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淵被逼退位之後 李淵的下場到底有多慘

李淵被逼退位之後 李淵的下場到底有多慘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李淵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玄武門之變後,被迫退位的“太上皇”李淵下場,究竟有多慘?

在中國古代社會,有着太上皇之說。

《史記》記載:“蓋太上者,無上也。皇者德大於帝,欲尊其父,故號曰太上皇也。”

顏師古解釋說:“太上,極尊之稱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日皇,不預治國,故不言帝也。”

也就是說,太上皇只是封建時期皇帝出於倫理對其父的尊稱,太上皇本人並沒有實際政治上的權利,只是皇帝即位後爲顯示對父親的孝心,對其加以的尊稱。

太上皇,在我國歷史上雖然出現得不多,但因被授予之時的實際情況不同,每朝太上皇的境遇也各不相同。

有的人不願意放棄獨尊地位,仍然把持着朝政,大權在握,處理着國家大事;有的人選擇“主動退休”,遠離朝政,退居二線,從此頤養天年;而有的人卻是“被迫下崗”,生活清苦,最終抑鬱而終。

而亂世之中的“開國者”唐高祖李淵,便是最後一種情況。

說到唐代的皇帝,人們津津樂道的多是開創“貞觀之治”、“大唐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卻沒有多少人關注李淵。

不論是能力還是政績,不論是操守還是口碑,相較於他的次子李世民,李淵似乎都可以忽略不計。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作爲唐代的“開國皇帝”,李淵對於唐代帝國的創立,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勳。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帝王,在玄武門之變後,被迫退位。此後的生活便再也由不得自己了。那麼他這一生經歷了什麼,退位之後的生活又如何呢?

01被迫成爲“太上皇”

李淵成爲太上皇,不得不說到的一件事便是玄武門之變,可以說玄武門之變是李淵成爲太上皇的直接導火索。

李淵被逼退位之後 李淵的下場到底有多慘

玄武門之變

但是李世民爲什麼會發動玄武門之變呢?

李世民從十幾歲開始便爲大唐出生入死,從晉陽起兵到建立唐代,大大小小的戰役基本上都有他的身影,可以說他爲大唐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李淵是怎麼對待李世民的呢?

每次有叛亂,李淵就派李世民去出兵討伐,而李世民也不負衆望,每次都能順利完成,但這也讓李淵對他更加猜疑和忌憚。

李淵對李世民的過分行爲,引起了諸多大臣的不滿。

陳叔達也看不下去了,上前勸李淵:

“秦王對大唐有功,皇帝不可如此對他,若一意孤行,性情剛烈的秦王恐會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到時候皇帝怕是追悔莫及。”

很顯然,李淵並沒有把這句話放在心上,甚至解除了李世民的兵權,剪除李世民羽翼,把秦王府的士兵撥給李元吉。

忍無可忍的李世民在擁護者的建議下開始了自己的反擊。

武德九年,李世民率兵埋伏在玄武門。不多久,李建成和李元吉也來了,兩人不知危險,騎馬直奔玄武門。

李淵被逼退位之後 李淵的下場到底有多慘 第2張

可是到了玄武門,李建成和李元吉察覺有異,於是立馬調頭飛奔離開。但是佈局嚴密的李世民怎會讓兩人輕易逃脫,不多久李建成和李元吉兩人便被放箭射殺。

李世民出手非常狠,他有他的考慮。他所面對的不只是李建成和李元吉,還要加上他的皇帝父親李淵。

那麼這個時候的李淵在做什麼呢?

據悉,唐高祖李淵正在宮內湖上泛舟。他不瞭解此時,在皇宮的北門玄武門,正發生着一場血腥的謀殺。

李淵遲遲等不到李建成和李元吉進宮,正疑惑時,尉遲敬德手持武器帶着人馬趕來了。

他向李淵稟報說,李建成與李元吉兩人作亂,意圖造反,幸被秦王察覺,如今兩人已被秦王正法。李淵聽了,大吃一驚。但他明白大局已定,自己只能順應形勢。

在玄武門之變後的第三天,李淵就下詔立李世民爲皇太子,並且宣佈:“從今天開始,大軍和國家的一切事務,無論大小,全部委託太子處理和決定,然後再報告給朕。“

兩個月以後,李淵正式傳位給李世民,自稱太上皇,仍然居於太極殿,李世民在東宮顯德殿舉行了登基大典。

從玄武門之變可以看出,李淵成爲太上皇並不是自己的本意。

作爲一個亂世而起的“開國者”,在位期間唐代國力穩步向上,可以看出李淵絕非無能之輩。所以可以肯定:李淵被迫退位,絕對不甘心,憤憤不平的一面肯定存在。

那麼心有不甘的李淵在成爲太上皇后的生活如何呢?

秦王時期被李淵解除兵權而心有不滿的李世民,在即位後又會對太上皇李淵如何呢?

