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時期真正的東吳名將太史慈,是個什麼樣的人?

三國時期真正的東吳名將太史慈,是個什麼樣的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是個亂世,名將輩出。這是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有一句俗話“五個指頭按跳蚤,按住這個那個跳”,說的是人這一輩子,想要得到許多東西,達成許多目的,卻未必都能如願,所以就有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說。

三國時期真正的東吳名將太史慈,是個什麼樣的人?

就像熟知三國故事的朋友都會爲一生百折不撓的劉備發出感慨,他遇到過許多頂級的武將,一流的謀士,和他們的關係也相當友好和熟絡,卻沒有像曹操、孫權那樣幾乎都可歸爲己用,自始至終能爲他終身效力的文武大才,也只有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這幾個大熟人了。

像張遼、太史慈、徐庶、龐德這四位“大咖”,我們在看過《三國演義》之後,都會有一種感覺,就是爲啥他們沒有成爲劉備的“神助攻、好隊友”呢?反而卻成爲了曹操或孫權這兩家敵對陣營的精兵猛將,真是太過可惜了!

張遼本是呂布麾下猛將,和劉備、關羽私交都不錯,主要是劉、關二人替他在曹操面前說過情,因此成爲了曹營“五子良將”中的佼佼者。徐庶本是諸葛亮的好朋友、入蜀“介紹人”,可他卻因爲老媽被囚,無奈投身曹營,終身未獻一計一策,劉備當年送他北去,恨不得砍光城外的所有樹木,以免阻擋他遠送“徐元直”之目光,真是感人至深!

可龐德本是馬超部將,陰差陽錯居然和他老主子分道揚鑣,各爲其主,非要與武聖關雲長的青龍偃月“死磕”,直到關公水淹七軍,將其打敗,還曾勸他與馬超會合,一同爲劉備效力,可不知他到底是怎麼想的,寧死不降,最後伸脖子挨刀被斬,嗚呼哀哉!

上述三位,不管是被迫還是自願,他們都無一例外沒有跟着劉備,而是選擇了亂世奸雄曹孟德,然而還有一個太史慈,當真是一個奇人,不但和劉備失之交臂,而且還強硬拒絕了“半個老鄉”曹操的盛情招攬,一介山東大漢反而投靠了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江南東吳陣營。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小編今天就來爲看官們講一講史實中的東吳名將太史慈。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郡黃縣人,即今煙臺地界,他年少時十分好學,做過郡守的奏曹長史,相當於文書助理。當時郡守和州牧有矛盾,是非曲直還沒有分明,在黑暗的東漢末年,朝廷由腐朽的宦官勢力把持,對於這樣的糾葛,皇帝也只是一味聽信先來“報到”的一方說辭。

沒想到青州牧的奏章早已發送在路上,郡守害怕被先聲奪人,就急忙問計於府中下屬。這時只有二十一歲的太史慈“毛遂自薦”,願意充當使者,帶着郡守奏本日夜兼程趕往東都洛陽。

郡守立馬派他前往,等太史慈到達了洛陽公車門外,準備將奏本遞進公車署,由公車府令轉呈朝廷(在漢時外臣上奏皆由公車署代爲轉呈朝廷),卻見到了青州牧的使者也剛到洛陽,準備“公車上書”。

太史慈便上前對使者問道:“你是想要上書朝廷的嗎?”使者答道:“是的!”太史慈又問道:“那你的奏章何在?”使者答道:“在馬車上!”太史慈又問他:“奏章的署名沒有錯誤吧?你拿出來看看!”使者不知道太史慈是東萊郡守派來的,就從馬車上取下奏章觀看。

三國時期真正的東吳名將太史慈,是個什麼樣的人? 第2張

豈料太史慈突然從懷中取出短刀,便要劫取奏章,青州使者跳起來大叫道:“有人要毀壞我的奏章!”太慈史跳進馬車中,對他說道:“如果不是你拿出奏章來,我哪能將其毀壞呢?這說明你我二人吉凶禍福是相等的!如今我不會單獨受的罪責的,還不如你我現在都默然離去,逃亡別處,免得受到刑罰!”

青州使者說道:“你爲了東萊郡守弄壞了俺的奏章,已經如願得償,還要逃亡做什麼?”太史慈答道:“我起初受郡守派遣,只是來看看州牧的奏章有沒有送到朝廷,可我卻用心太過,把你的奏章給毀壞了,如今回到東萊郡,恐怕還要受到郡守的責罰,因此打算和你一起逃亡吧!”

