有出謀畫策者看法都一致,重耳於是下決心正式娶懷贏爲妻。先讓懷嬴先回到秦穆公身邊,然後正式納幣迎娶,這就是說,重耳是把懷贏作爲正妻娶回來的。這種迎娶之禮,超過了秦穆公原先的希望,秦穆公大喜。

後來人們所說的“秦晉之好”,用以泛指美滿的婚姻,其出處就在這裏。不過,從這句成語的用法上,已經包括了秦、晉兩國世爲婚姻的意思在內,因此,過分追究其原始出處的本義,就反覺膠執了。

過了幾天,秦穆公專門設宴款待女婿重耳,並且保證支持重耳回晉國代替晉懷公執政。次年正月,秦穆公就派兵隨重耳進軍入晉。後來,重耳入晉執政成爲晉文公,懷贏成爲夫人,史稱文贏。

最後,秦穆公何以要這樣做呢?史書上無有關記載。我們今人推想起來,其一是,晉懷公把他的女兒懷贏摔在秦國,逃回晉國當國君後,又沒有派人來接,對他這樣一個大國、強國之君來說,實在是太失面子了;只有公子重耳接受懷贏並在秦國幫助下回晉國執政,才能從根本上挽回他的面子。其二是,秦國本來是從邊陲之地興起的強國,在禮法上原不如中原各國那樣講究;而對習於周禮的周天子的同宗、晉國有教養的公子重耳來說,反過來要適應比較落後地區的意識形態,這自是一件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