02太極宮中的生活

玄武門之變後,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李世民順利稱帝。

李淵被逼退位之後 李淵的下場到底有多慘 第3張

雖然李世民奪嫡成功對後世來說是個好事,但是從倫理綱常來看,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弒兄殺弟逼父而上位,用骨肉兄弟的鮮血鑄就了自己的千秋偉業,在道德上是存在問題的。

並且據史料記載,李世民非常愛惜自己的羽毛。所以,無論李世民創造了多大的偉業,都無法繞過這個心結。

並且,在登基後的前三年,身爲皇帝的李世民不論是生活起居還是處理國家政務,都還在東宮中,李淵還霸佔着太極殿。

這種情況讓李世民十分不滿,自己稱帝本就採用了非正常手段,有着名實不符的嫌疑,如今始終不能入主太極宮,讓他覺得這個皇帝名不正言不順。

但對退位本就有怨氣的李淵,更加不會主動把太極宮騰出來,李世民又不能強迫李淵搬出太極宮。

那麼要怎麼做才能化解僵局,讓李淵主動搬出太極宮呢?

李世民看着滿朝的文武大臣,想出了一個巧妙的主意,於是接下來朝內便發生了一些令人震驚的事件:貞觀三年,唐代開國元勳、李淵的心腹、位居三公的裴寂被貶出長安。

這樣一個風光無限的開國元老一夜之間就被逐出權力中心,趕回老家,到底是爲什麼呢?

對此官方的解釋是這樣的:李淵在位期間,非常寵信一個和尚法雅,許他可以自由進出皇宮。

但李世民即位後,推翻了很多李淵在位期間的政策,其中就包含這個和尚的特權,法雅對此非常不滿,於是到處散佈妖言惑衆,影響社會安定的言論。

有關部門隨即逮捕了他,這樣一個小案件,按理來說普通衙門就可以審理,但是李世民卻下令讓兵部尚書杜如晦來審理。

殺雞用牛刀,這裏面體現着李世民的深意。

果然,這個案件本來和裴寂一點關係也沒有,但杜如晦審理案件後,裴寂就被牽扯上了。

李淵被逼退位之後 李淵的下場到底有多慘 第4張

據法雅供述,自己散播的這些言論,裴寂早就知曉,但卻沒有及時制止自己,選擇包庇,因此也應當給裴寂定罪。

裴寂雖極力否認,但是法雅卻堅持自己的供述,最後朝廷依據法雅的證言給裴寂定了罪名。

單憑一個和尚的一面之詞便就定下了開國元勳的罪名,這實在是離譜,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個案件明顯是有人要陷害裴寂,而這個人正是李世民。

裴寂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但他爲了能留在長安城,好去時時探望自己孤獨的“朋友”李淵,便去哀求李世民,能夠留自己在長安城。

但是李世民並沒有同意,反而歷數裴寂在前朝的“罪行”:“貨賄公行,政刑紕繆……”

甚至呵斥裴寂不過是仗着前朝皇帝的庇佑才官至高位,下令保全他的性命,將他逐回老家已是格外開恩了,怎麼還有臉面哀求留在長安城呢!

於是裴寂最終無可奈何地離開了長安,最終病死他鄉,李淵的摯友不在了,他的生活更加孤寂。

這個案件也就到此結束了。

但是按理說,當今的太上皇尚在人士,作爲兒子的李世民,便公開抨擊父親李淵在任期間的政績本就是不太妥當的。

但是李世民還是毫無顧忌地說出來了,表面上他指責的雖是裴寂,但實際上指責的卻是李淵。

李淵對此也心知肚明,他明白李世民還是沒有原諒自己。

自己當年並沒有選擇功勳卓著的李世民爲太子,反而改立李建成爲太子,並且解除李世民的兵權,對他極力打壓,這一切都讓李世民對自己耿耿於懷。

三年過去了,哪怕自己在玄武門之變之後選擇立即退位,將皇位讓給李世民,也滿足了他稱帝的心願,但之前的事情還是讓李世民耿耿於懷。

李淵被逼退位之後 李淵的下場到底有多慘 第5張

而自己儘管頭頂太上皇的尊號,但是這個稱號並沒有給自己帶來無上的榮耀,反而讓他覺得異常的沉重和壓抑。

自李世民登基起,就迫不及待般推翻了李淵在位期間施行的各項措施。比如說,玄武門之變當天,李世民就推翻了李淵力推的宗教政策;