青州使者想想很有道理,於是就和他一起出城,然後各自“逃亡”去了。不想太史慈卻偷偷跑回了洛陽,又將東萊郡守的奏本遞進了公車署,青州牧得知之後,又另派使者上奏朝廷,結果有司認爲青州牧前番奏章損毀,已經大失體統,因此不再受理他們的文書,青州牧最終敗訴於朝廷。

太史慈也得到了郡守的大加讚賞,成爲了遠近聞名的智勇兼備之士,可他卻害怕青州牧找他麻煩,而引禍上身,於是又獨自一人跑到遼東去避難。

當時的北海國相孔融聽說了此事,認爲太史慈是一個奇才,於是多次派人去問候他的母親,並贈予了許多錢物,後來黃巾作亂,孔融駐守在都昌縣,被黃巾軍大首領管亥所圍困。

太史慈從遼東回到山東,他母親對他說道:“你和北海孔文舉先生從未見面,可你走之後,他卻對俺殷勤照顧,比故交還要好,如今卻被賊寇圍困,你要趕緊去救他!”

太史慈只停留了三天,便駕着一輛小馬車直接奔往都昌,當時黃巾軍還沒有嚴密地進行圍城,太史慈憑藉高超的武藝,大半夜偷偷鑽進了城中,與孔融第一次相見,由於時間緊迫,纔沒有來得及結拜爲兄弟。

太史慈只是強烈請求由他帶着城中人馬出城決戰,孔融不肯聽從,只想着等待外援,可四方州郡居然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前來營救,黃巾軍的圍困也越來越嚴密。

這時,孔融突然想到了向平原國相劉備求救,可誰能出城突出重圍卻成了一個大問題,太史慈再次自告奮勇,孔融說道:“如今賊人將城圍得更加嚴密,衆人都說不可能突圍出去,兄弟的勇氣固然可嘉,但這恐怕也無濟於事啊!”

太史慈震怒道:“昔日府君對我老母百般照顧,老母非常感激您,於是派我來爲府君排憂解困,是她認爲我太史慈是個有用之人,來到都昌必定對府君有所幫助!如今衆人都說沒有辦法,而我太史慈也說沒有辦法,那就是辜負府君對我的一片厚意,也是辜負我老母對我的諄諄教誨了!如今形勢危急,府君就不要多想了,由我來辦這件事吧!”

孔融被他說得目瞪口呆,只好讓他出行,於是給他備下了最好的酒菜壯行,併爲他裝備了城中最好的鎧甲和弓箭以及戰馬,又挑選了兩名上等騎士,一人手中拿着一個箭靶跟隨他一同出城。黃巾軍人馬見了十分驚駭,都跑過來圍觀,並準備動手。

太史慈卻只帶着兩個隨從,讓他們將箭靶擱在城下壕塹內,然後自個兒放箭射擊,射完了竟大搖大擺回到城中。第二天又是如此,黃巾軍人馬又圍過來觀看,甚至有的人躺在地上張望,太史慈只是射靶歸城。

第三天,黃巾軍的士卒們居然都趴在地上像看耍猴一樣,準備觀賞太史慈的“雜技表演”,那知阿慈這次並不射箭,而是揚鞭策馬出門,直透出重圍而去。黃巾軍醒悟過來的時候,爲時晚矣!太史慈又放箭射殺了幾個武藝高強的追兵,那些人無不應弦而倒,嚇得黃巾軍大隊人馬不敢窮追。

三國時期真正的東吳名將太史慈,是個什麼樣的人? 第3張

太史慈就這樣跑到了平原郡,見到了郡國相劉備,說道:“我阿慈,東萊郡的鄉下人,與北海相孔融非親非故,也不是老鄉,只因爲志趣相投成爲了好朋友,纔有了患難與共的情義,如今管亥作亂,孔國相被圍,孤立無援,危在旦夕,以玄德公的仁義之名,必定能救人之急,孔國相伸着脖子對你表示仰慕和渴盼,才叫我冒着賊軍的白刃,衝出重圍,從萬死之中前來向玄德公求救,現在也只有玄德公可以救活孔北海了!”

劉備聽了他的話之後,非常敬重地答道:“孔北海這樣的高士名人,也知世間還有我劉備這號人物啊!”說完就派出三千精兵跟隨太史慈前往馳援。黃巾軍聽說劉備兵馬到來,嚇得趕緊撤圍而去。孔融從此更加器重太史慈,並對他說道:“你是我孔融的忘年之交啊!”太史慈的母親知道兒子成功救了孔融,高興地說道:“我真是欣慰他能好好報答孔北海啊!”

