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順宗李誦已經當了二十年的儲君,但爲何僅僅在位三個月?

唐順宗李誦已經當了二十年的儲君,但爲何僅僅在位三個月?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是繼隋朝之後的另一個大統一王朝,共歷二十一位皇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唐朝主要分爲前期與中後期,其分界線是唐玄宗天寶年間發生的安史之亂,而中後期比較著名的皇帝有唐憲宗、唐武宗等皇帝,但在唐憲宗之前還有那麼一位存在感特別低的皇帝,他就是唐順宗李誦。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唐順宗李誦已經當了二十年的儲君,但爲何僅僅在位三個月?

首先,是因爲健康問題。根據唐朝的著名文學家韓愈所撰寫的《順宗實錄》可以得知,唐順宗李誦的身體非常不好:“二十一年正月朔,含元殿受朝。還至別殿,諸王親屬進賀,獨皇太子疾不能朝,德宗爲之涕泣。”以至於身爲儲君的他都不能上朝與諸王親屬一起進賀。最後還在遺詔中說自己“朕自弱齡,即敦清靜;逮乎近歲,又嬰沉痼。嘗亦親政,益倦於勤......今厥疾大漸,不寤不興,付託得人,顧復何恨?”

唐順宗李誦已經當了二十年的儲君,但爲何僅僅在位三個月?

其次,是藩鎮問題。早在唐德宗在位時期,我們就能知道唐朝的內部很不安定,諸如藩鎮、宦官以及其他內部問題愈演愈烈。而唐順宗李誦上位之後,只有選擇大刀闊斧的改革才能解決這些問題,但既然要改革,勢必就會觸動一些勢力的利益。可以說唐順宗就像武則天一樣,還未成爲皇帝之前,就集結了一羣致力於改變中晚唐局面的官員來輔助自己。

這中間,就有很多我們後來熟知的文學家、詩人,比如柳宗元、劉禹錫等。所以唐順宗一朝登基之後,就展開了中晚唐以來最爲激烈的改革,史稱“永貞革新”。這次革新,唐順宗把主要目標對準了個藩鎮的節度使、朝堂上的官員以及依靠於皇權的宦官,但就像捅了馬蜂窩一樣,唐順宗一次性把所有的改革反對派給得罪了,皇位自然也就坐不長久了。

唐順宗李誦已經當了二十年的儲君,但爲何僅僅在位三個月? 第2張

而唐順宗的身體健康恰好成爲了他改革的最大阻礙,爲宦官以及藩鎮節度使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最終,這些反對派決定另立新君,宦官俱文珍等人於貞元二十一年三年擁立廣陵郡王李淳爲皇太子,後又改名爲李純。同年八月,宦官俱文珍等人又以唐順宗李誦的名義下詔,讓太子李純即皇帝位,是爲唐憲宗。

唐憲宗李純即位後,唐順宗李誦順勢退位稱太上皇,史稱“永貞內禪”(八月庚子,詔曰:宜令皇太子即皇帝位。朕稱太上皇,居興慶宮,制勑稱誥。)。