幾天之後李世民又下令要“縱禁苑鷹犬,罷四方貢獻,聽百官各陳治道”;隨即又下令釋放掖庭三千餘名宮女……

這一連串的行爲都在向天下人表明,太上皇李淵在位時期,許多政治行爲都是錯誤的,需要糾正。

這一切彷彿是在打李淵的臉,讓本就不甘心退位的李淵更加鬱鬱寡歡。

而這些事件的起因拋開李世民對李淵的報復心理外,更重要的意圖是,給李淵釋放強烈的信號——早日搬出太極宮。

事已至此,李淵即無可奈何又悲哀,他明白無論如何,自己都是要搬離太極宮的,既然如此還不如早日遂了李世民的意願,免得再生事端。

於是在裴寂去世後不久,李淵便以“弘義宮風景秀美”爲由要求遷往弘義宮居住,後弘義宮改名爲大安宮。

大安宮本是李世民秦王時期的住所,其建築規模和園林景緻都無法與太極宮相提並論,所以李淵用這個理由遷往大安宮,實在是讓人難以信服。

但是無論如何,李世民還是如願住進了自己心心念唸的太極宮。而這一刻與太極宮訣別的李淵,彷佛一個被遺棄的老人,滿身的苦澀和無可奈何。

從此,大安宮便成爲了這個風燭殘年的老人最後的收容所,李淵在這裏度過了人生最後六年孤寂的生活。

03大安宮的生活

大安宮地處偏僻,各種條件都比不上太極宮,李淵的生活十分清苦。

李淵被逼退位之後 李淵的下場到底有多慘 第6張

劇照

而太上皇的境況,讓朝中一些大臣都看不下去了,於是有人便給李世民上書,請求皇帝能夠重新修葺大安宮。

尤其是監察御史馬周的上書,話裏話外都在暗示李世民在孝道上對李淵有所虧欠,建議皇帝應當立即擴建大安宮,以免在天下人面前落下口舌。

但是李世民並沒有將馬周的上書放在眼中,一笑了之,並沒有修葺擴建大安宮的想法。

除去生活環境的清苦,李淵在大安宮中的生活也是十分不順心的,最大的問題便是自由受到了限制。

李淵在位期間,特別喜歡出去遊玩,每次出遊都是大張旗鼓、聲勢浩大。

而自從做了太上皇后,別說出去遊玩了,除了宮內幾次必要的活動外,李淵整日在大安宮中待着,幾乎足不出戶。

不僅如此,自李淵搬進大安宮後,李世民也不去探望李淵了。

一連幾年的酷暑時節,李世民攜帶宮內嬪妃、兒女一衆人等浩浩蕩蕩前往九成宮避暑,卻將太上皇李淵獨留於大安宮內。

看不下去的馬周選擇再次上書勸諫李世民:“太上皇情或思感,而欲即見陛下者,將何以赴之?且車駕今行,本爲避暑,然則太上皇尚留熱所,而陛下自逐涼處……”

從馬周兩次上書的話語可以看出,這一次的言語十分尖銳,算得上是直接批評皇帝不孝了。

但是李世民仍然對馬周的奏摺置之不理,甚至在之後的兩年前往九成宮避暑時,也未曾帶上李淵。

這一狀況直到貞觀八年才被改變。

據史書記載:“貞觀八年七月,李世民屢請上皇避暑九成宮”,難道是李世民良心發現,決心好好孝敬李淵嗎?

當然不是,真實的情況是李淵當時身患重病,已經下不了牀,走不了路了。

這樣就可以理解,李世民爲何盛情邀請李淵一同前往九成宮避暑了。

李淵被逼退位之後 李淵的下場到底有多慘 第7張

前些年李淵身體硬朗的時候沒有行動,如今身患重病了纔想起來帶李淵去避暑,這種行爲有何誠意可言呢?

也許是怕天下人議論紛紛,貞觀八年十月,李世民下詔,既然太上皇不便移動,那麼朕便新建一處宮宇“大明宮”專門供太上皇避暑。

但是明眼人都十分清楚,此時的李淵已經無福居住大明宮了。

果然,次年李淵便病逝於大安宮,而此時的大明宮還沒建好。

就這樣,曾經至高無上,輝煌不已的開國皇帝李淵走完了他悲喜交加的一生。

李淵去世後,李世民也並未流露出對父親應有的悲傷與思念。

李淵的葬禮一切從簡,從陵墓的修建到竣工,造價之低,時間之短,遠不是一個開國皇帝應有的規格。

次年長孫皇后去世後,李世民對其極盡追憶,專門修建了瞭望臺用來眺望長孫皇后的昭陵,而將去世不久的李淵拋之腦後。

“最是無情帝王家。”在權力面前,親情都是脆弱的,更何況生在帝王家。

李淵被逼退位之後 李淵的下場到底有多慘 第8張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弒兄殺弟逼父,用暴力的手段登上帝位後,李淵與李世民之間的父子親情便蕩然無存了。

而在李淵做太上皇的九年時間裏,兩人之間所體現出的溫情不過是爲了維護李唐家族的利益罷了。

儘管曾經坐擁江山,風光不已,晚年遭遇鉅變的李淵卻落寞悽慘,孤獨成了他生命最後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