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時期偷渡陰平的鄧艾爲何能擊敗諸葛瞻?真相是什麼

三國時期偷渡陰平的鄧艾爲何能擊敗諸葛瞻?真相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鄧艾,字士載,三國時期曹魏名將。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景耀六年(263),魏國大舉進攻蜀漢,三路大軍中的鄧艾軍,兵力只有三萬,鄧艾獨闢蹊徑,選擇偷渡陰平小路,翻山越嶺,穿越七百里荒無人煙的懸崖峭壁,最終,抵達江由,江由守將馬邈投降。

三國時期偷渡陰平的鄧艾爲何能擊敗諸葛瞻?真相是什麼

隨後,鄧艾軍進攻綿竹,劉禪得知情況,大驚失色,立即派他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諸葛瞻,也就是諸葛亮的兒子,率軍抵擋鄧艾。

當時的諸葛瞻帶領的是御林軍,這些御林軍,雖然沒有經過太多的戰場歷練,但是,應該也是經過精挑細選的,肯定不是紙糊的燈籠,不是花架子。

然而,當諸葛瞻率軍列陣對戰攀爬懸崖峭壁而來的疲憊之師鄧艾軍時,第一戰,諸葛瞻帶領御林軍,擊敗了鄧艾的兒子鄧忠和師纂,取得小勝,然而,第二次交戰,沒想到,諸葛瞻卻輸了,而且,輸得一敗塗地,諸葛瞻及張飛的孫子張遵等戰死,全軍覆沒了。

《三國志 鄧艾傳》記載: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裏,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爲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由,蜀守將馬邈降。蜀衛將軍諸葛瞻自涪還綿竹,列陳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馬師纂等出其左。忠、纂戰不利,並退還,曰:“賊未可擊。”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舉,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將斬之。忠、纂馳還更戰,大破之,斬瞻及尚書張遵等首,進軍到雒。

這裏面,值得注意的是,鄧艾和部下,穿越七百里無人區,靠攀爬懸崖峭壁纔到達江由的,甚至,沒有路的時候,鄧艾還身上裹着毛氈滾下懸崖,以此前進,可想而知,這種情況下,戰馬無法行走,是沒有戰馬的,也沒有太多的輜重,無法運輸糧食等物資,估計也只有隨身乾糧和輕兵器,沒有戰車等,鄧艾當時因爲缺糧,多次身處險境,都差點餓死,因此,戰鬥力肯定也受到了影響。

那麼,鄧艾無法攜帶輜重,也沒戰馬,糧草也不足,他是如何擊敗諸葛瞻的呢?

三國時期偷渡陰平的鄧艾爲何能擊敗諸葛瞻?真相是什麼 第2張

鄧艾到達江由時,估計和部下都成了野人,因爲,穿越七百里無人區,翻山越嶺,條件達不到,不能太講究,什麼都要將就,洗漱估計都成問題,肯定是喝泉水,那麼,就這麼一些步兵,如何拿下江由城呢?

此時的江由守將馬邈,選擇了投降,因爲,馬邈在城外埋伏三校人馬,伏擊魏軍,結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馬邈的三校人馬,被鍾會派的部將田章擊敗,因此,馬邈投降了。

《三國志 鍾會傳》記載:鄧艾追姜維到陰平,簡選精銳,欲從漢德陽入江由、左儋道詣綿竹,趣成都,與諸葛緒共行。緒以本受節度邀姜維,西行非本詔,遂進軍前向白水,與會合。會遣將軍田章等從劍閣西,徑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長驅而前。

馬邈投降,江由落入魏軍之手,鄧艾得以進入江由,得到了後勤補給,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江由的戰馬和兵力也不多,鄧艾也無法得到充分的裝備,也許,只能是湊合湊合,得到大概的修整和補充。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鄧艾的部隊,還是擊敗了以逸待勞的諸葛瞻軍,儘管諸葛瞻率軍奮力拼殺,也未能力挽狂瀾,最終父子兩人都戰死沙場,爲蜀漢劉禪流盡最後一滴血,令人慨嘆。

這裏面,諸葛瞻之所以在以逸待勞的情況下,還會輸給鄧艾,我想至少有三點原因。

其一,諸葛瞻沒有佔據有利地形堅守,選擇硬碰硬,諸葛瞻的軍隊沒有戰場實戰經驗,戰鬥力比不上鄧艾的野戰軍,諸葛瞻的御林軍都是在皇宮和成都護衛皇帝的,哪見過戰場上刀口舔血的情景啊?

其二,鄧艾在江由得到了後勤補給和修整,他的軍隊是戰場上九死一生鍛煉出來的,戰鬥力強悍,富有豐富的作戰經驗。鄧艾的軍隊,都是經過生死篩選留下來的,是精英。

三國時期偷渡陰平的鄧艾爲何能擊敗諸葛瞻?真相是什麼 第3張

其三,鄧艾和鍾會的先鋒部隊互相配合,在聲勢上震懾了綿竹及成都,綿竹諸葛瞻的軍隊軍心不穩,肯定是沒有了信心。

後方皇帝昏庸,誰還有信心死戰?就像姜維部接到劉禪的投降命令時,姜維及其部下,都紛紛拔刀砍石,發泄心中的不滿,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因此,不管從部隊的戰鬥力方面比較,還是整個大的形勢,對諸葛瞻都是不利的,唯一有利的一點,就是採用黃權之子黃崇的建議,率先佔據有利地形,選擇堅守,耗死魏軍,但是,諸葛瞻錯失了良機,沒有把握住機會。

諸葛瞻戰死,引起了一系列連鎖反應,綿竹失守,在成都的劉禪也嚇破了膽,立即投降了,蜀漢滅亡。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