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朝時期刺史這一官職是誰設立的?爲何要這樣?

漢朝時期刺史這一官職是誰設立的?爲何要這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0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朝,分爲西漢和東漢,是繼秦朝之後強盛的大一統帝國。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文章。

刺史也可稱之爲監察刺史,是漢武帝時期始設的一種官職。說到設立刺史,其實與漢武帝實行的“推恩令”密不可分,推恩令實行之後,各封國被拆分爲了大量受郡縣管轄的封國,此舉雖然瓦解了諸侯國的勢力,但卻加大了朝廷監管各地的難度,爲了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漢武帝便將全國劃分爲“十三個州”,每州設刺史,最初的職責就是監察所在州部的郡國。從而使之前的“郡-縣”二級行政劃分,開始向着“州-郡-縣”三級轉化。

“推恩令”導致中央管理難度加大,二級制開始向三級制轉變

漢朝時期刺史這一官職是誰設立的?爲何要這樣?

漢武帝時期,爲了削弱諸侯對中央的威脅,瓦解諸侯國勢力。在景帝時期歷經“七國之亂”導致諸侯實力大損的前提下,漢武帝開始推行“推恩令”,開始行之有效的解決各諸侯國的問題。

所謂“推恩令”,就是一改諸侯國之前的嫡長子繼承製,改由諸侯王的所有兒子共同繼承,從而將諸侯王的封地分爲若干國,使諸侯王的子孫依次分享土地,直到地盡爲止。同時,除了嫡長子繼承諸侯王的王位外,其他子弟則被封爲列侯,由皇帝制定這些侯國的封號,列侯的封地則全部歸郡統轄。

在“推恩令”的推行下,此前勢力強大的諸侯王,王國轄地便只剩下了數縣,地位僅相當於郡,而且隨着持續分封,這種地位還在下降。

“推恩令”雖然逐步瓦解了各諸侯王的勢力,但卻又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一級行政區的大量出現,使得原來的監察制度已經無法適應這一新情況,而且由於中央直接管轄的一級行政區過多,開始逐步滋生管理混亂、吏治腐敗的情況。爲了解決這一問題,漢武帝便將全國劃分爲十三個“監察區”,這便是後來的十三州,每州設“刺史”,負責監察州內的郡國。

這樣一來,原來的“郡-縣”二級制便開始逐漸轉變爲“州-郡-縣”三級制,中央只需要直接控制十三個州就可以了。

新朝之後,“刺史”開始成爲地方軍政大員,並最終導致了東漢末年的天下大亂

從漢武帝時期開始到西漢末,無論是刺史,還是後來改稱的州牧,其作爲監察官員的本質並沒有改變,只是由中央任免,負責巡查各地的監察官員而已,不過這一情況在新朝之後開始發生變化。

漢朝時期刺史這一官職是誰設立的?爲何要這樣? 第2張

王莽的新朝時期,由於各地反抗王莽的鬥爭持續加大,爲了增加地方實力,便於鎮壓武裝暴動。王莽開始賜予州牧統軍作戰的權力,並且開始給州牧加將軍稱號。同時設立副監,主要負責監察,開始承擔以前刺史的作用,而州牧則開始逐步轉變爲統領一州百官和軍事的實權地方軍政官員。

進入東漢之後,光武帝在建武十八年(42年),雖然將州牧又改回了刺史,但卻並沒有改變其地方軍政長官的職責。而且,東漢的刺史開始由以前的無固定治所轉變爲各有駐地,且奏事可派遣計吏代行,不必親自前往。這反而使得刺史的權力持續擴大,已經完全變成了一方“土皇帝”。

中央的持續衰弱,刺史權力的擴大,最終導致了對地方刺史控制力的減弱,這也是導致東漢末年天下混亂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