當時揚州刺史劉繇與太史慈是同郡老鄉,阿慈從遼東回來之後,就沒有和他見過面,如今在北海完事之後,他就向孔融暫時告假,渡過長江到曲阿會見劉繇,曲阿就是現在江蘇丹陽。他和劉繇見面之後,還沒有離去,恰巧“小霸王”孫策從袁術那借兵三千跑到了江東的地面上來。

揚州刺史府的謀士們都勸劉繇以太史慈爲大將軍,讓他帶兵去抵擋孫策,可劉繇卻說道:“我若是用子義這樣的小子爲將,天下名士大評論家許勳許子將豈不要笑話我了!”但他還是讓太史慈單槍匹馬前去偵察孫策的軍事部署。

不想太史慈竟與孫策相遇,當時孫策身邊還有十三員猛將,當中有韓漢、宋謙、黃蓋這些虎豹之士,太史慈卻全然不懼,直接上前與之鬥狠,孫策挺槍刺向太史慈的戰馬,太史慈嚇得丟掉了手中的短戟,孫策上前搶奪的時候,不想也被太史慈摘掉了頭盔,孫策氣得暴跳如雷,正要率衆一起擒拿阿慈之時,劉繇兵馬集體殺到,孫策這才趕緊帶人跑路,劉繇也不敢窮追,兩家就這樣各自散去。

可孫策開疆擴土實在太猛,劉繇自料不是他的對手,就打算帶着太史慈逃到豫章去,也就是如今的江西南昌,可阿慈卻不想去吃辣的地方,而是躲進了蕪湖地界的山林之中,居然還自稱丹楊太守,聚衆稱雄。

沒過多久,孫策平定宣城以東,只有涇縣以西六縣還沒有收服,太史慈就帶人殺進涇縣,開府屯兵,當地山越部族人馬都跑來歸順於他,孫策聽說老朋友在此,便親自帶兵前來討伐,太史慈實在打不過武藝超羣的“小霸王”,最後被活捉了去。

孫策卻敬他是一條好漢,立馬給他解開繩索,握着他的手說道:“還記得當年在神亭相遇,我搶了你的戟,你摘了我的盔,要是那時你捉住了我會怎麼樣?”太史慈紅着臉答道:“不知道會怎樣,我也想不到今天會被你活捉!”孫策大笑道:“從今往後,你我同圖大業!”當即命太史慈做了門下督軍,回到大本營吳郡之後,又給了他一支人馬,並授予折衝中郎將的官職。

劉繇逃跑之後,還有一萬多部衆留在揚州,孫策又命太史慈前往招撫,江東諸將都勸道:“太史慈北去一定不會回來了!”孫策冷笑道:“子義如果都敢背叛我,那我留你們這些人還有什麼用?”後來他還爲太史慈設酒餞行,並捉着他的手腕,問道:“你什麼時候能回來?”太史慈答道:“不過六十日!”六十日後,阿慈果然回來,江東諸將在孫策面前頭都擡不起來了。

三國時期真正的東吳名將太史慈,是個什麼樣的人? 第4張

後來荊州劉表的侄子劉磐帶兵侵入江東的艾縣、西安等地,他打起仗來非常驍勇,孫策於是命太史慈爲建昌都尉,管理建昌、海昬等地六縣,並讓他總督諸將抗拒劉磐,劉磐打不過太史慈,再也不敢來到江東地界。

太史慈身高七尺七寸,面相和關羽很像,在江東號稱“美髯太史”,他最拿手的武藝就是射箭,而且弦不虛發,百發百中。孫策討伐麻、保兩地的賊寇時,賊將飛身攀上高樓,出言不遜,笑罵東吳大軍,太史慈大怒,引弓搭箭射向賊將,那賊將居然被射穿手掌,活活釘在了樓柱之上,慘叫不止,敵我兩軍將士看了無不震駭。

後來曹操也聽說了太史慈的威名,就寫了一封信放在盒子裏派人送過去,太史慈打開一看,信上居然一個字都沒有,只有一包當歸放在裏面,原來是曹操希望太史慈回到北方爲他效力,可曹操卻對他最要好的朋友孔融不太友善,太史慈因此冷笑不止,再未回到山東。

過了沒多久,孫策遇刺身亡,其弟孫權做了江東之主,荊州劉表又派兵前來騷擾,孫權認爲太史慈能夠制伏劉磐,就派他專門對付荊州兵馬。可太史慈太過懷念與孫策在一起出生入死的日子,於建安十一年突然病逝,終年四十一歲,而他的知己孔融也在建安十三年被曹操以“誹謗朝廷”之罪下令斬殺,並株連了全家,終年五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