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景帝知道殺恩是七國也不會罷兵 漢景帝爲什麼還要下手

漢景帝知道殺恩是七國也不會罷兵 漢景帝爲什麼還要下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漢景帝殺晁錯,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漢景帝誅殺晁錯可以稱得上厚黑學的典範,也是職場宮斗的一個典範。

劉邦建漢以後,分封了一些劉姓王。王的勢力非常大,有自己的國,有屬於自己的土地和人民。國內實行王自己制定的法律。王自己任命官吏,可以鑄造貨幣,稅收歸王自己。還可以組建軍隊,完全聽自己指揮,與中央朝廷無關。劉邦希望立這些王國在邊疆,替中央朝廷抵禦外來入侵,所以叫:藩國。藩是籬笆牆的意思,朝廷的籬笆牆。

到了漢景帝的時候,藩國的勢力已經非常強大,讓朝廷感到了威脅。於是大漢中央朝廷開始研究:削藩。學弱藩國的力量。

最擔心藩國強大的、主持削藩工作的最大領導肯定是漢景帝,其次是晁錯。

漢景帝還是太子的時候,晁錯就進了太子府,職位太子舍人、太子家令。晁錯屬於太子的私人幕僚,而且時間比較長,晁錯在太子府最低得幹了八九年。期間晁錯和太子的關係非常融洽。景帝登基自然要重用晁錯。當時在官員中,晁錯是景帝最親的人,所以用的也最重,晁錯屬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三公九卿都得排在後面。

漢景帝知道殺恩是七國也不會罷兵 漢景帝爲什麼還要下手

從景帝對晁錯的重用程度上也能看出來倆人的交情。景帝拿晁錯當自己人,晁錯也沒見外,拿朝廷的事當自己的事,盡心盡力。既然盡心替景帝考慮問題,景帝最大的威脅:藩,必然落到了晁錯眼裏。發現問題得解決問題,於是晁錯張羅削藩,剝奪藩王們的土地,讓他們變弱,失去威脅朝廷的能力。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晁錯已經得罪了兩波人。藩王們對晁錯恨之入骨,朝廷裏大臣們對晁錯的恨也不比藩王低。晁錯得寵,大臣們看着眼紅。

最終因爲削藩的問題,吳王劉濞聯合其他六個藩王起兵,向中央發起進攻,也就是七國之亂。劉濞不能直接說造反,得換個口號:清君側誅晁錯。意思皇帝還是好皇帝,我們還是好臣子,還是要效忠朝廷,但現在朝廷裏出了壞人晁錯,在皇帝身邊鼓搗幹壞事,我們去京城幫皇帝把他殺了。

七國聯軍勢頭正強的時候,發生了漢景帝下令殺晁錯的事,晁錯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帶到刑場:腰斬。

殺了晁錯七國也不可能善罷甘休,小孩子都能看出來。漢景帝當時三十多歲,一直在政治圈子裏摸爬滾打,也是一代明君,怎麼可能看不出來?殺了晁錯七國也不會退兵,漢景帝比誰心裏都明白。那他爲什麼還得殺晁錯?

這是厚黑。

因爲七國沒說造反,沒說要推翻朝廷,他們說是爲朝廷剷除奸臣,自己是正義的一方。七國的士兵、軍官、百姓很大一部分也以爲自己是在爲大漢朝廷效力呢,他們是很好忽悠的。古今中外都是這樣,很多人幹壞事的時候,甚至殺人放火的時候,他還以爲是在幹好事呢,他還以爲自己是正義的一方呢。

七國之外的其他勢力,廣大軍民,藩王,官員也都會迷糊:誰是奸臣?誰是忠臣?誰造反?誰正義?分不清。幫誰?不知道。

漢景帝知道殺恩是七國也不會罷兵 漢景帝爲什麼還要下手 第2張

景帝殺晁錯是將了劉濞一軍,你起兵說是爲了殺晁錯,現在我把晁錯殺了,你怎麼辦?是不是該退兵了?只要你不退兵,說明了你不是要殺晁錯,也不是清君側,是造反。現實情況也是,劉濞沒退兵,繼續打。這一下壞了,全天下的人都看明白七國是在造反。尤其七國的官兵百姓:原來俺們是壞人呀。瞬間都能分清了。

殺完晁錯以後,劉濞繼續進兵,失去了法理基礎,也證明了前面他號召的清君側是騙人。這樣他就失去了軍民各界的支持,大家都不想造反,都還認爲自己是大漢朝的臣民。一看劉濞是造反,也就散夥了。其他人看清了劉濞是造反,也跑去幫朝廷了。這樣一來,七國很快土崩瓦解。

晁錯被殺3個月以後,七國之亂平息。有人覺得晁錯白死了,其實不然。正是因爲晁錯被殺,所以七國之亂才能這麼快被平息。不殺晁錯,什麼結果並不好說。景帝殺晁錯,起到的是摧毀劉濞造反法理根基的作用。根基摧毀,七國勢力立即坍塌。

這漢景帝的手段。拿晁錯的死,撕開劉濞的僞裝。問題是晁錯和漢景帝的私人感情……做大事,臉皮厚心黑是必備的。必須足夠厚黑,漢景帝才能把權利掌握穩,才能延續文帝傳下來的治世,才能成爲一代明君。

漢景帝知道殺恩是七國也不會罷兵 漢景帝爲什麼還要下手 第3張

總體來講,晁錯死的並不冤。

晁錯是一個充滿政治熱情的人,文帝的時候他經常上奏摺,給皇帝出主意。景帝登基他更來勁了。實際上景帝做皇帝沒多久晁錯就開始張羅削藩,這明顯的是有問題的:皇帝位子還沒坐穩,還沒建立起自己的勢力,發生變故,非常危險。但晁錯不管不顧,他親爹看出了風險,喝藥自殺阻止,都沒能擋住晁錯作死的腳步。景帝登基兩年劉濞就造反了。

七國之亂,漢景帝最大的危機並不是劉濞的軍隊,而是內部的大臣。他上臺才兩年,沒培植好自己的勢力,手下只一個晁錯,其他大臣又都恨晁錯,情況變得非常微妙。

當時還沒有科舉制,文官武將,朝廷部隊都是大家族控制。一個大官,手下小官,部隊裏的將軍,中低級軍官,士兵,都是一大家族的人,還得再加上親家、學生、老鄉。大臣們看晁錯受寵,不開心,七國打過來,他們可以站旁邊看熱鬧,不幫皇帝。他們要是起了歪心,裏應外合劉濞把漢景帝廢了,是很正常的事。劉濞也姓劉,大臣們把他請進來不算造反。

向漢景帝提議殺晁錯的是袁盎,他就是袁家大族的首領。之後丞相、中尉、廷尉聯合要求漢景帝殺晁錯。這是建議嗎?這是奏摺嗎?這是逼宮!外面七國造反,內部四個最高級的大臣,盤根錯節的大家族首領,要求殺晁錯,漢景帝敢不殺嗎?這四個人完全有實力把漢景帝控制起來,迎接劉濞。即便這些人沒控制住漢景帝,朝廷內部亂了,或者這些高官大族袖手旁觀,漢景帝還是要廢。

漢景帝知道殺恩是七國也不會罷兵 漢景帝爲什麼還要下手 第4張

漢景帝只能殺晁錯,以安定內部。

這是職場。

漢景帝太寵晁錯了,晁錯也太張揚了,得罪了太多同僚。最後惹了衆怒,皇帝也救不了你。老闆對屬下好,屬下對同事,尺度都得控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